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团进入苯环的位置产生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即为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60单体:聚合前的小分子原料化合物称为单体。 61非极性溶剂:介电常数小于15,偶极知为0~2D的溶剂。这类溶剂不给出质子, 与溶质的作用力弱。 62单线态和三线态:卡宾有两种结构。 一种结构在光谱上称为单线态,单线态的 中心碳原子是$p杂化,两个$即杂化轨道与两个基团成键,还有一个s即杂化轨道容纳 碳上一对自旋反平行的孤电子,还有一个垂直于三个sp杂化轨道平面的空的p轨道 另一种结构在光谱学上称为三线态,三线态的中心碳原子是s即杂化,两个即杂化轨道 与两个基团成键,碳上还两个互相垂直的p轨道,每个p轨道容纳一个电子,这两个 电子自旋平行。 63构型保持:如果一个反应涉及到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一根健的变化,则将新 键在旧键断裂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保持。 64构型翻转:如果一个反应涉及到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一根键的变化,则将新 键在旧健断裂的相反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翻转。构型翻转的现象是在1896年由德 丙科学家L尔登(Paul Walden)首先发现的。 65官能团引入:在分子中添加新的官能团。 66官能团转换:将一个官能团转换成另一个官能团。 67官能团消除:在分子中除去官能团。 68油脂的硬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在镍的催化作用下,氢化到任何一种 饱和程度。因为氢化可以逐步地提高熔点,所以这个氢化过程,又称为油脂的使化。 69定域分子轨道:只围绕两个原子的分子轨道称为定域分子轨道。 70定域键:由定域分子轨道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定域键。 71变旋现象:一个有旋光的化合物,放入溶液中,它的旋北发逐渐变化,最后达 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这种现象称为变旋现象 72软硬酸碱概念:1963年,皮尔逊(Pcarson R.G)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软 使酸碱的概念。它将体积小,正电荷数高,可极化性低的中心原子称作使酸,体积大 正电荷数低,可极化性高的中心原子称作软酸。将电负性高、极化性低、难被氧化的配 位原子称为使碱,反之为软碱。并提出“使亲硬、软亲软”的经验规则。软硬酸碱理论 只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但能说明许多化学现象。 73-苷键和B-苷键:糖的残基与配基所连接的健称为苷键,用构型为α的半缩酪 羟基与配基形成的健称为α-苷键,用构型为阝的半缩醛羟基与基形成的键称为B-苷 键,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苷键所连接的两个糖的碳原子的位置。 74活化基团:一元取代苯进行芳香亲电取代时,若已有的基团G使后进入基团E 进入苯环变得容易,则G为活化基团。 75钝化基团: 一元取代苯进行芳香亲电取代时,若已有的基团G使后进入基团E 进入苯环变得困难,则G为纯化基团。 76氢化热:氢化反应会放出一定的热景,每一个双罐的放出的热称为氢化热 77氢自由基:孤电子在氢原子上的自由基称为氢自由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