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三种貂皮、黑白赤三种狐皮、猞猁狲皮、豹皮、海獭皮、虎皮、水獭皮、 银鼠皮、黄鼠狼皮、貂皮、鹿皮、狍皮等等皮裘。又有棉、丝棉、布、葛布、 盐。复有金、银、铁,皆产于地。凡此皆有,衣食之资,皆可得之。”① 又如,关于入辽沈前的阶级结构与生产关系状况,《满文老档·太祖》 卷十八载,天命六年闰二月二十八日,汗谕: 贝勒当爱诸申,诸申须爱贝勒。阿哈应爱主,主宜怜阿哈。阿哈之耕田之谷,须 与主共食,主之征战得获财帛,须与阿哈同着,打猎所获之肉,应与阿哈同食。申年( 命五年〕曾下令曰:勤种棉花织布,以衣包衣阿哈,见其着劣衣时,则取之而给与善养 之人。兹已过矣。今兹酉年(天命六年),播种棉谷收获之前,勿论,若收新棉新谷后 复以衣食为劣而上诉,则从虐养之主取之,转而给与善养之主。贝勒与诸申,阿哈与主, 若皆互相慈爱,则天嘉之,人皆喜好矣。汗之如斯互相爱恤度日之言,无论是谁,皆不 得违! 这是记述进入辽沈以前后金国阶级结构生产关系,尤其是阿哈与主子经 济关系,阿哈是否衣食于主、产品如何分配等等重大问题的唯一的一条珍贵 史料,是判断此时满族社会性质的关键性材料。《老档》还有不少类似的珍 贵记载,不阅读《满文老档》,就无法对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 究,不能作出科学的论述。 起居注 起居注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清代正式设馆置官撰修起居注,始于康熙 九年(1670),但在此之前,摄政王多尔衮已用史官为其作记注,即《多尔 衮摄政日记》。清代的起居注,历朝相沿,极少间断,因此数量很大,保存 也较完整。清历朝起居注现分藏两处,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三千八 百六十三册,最早的是康熙十年十月,最晚的为宣统三年十二月,《康熙起 居注》已于1984年出版。另一部分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起居注记载皇帝一天的言行,主要包括上谕、君主处理在京各衙门与地 方大吏的题本及八旗奏折,然后记引见臣僚。起居注是非常丰富的原始资 料,十分珍贵,是清代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所记载的都是重要朝政,如大 学士明珠等人称:“起居注皆记载机密事宜,垂诸史册,所关重大。”③其 中容纳了一些其他史书没有记载或叙述不详的重要史实。例如,《康熙起居 注》五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条,记玄烨与大学士马齐评论去世不久的左都御 史、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的为人,“上曰:翰林院学士甚属紧要,自揆叙没 后,朕再四思维,并不得称此职之人。……揆叙学问甚好,为人甚是谨慎敦 厚,殊属可惜。……大学士马齐奏曰:揆叙年少老成,不但学问好,九卿及 《满文老档·太祖》卷15 《清圣祖实录》卷107,页10。有三种貂皮、黑白赤三种狐皮、猞猁狲皮、豹皮、海獭皮、虎皮、水獭皮、 银鼠皮、黄鼠狼皮、貂皮、鹿皮、狍皮等等皮裘。又有棉、丝棉、布、葛布、 盐。复有金、银、铁,皆产于地。凡此皆有,衣食之资,皆可得之。”① 又如,关于入辽沈前的阶级结构与生产关系状况,《满文老档·太祖》 卷十八载,天命六年闰二月二十八日,汗谕: 贝勒当爱诸申,诸申须爱贝勒。阿哈应爱主,主宜怜阿哈。阿哈之耕田之谷,须 与主共食,主之征战得获财帛,须与阿哈同着,打猎所获之肉,应与阿哈同食。申年(天 命五年)曾下令曰:勤种棉花织布,以衣包衣阿哈,见其着劣衣时,则取之而给与善养 之人。兹已过矣。今兹酉年(天命六年),播种棉谷收获之前,勿论,若收新棉新谷后, 复以衣食为劣而上诉,则从虐养之主取之,转而给与善养之主。贝勒与诸申,阿哈与主, 若皆互相慈爱,则天嘉之,人皆喜好矣。汗之如斯互相爱恤度日之言,无论是谁,皆不 得违! 这是记述进入辽沈以前后金国阶级结构生产关系,尤其是阿哈与主子经 济关系,阿哈是否衣食于主、产品如何分配等等重大问题的唯一的一条珍贵 史料,是判断此时满族社会性质的关键性材料。《老档》还有不少类似的珍 贵记载,不阅读《满文老档》,就无法对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 究,不能作出科学的论述。 起居注 起居注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清代正式设馆置官撰修起居注,始于康熙 九年(1670),但在此之前,摄政王多尔衮已用史官为其作记注,即《多尔 衮摄政日记》。清代的起居注,历朝相沿,极少间断,因此数量很大,保存 也较完整。清历朝起居注现分藏两处,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三千八 百六十三册,最早的是康熙十年十月,最晚的为宣统三年十二月,《康熙起 居注》已于 1984 年出版。另一部分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起居注记载皇帝一天的言行,主要包括上谕、君主处理在京各衙门与地 方大吏的题本及八旗奏折,然后记引见臣僚。起居注是非常丰富的原始资 料,十分珍贵,是清代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所记载的都是重要朝政,如大 学士明珠等人称:“起居注皆记载机密事宜,垂诸史册,所关重大。”①其 中容纳了一些其他史书没有记载或叙述不详的重要史实。例如,《康熙起居 注》五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条,记玄烨与大学士马齐评论去世不久的左都御 史、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的为人,“上曰:翰林院学士甚属紧要,自揆叙没 后,朕再四思维,并不得称此职之人。……揆叙学问甚好,为人甚是谨慎敦 厚,殊属可惜。……大学士马齐奏曰:揆叙年少老成,不但学问好,九卿及 ① 《满文老档·太祖》卷 15。 ① 《清圣祖实录》卷 107,页 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