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 见太阳和月亮。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 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2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 分) 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二)(11分) 三思而行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 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 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 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 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 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 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 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 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 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 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 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 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 “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 见太阳和月亮。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 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2 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 分)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二)(11 分) 三思而行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 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 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 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 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 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 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 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 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 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 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 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 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 “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