正在加载图片...
项目申报信息 项目名称 针灸与病原生物 课题组组长毛俊喆学号123001联系方式 13818022161 12级经济管理试验班3班,上海中学科技班毕业,曾在上海市英特尔创 新大赛中以《多溴联苯醚降解微生物菌株筛选》课题获得二等奖,合作 组长简介参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课题(《 Combinatorial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microRNa regulation in human cancer》并发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 病的。以通经脉,调气血,扶正祛邪,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 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 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 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 所信赖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清代后期,封建统治 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 针灸治病。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 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民国时期政府也曾下令废止 中医。尽管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在民间植根颇深,但依然受到了重 项目实施背景创。解禁以后,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 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为振 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 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 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数十年来在继承的基础 上翻印、点校、注释了一大批古代针灸书籍,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 和科研成就,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针灸的研究工作也不单 纯仪在文献的整理,还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 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速功能等,结合现 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 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2010年针灸申遗成 功,更加促进了针灸这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的普及与发展。 针灸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2 项目申报信息 项目名称 针灸与病原生物 课题组组长 毛俊喆 学号 12307100012 联系方式 13818022161 组长简介 12 级经济管理试验班 3 班,上海中学科技班毕业,曾在上海市英特尔创 新大赛中以《多溴联苯醚降解微生物菌株筛选》课题获得二等奖,合作 参与上海生物 信息技术研 究中心课 题《Combinatorial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microRNA regulation in human cancer》并发 表于 BMC Systems Bioinformatics 中。 项目实施背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 病的。以通经脉,调气血,扶正祛邪,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 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 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 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 所信赖。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清代后期,封建统治 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 针灸治病。1840 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 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民国时期政府也曾下令废止 中医。尽管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在民间植根颇深,但依然受到了重 创。解禁以后,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 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为振 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 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 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数十年来在继承的基础 上翻印、点校、注释了一大批古代针灸书籍,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 和科研成就,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针灸的研究工作也不单 纯仪在文献的整理,还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 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速功能等,结合现 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 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2010 年针灸申遗成 功,更加促进了针灸这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的普及与发展。 针灸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