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祝显强等:吸附及解吸压力对快速变压吸附床内速度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997· 续表4 循环步骤 z=0 2=l u-00=0, -0, BD 是-0=0 P=P+(Pu-P)(t/tgD -1)2(RPSA), P=P+(PRE-P)(t/tBD-1)2(RVPSA) u=0,=0,=0. EV dz P=PL+(Pm-PL)(t/tEy -1)2 u=0,立=0,=0, D是=-ue-, IPP dz P=PL+(Pwp -PL)(t/tpp) 人-mG-》 u=pW’ PU A是=-um-, =-wprC:(Tw-T K正 制方程在控制区域内进行积分得节点方程组,对流项 而中间气回收阶段略有下降,放空降压阶段快速下降, 采用一阶迎风格式,时间步长为O.01s,用Matlab 真空降压阶段进一步下降,中间气出气端充压阶段则 R2009a软件编写程序并求解,迭代误差≤10-4 略有升高,循环周期内气体温度变化大约为10℃.模 3结果与讨论 拟值和实验值在放空降压和真空降压阶段误差较大, 是由于循环步骤较快和温度采集有一定延迟,模拟和 3.1模型验证结果 实验值误差在2℃以内,认为模型能较合理地预测吸 模型验证实验在有中间气出气端充压的RVPSA 附床内温度场的变化 制氧实验系统叨中进行.图3显示模拟的产品气体积 300 分数及实验值的对比,随循环次数增加,产品气中氧含 口实验点 量逐渐增加,大约经过30个循环,氧体积分数基本不 295 一模拟值 再发生变化,模拟值稳定在91.23%,比实验值高 P/P.=240/60 1.2%.这是由于模拟中认为空气为氧氮混合气,忽略 290 ▣ T=289.15K 白 氩气的存在,而在产品气中氩体积分数为3%左右. 285 100 90 280 人◇◇◇今☆名名88更 PR AD REBD EV IPP 80 250 4 70 5 循环时间/ 60 ▣摸拟值 图4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 50 O实验值 Fig.4 Gas temperature changes during a cycle 8.8 3.2吸附和解吸压力对原料气充压阶段气流速度的 影响 1015202530 Ruthven 20、Todd和Webley2圆指出,当变压吸附 循环次数/次 系统运行大于或等于初始流化速度时,高速气流会加 图3模拟的产品气氧体积分数及实验值的对比 强吸附剂摩擦和蠕动,促使吸附剂粉化,且即使气流速 Fig.3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ed oxygen purity of the product 度低于流化速度的极限值都将使吸附剂颗粒产生蠕动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和磨损.此蠕动的气流速度极限值与吸附剂颗粒的形 图4为RVPSA循环达稳定后床层轴向中点处气 状、分布等因素有关,顺流的气体流速极限值通常取流 体温度在循环周期内的变化.由图4可以看出,气体 化速度极限值的75%~80%,而逆流的气体流速极限 温度在原料气充压阶段快速上升,吸附阶段略有升高, 值取顺流的气体流速极限值的1.8倍0.其中顺流的祝显强等: 吸附及解吸压力对快速变压吸附床内速度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续表 4 循环步骤 z = 0 z = l BD y z = 0, Tf z = 0 u = 0,y z = 0, Tf z = 0, P = Patm + ( PH - Patm ) ( t /tBD - 1) 2 ( RPSA) , P = Patm + ( PRE - Patm ) ( t /tBD - 1) 2 ( RVPSA) EV y z = 0, Tf z = 0 u = 0,y z = 0, Tf z = 0, P = PL + ( Patm - PL ) ( t /tEV - 1) 2 IPP u = 0,y z = 0, Tf z = 0, P = PL + ( PIPP - PL ) ( t /tIPP ) DL y z = - u( yRE - y) , Kf Tf z = - uρfCf ( TRE - Tf ) PU y z = 0, Tf z = 0,P = PL u = uPU, DL y z = - u( yPU - y) , Kf Tf z = - uρfCf ( TPU - Tf ) 制方程在控制区域内进行积分得节点方程组,对流项 采用 一 阶 迎 风 格 式,时 间 步 长 为 0. 01 s,用 Matlab R2009a 软件编写程序并求解,迭代误差≤10 - 4 . 3 结果与讨论 3. 1 模型验证结果 模型验证实验在有中间气出气端充压的 RVPSA 制氧实验系统[17]中进行. 图 3 显示模拟的产品气体积 分数及实验值的对比,随循环次数增加,产品气中氧含 量逐渐增加,大约经过 30 个循环,氧体积分数基本不 再发 生 变 化,模 拟 值 稳 定 在 91. 23% ,比 实 验 值 高 1. 2% . 这是由于模拟中认为空气为氧氮混合气,忽略 氩气的存在,而在产品气中氩体积分数为 3% 左右. 图 3 模拟的产品气氧体积分数及实验值的对比 Fig. 3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ed oxygen purity of the produc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图 4 为 RVPSA 循环达稳定后床层轴向中点处气 体温度在循环周期内的变化. 由图 4 可以看出,气体 温度在原料气充压阶段快速上升,吸附阶段略有升高, 而中间气回收阶段略有下降,放空降压阶段快速下降, 真空降压阶段进一步下降,中间气出气端充压阶段则 略有升高,循环周期内气体温度变化大约为 10 ℃ . 模 拟值和实验值在放空降压和真空降压阶段误差较大, 是由于循环步骤较快和温度采集有一定延迟,模拟和 实验值误差在 2 ℃ 以内,认为模型能较合理地预测吸 附床内温度场的变化. 图 4 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 Fig. 4 Gas temperature changes during a cycle 3. 2 吸附和解吸压力对原料气充压阶段气流速度的 影响 Ruthven[20]、Todd 和 Webley[23] 指出,当变压吸附 系统运行大于或等于初始流化速度时,高速气流会加 强吸附剂摩擦和蠕动,促使吸附剂粉化,且即使气流速 度低于流化速度的极限值都将使吸附剂颗粒产生蠕动 和磨损. 此蠕动的气流速度极限值与吸附剂颗粒的形 状、分布等因素有关,顺流的气体流速极限值通常取流 化速度极限值的 75% ~ 80% ,而逆流的气体流速极限 值取顺流的气体流速极限值的 1. 8 倍[20]. 其中顺流的 · 79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