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2卷第11期 刘梦欣等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理论与发展 137 △hnt 定性极好,明显改善了传统的PI控制性能。但是不 AP 1 幸△f=△, Mog+D 足的是,这种双模式偏压控制器对系统参数的变化 △n 不甚灵敏。 △P 传统的控制方法对发电机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和 图1用于LFC分析的系统等效图 控制存在以下问题: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难以确 Fig.I Equivalent diagram applied in LFC analysis 定:②系统的控制参数调整困难:③确定后不变的 3.2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PID参数在性能上很难同时满足跟踪设定值与扰动 调整发电功率进行频率调整,即频率的三次调 的抑制或模型参数的变化,从而常常引起系统快速 整控制。而电力系统频率控制与有功功率控制密切 性和超调量之间的矛盾。 相关,其实质就是当系统机组输入功率与负荷功率 4.2基于滑模技术的LFC方法 失去平衡而使频率偏离额定值时,控制系统必须调 文献[18]提出了基于Ackermann公式的分散滑 节机组的出力,以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的偏移在允许 模LFC方法。对于一个由N个区域组成的互联电力 范围之内。为了实现频率控制,系统中需要有足够 系统,考虑不确定性并把关联项作为系统的扰动, 的备用容量来应对计划外负荷的变动,而且还须具 可得区域i的动态模型 有一定的调整速度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x;(t)=Aix;+B;(U;+fi(xi,t)) (3) 现代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 式中f(x,f)是具有已知上确界f6(x,t)的非线性干 任务:①分析和研究系统中各种因素对系统频率的 扰,其余参数详见文献[18]。该方法简单有效,在 影响,如发电机出力、其本身的特性及相应的调速 滑模上具有所期望的动态响应,并且对于系统参数 装置、负荷波动和旋转备用容量等,从而可以准确 变化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确保整个系 地寻找有效进行调频的切入点。②建立频率控制模 统是渐近稳定的,并可推广应用到多区域互联电力 型,即在某一特定的系统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发电 系统的LFC中。但是该方法中符号函数的幅值对系 机和负荷模型(在互联系统中还应考虑多系统互联 统动态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设计成局部状态反馈控 的模型),并采用最优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在维持系 制器的滑模控制器运行在滑模上时,对系统参数的 统频率在给定水平的同时,考虑机组负荷的经济分 变化不敏感。 配和保持电钟的准确性。根据GBT15945一1995, 基于传统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电力系统正 ACE)的PI辅助控制器虽然能够有效地调节联络线 常频率允许偏差为±0.2Hz(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 功率偏差、频率偏差和ACE到零,但很难同时维持 统,但不适用于电气设备中的频率允许偏差),系统 频率偏移引起的电钟误差累积值和净交换功率偏差 容量较小时可放宽到士0.5Hz1。 引起的交换电量偏差累积值为零。Kothari等学者在 文献[I9]中首先提出了基于新区域控制偏差(New 4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模型及方法 Area Control Error,ACEN)的LFC方法,弥补了 4.1传统的LFC方法 这些缺陷,但该方法没考虑GRC和GDB非线性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Kirchmayer根据经典控 影响及系统的鲁棒性等问题。文献[20]结合基于 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原理,提出了互联系统LFC的 ACEN的PI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二者的优点提出 数学模型,研究了PI控制方式1:1970年,Elgerd 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PI滑模LFC方法同时发 和Fosha首次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互联系统的 挥了基于ACEN的比例积分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 LFC问题,但是由于采用集中控制,使LFC在信息 点。在考虑GRC和具有控制死区条件下,该综合控 传递问题上遇到大系统“维数灾”问题16。文献[17刀 制方法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的性能,而且克服了各 提出的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偏压双模式控制器,考虑 自单一控制的不足:各区域控制器和滑模面的设计 了调速器死区(Governor Deadband,GDB)和发电 只与本区域的状态有关,不涉及其他区域的状态信 机变化率约束(Generation Rate Constraint,GRC) 息,从而可实现系统的分散控制。 所产生的非线性,具有比例和积分两种模式。该控 4.3基于鲁棒控制技术的LFC方法 制器不仅稳定了系统,还减小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 文献[21]提出了一种鲁棒控制器,通过改变调 功率振荡以及输出响应时间,其结构简单且闭环稳 速器时间常数典型值的30%可得其增加量。但是该第 22 卷第 11 期 刘梦欣等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理论与发展 137 图 1 用于 LFC 分析的系统等效图 Fig.1 Equivalent diagram applied in LFC analysis 3.2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调整发电功率进行频率调整,即频率的三次调 整控制。而电力系统频率控制与有功功率控制密切 相关,其实质就是当系统机组输入功率与负荷功率 失去平衡而使频率偏离额定值时,控制系统必须调 节机组的出力,以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的偏移在允许 范围之内。为了实现频率控制,系统中需要有足够 的备用容量来应对计划外负荷的变动,而且还须具 有一定的调整速度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现代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 任务:①分析和研究系统中各种因素对系统频率的 影响,如发电机出力、其本身的特性及相应的调速 装置、负荷波动和旋转备用容量等,从而可以准确 地寻找有效进行调频的切入点。②建立频率控制模 型,即在某一特定的系统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发电 机和负荷模型(在互联系统中还应考虑多系统互联 的模型),并采用最优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在维持系 统频率在给定水平的同时,考虑机组负荷的经济分 配和保持电钟的准确性。根据 GB/T 15945—1995,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 fN 为 50Hz,电力系统正 常频率允许偏差为±0.2Hz(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 统,但不适用于电气设备中的频率允许偏差),系统 容量较小时可放宽到±0.5Hz[14]。 4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模型及方法 4.1 传统的 LFC 方法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Kirchmayer 根据经典控 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原理,提出了互联系统 LFC 的 数学模型,研究了 PI 控制方式[15];1970 年,Elgerd 和 Fosha 首次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互联系统的 LFC 问题,但是由于采用集中控制,使 LFC 在信息 传递问题上遇到大系统“维数灾”问题[16]。文献[17] 提出的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偏压双模式控制器,考虑 了调速器死区(Governor Deadband,GDB)和发电 机变化率约束(Generation Rate Constraint,GRC) 所产生的非线性,具有比例和积分两种模式。该控 制器不仅稳定了系统,还减小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 功率振荡以及输出响应时间,其结构简单且闭环稳 定性极好,明显改善了传统的 PI 控制性能。但是不 足的是,这种双模式偏压控制器对系统参数的变化 不甚灵敏。 传统的控制方法对发电机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和 控制存在以下问题: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难以确 定;②系统的控制参数调整困难;③确定后不变的 PID 参数在性能上很难同时满足跟踪设定值与扰动 的抑制或模型参数的变化,从而常常引起系统快速 性和超调量之间的矛盾。 4.2 基于滑模技术的 LFC 方法 文献[18]提出了基于 Ackermann 公式的分散滑 模 LFC 方法。对于一个由 N 个区域组成的互联电力 系统,考虑不确定性并把关联项作为系统的扰动, 可得区域 i 的动态模型 ( ) ( ( , )) i ii i i i i i x t Ax B U f x t = + + (3) 式中 fi(xi,t)是具有已知上确界 f0i(xi,t)的非线性干 扰,其余参数详见文献[18]。该方法简单有效,在 滑模上具有所期望的动态响应,并且对于系统参数 变化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确保整个系 统是渐近稳定的,并可推广应用到多区域互联电力 系统的 LFC 中。但是该方法中符号函数的幅值对系 统动态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设计成局部状态反馈控 制器的滑模控制器运行在滑模上时,对系统参数的 变化不敏感。 基于传统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 ACE)的 PI 辅助控制器虽然能够有效地调节联络线 功率偏差、频率偏差和 ACE 到零,但很难同时维持 频率偏移引起的电钟误差累积值和净交换功率偏差 引起的交换电量偏差累积值为零。Kothari 等学者在 文献[19]中首先提出了基于新区域控制偏差(New Area Control Error,ACEN)的 LFC 方法,弥补了 这些缺陷,但该方法没考虑 GRC 和 GDB 非线性的 影响及系统的鲁棒性等问题。文献[20]结合基于 ACEN 的 PI 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二者的优点提出 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 PI 滑模 LFC 方法同时发 挥了基于 ACEN 的比例积分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 点。在考虑 GRC 和具有控制死区条件下,该综合控 制方法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的性能,而且克服了各 自单一控制的不足;各区域控制器和滑模面的设计 只与本区域的状态有关,不涉及其他区域的状态信 息,从而可实现系统的分散控制。 4.3 基于鲁棒控制技术的 LFC 方法 文献[21]提出了一种鲁棒控制器,通过改变调 速器时间常数典型值的 30%可得其增加量。但是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