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地埋管换热系统 41一般规定 4I.1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岩土体地质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 行性及经济性。 4.1.2埋管区域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地下构筑物与建筑物间距的相关规定。 41、3地埋管施工时,应避让并严禁损坏其它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414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表明管线的定位带,并以现场 的两个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42地埋管管材与传热工质 42.1地埋管管材应符合以下规定 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热膨胀性好的塑料 管及管件,不应采用金属管道、金属塑料复合管或聚氯乙烯(PVC)管及管件。宜采 用高密度聚乙烯管(PE)或聚丁烯管(PB)。 2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工 作温度应在一20℃~50℃范围内。地埋管壁厚宜按附录A选择。 3埋入土壤中的地埋管应能按设计要求长度成捆供应,中间不应有机械接口及金属接 422传热工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其它工质: 安全,腐蚀性弱,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2较低的冰点 3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损失; 4成本低 5接头部位易于密封及防漏。 42、3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传热工质应添加防冻液。防冻液的类型、浓度及有效期应在 充注阀处注明 424选择防冻液时,防冻液的冰点宜低于最低水温度3~5℃;同时应考虑防冻液对管道、 管件的腐蚀性以及防冻液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的影响 4、3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1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 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和荷载。 432地理管换热系统设计宜进行能量负荷计算,计算周期应根据设计需要确定。 43、3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应满足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实际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8 4 地埋管换热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岩土体地质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 行性及经济性。 4.1.2 埋管区域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地下构筑物与建筑物间距的相关规定。 4.1.3 地埋管施工时,应避让并严禁损坏其它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4.1.4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表明管线的定位带,并以现场 的两个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工质 4.2.1 地埋管管材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热膨胀性好的塑料 管及管件,不应采用金属管道、金属塑料复合管或聚氯乙烯(PVC)管及管件。宜采 用高密度聚乙烯管(PE)或聚丁烯管(PB)。 2 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公称压力不应小于 1.0MPa。工 作温度应在-20℃~50℃范围内。地埋管壁厚宜按附录 A 选择。 3 埋入土壤中的地埋管应能按设计要求长度成捆供应,中间不应有机械接口及金属接 头。 4.2.2 传热工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其它工质: 1 安全,腐蚀性弱,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2 较低的冰点; 3 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损失; 4 成本低; 5 接头部位易于密封及防漏。 4.2.3 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传热工质应添加防冻液。防冻液的类型、浓度及有效期应在 充注阀处注明。 4.2.4 选择防冻液时,防冻液的冰点宜低于最低水温度 3~5℃;同时应考虑防冻液对管道、 管件的腐蚀性以及防冻液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的影响。 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 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和荷载。 4.3.2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宜进行能量负荷计算,计算周期应根据设计需要确定。 4.3.3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应满足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实际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