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与正常支承点不同,故应按梁起吊时一期恒载作用下的计算图式进行验算,特别需注意验算 构件支点或吊点截面上缘混凝土的拉应力。 13.1.2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是指桥梁建成营运通车整个工作阶段。构件除承受偏心预加力N和梁的一期 恒载G,外,还要承受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等后加的二期恒载G,和车辆、人群等活荷载 Q。试验研究表明,在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梁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因此,梁截面的正 应力为偏心预加力N,与以上各项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之和(图132)。 a) b d +d m +( 7+月 =(目 图132使用阶段各种作用下的截面应力分布 a)荷载作用下的梁b)预加力N,作用下的应力c)一期载G作用下的应力 d)二期恒载G:作用下的应力©)活载作用下的应力D各种作用所产生的应力之和 本阶段各项预应力损失将相继发生并全部完成,最后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相对不变的预 拉应力(即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所存余的预应力)·,这即为水存预应力。显然,水存 预应力要小于施工阶段的有效预应力值。根据构件受力后的特征,本阶段又可分为如下几个 受力过程: +0G+0o o.=ha 图133梁使用及破坏阶段的截面应力图 a)使用荷找作用于梁上b)消压状态的应力©)裂缝即将出现时的截面应力 d)带裂缝工作时载面应力c)裁面破坏时的应力 1)加载至受拉边缘混凝士预压应力为零 构件仅在水存预加力N(即水存预应力。的合力)作用下,其下边缘混凝土的有效 预压应力为。当构件加载至某一特定荷载,其下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恰被抵消为 零,此时在控制截面上所产生的弯矩M。称为消压弯矩[图13-3b)],则有 0e-Mo/W。-0 (13-1) 或写成: M。=OxW。 (13-2) 式中O心一一由永存预加力N,引起的梁下边缘混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 132 13-2 与正常支承点不同,故应按梁起吊时一期恒载作用下的计算图式进行验算,特别需注意验算 构件支点或吊点截面上缘混凝土的拉应力。 13.1.2 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是指桥梁建成营运通车整个工作阶段。构件除承受偏心预加力 Np 和梁的一期 恒载 G1 外,还要承受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等后加的二期恒载 G2 和车辆、人群等活荷载 Q。试验研究表明,在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梁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因此,梁截面的正 应力为偏心预加力 Np 与以上各项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之和(图 13-2)。 pc G1 G2 Q Np MG1 MG2 MQ M Np pc+G1+G2 +Q G1+ G2 a) Q b) c) d) e) f) 图 13-2 使用阶段各种作用下的截面应力分布 a)荷载作用下的梁 b)预加力 Np作用下的应力 c)一期恒载 G1作用下的应力 d)二期恒载 G2作用下的应力 e)活载作用下的应力 f)各种作用所产生的应力之和 本阶段各项预应力损失将相继发生并全部完成,最后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相对不变的预 拉应力(即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所存余的预应力)  pe ,这即为永存预应力。显然,永存 预应力要小于施工阶段的有效预应力值。根据构件受力后的特征,本阶段又可分为如下几个 受力过程: a) M M M M M b) c) d) e) 0 cr 1 u pc+G+Q tk c=0 c= f < pk f p p< pk f f p p< pk f < pk f p= pk 图 13-3 梁使用及破坏阶段的截面应力图 a)使用荷载作用于梁上 b)消压状态的应力 c)裂缝即将出现时的截面应力 d)带裂缝工作时截面应力 e)截面破坏时的应力 1)加载至受拉边缘混凝土预压应力为零 构件仅在永存预加力 Np(即永存预应力  pe 的合力)作用下,其下边缘混凝土的有效 预压应力为  pc 。当构件加载至某一特定荷载,其下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  pc 恰被抵消为 零,此时在控制截面上所产生的弯矩 M0 称为消压弯矩[图 13-3b)],则有: 0 0 0  pc − = M W (13-1) 或写成: M W 0 0 =   pc (13-2) 式中  pc ——由永存预加力 Np 引起的梁下边缘混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