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议政之事亦甚好。伊记性远胜臣等,不惟皇上深惜,举朝满汉大臣官员俱为 惜之,一闻其殁,俱往吊唁”。后来胤禛因揆叙曾推举贝勒允禩为储君,对 其十分嫉恨,责其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之奸臣,故其时撰修的《清圣祖 实录》,不载上述君臣评议。 《清实录》 《清实录》为又一研究清史的基本资料。清代历朝实录,均由皇帝设立 实录馆,指派军国重臣,一般是大学士领衔,主持编写上一代或上几代皇帝 实录。例如,《清世宗实录》是其子弘历谕派大学士鄂尔泰等臣主持编修的, 监修总裁为大学士、三等伯鄂尔泰,四位总栽是大学士、三等伯张廷玉、大 学士福敏、徐本、协办大学士三泰,五位副总裁是尚书任兰枝、班第、纳延 泰、左都御史杭奕禄、侍郎张廷琢,纂修有刘纶、嵇璜、蔡新等四十余人, 另有满文蒙古翻译、收掌、誊录一百七十余人。 《清实录》数量很大,从太祖至德宗的十二朝实录,共计四千三百六十 三卷,比《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其中以《清高宗实录》最多,达一千 五百卷 《清实录》虽然由于政治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作了一些修改,其史料 价值受到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仍是清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具有其他任何 种类资料未有的价值,这就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通贯始终,全貌清晰 清代各朝实录,记事项目虽然多寡不一,但其主要内容和类别,却是大 体相同。《清高宗实录》的“修纂凡例”载其应录的事情项目共有两百多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自然现象等等各方面的內容, 无所不包。比如:登极、传位等典礼;天、地、社、稷、堂子、山陵等祭祀; 帝后诞辰忌辰;册立皇后、太子;封妃、皇子、王妃、公主;巡视河之海塘 谒陵、行围、巡幸;有关文教、武功、民生之诏敕、谕、旨;宗室、异姓王 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袭替封授升降;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封授袭替;九卿布按总 兵及其以上文武官员除授;地方军政要员陛见;军政大计;大臣病卒、老疾 乞休;文武官制及其修改;开拓疆土、设立边镇;每岁人丁户口、田地税粮 数量;开垦军屯、丈量地亩、圈拨土地、编审人丁;蠲除赋税;漕运、盐法 关榷;乡试、会议、御试;命将岀征、调兵筹饷、指示方略、奏捷献俘纳降: 出征官将赏罚;文武大臣犯罪及处置;官民犯法惩治;河工、水利、建筑城 垣宫殿;等等。 虽然军国要务多有专门记录,如《平定朔漠方略》等专记某一大的战争 之事,但其主要史料皆可从实录中找到,而且放在当时全国总的政治、经济、 军事背景之中,更有利于读者对这一战争的全面了解。 例如,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的一征金川,实录详细载录了川陕总督张广 泗、经略讷亲、经略傅恒历次奏报军情及皇帝弘历的系列指示,提供了此役议政之事亦甚好。伊记性远胜臣等,不惟皇上深惜,举朝满汉大臣官员俱为 惜之,一闻其殁,俱往吊唁”。后来胤禛因揆叙曾推举贝勒允禩为储君,对 其十分嫉恨,责其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之奸臣,故其时撰修的《清圣祖 实录》,不载上述君臣评议。 《清实录》 《清实录》为又一研究清史的基本资料。清代历朝实录,均由皇帝设立 实录馆,指派军国重臣,一般是大学士领衔,主持编写上一代或上几代皇帝 实录。例如,《清世宗实录》是其子弘历谕派大学士鄂尔泰等臣主持编修的, 监修总裁为大学士、三等伯鄂尔泰,四位总裁是大学士、三等伯张廷玉、大 学士福敏、徐本、协办大学士三泰,五位副总裁是尚书任兰枝、班第、纳延 泰、左都御史杭奕禄、侍郎张廷琢,纂修有刘纶、嵇璜、蔡新等四十余人, 另有满文蒙古翻译、收掌、誊录一百七十余人。 《清实录》数量很大,从太祖至德宗的十二朝实录,共计四千三百六十 三卷,比《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其中以《清高宗实录》最多,达一千 五百卷。 《清实录》虽然由于政治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作了一些修改,其史料 价值受到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仍是清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具有其他任何 种类资料未有的价值,这就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通贯始终,全貌清晰。 清代各朝实录,记事项目虽然多寡不一,但其主要内容和类别,却是大 体相同。《清高宗实录》的“修纂凡例”载其应录的事情项目共有两百多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自然现象等等各方面的内容, 无所不包。比如:登极、传位等典礼;天、地、社、稷、堂子、山陵等祭祀; 帝后诞辰忌辰;册立皇后、太子;封妃、皇子、王妃、公主;巡视河之海塘; 谒陵、行围、巡幸;有关文教、武功、民生之诏敕、谕、旨;宗室、异姓王 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袭替封授升降;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封授袭替;九卿布按总 兵及其以上文武官员除授;地方军政要员陛见;军政大计;大臣病卒、老疾 乞休;文武官制及其修改;开拓疆土、设立边镇;每岁人丁户口、田地税粮 数量;开垦军屯、丈量地亩、圈拨土地、编审人丁;蠲除赋税;漕运、盐法、 关榷;乡试、会议、御试;命将出征、调兵筹饷、指示方略、奏捷献俘纳降; 出征官将赏罚;文武大臣犯罪及处置;官民犯法惩治;河工、水利、建筑城 垣宫殿;等等。 虽然军国要务多有专门记录,如《平定朔漠方略》等专记某一大的战争 之事,但其主要史料皆可从实录中找到,而且放在当时全国总的政治、经济、 军事背景之中,更有利于读者对这一战争的全面了解。 例如,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的一征金川,实录详细载录了川陕总督张广 泗、经略讷亲、经略傅恒历次奏报军情及皇帝弘历的系列指示,提供了此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