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13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15填空。(4分)(只需选 作四题)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 (3)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请写出一句与折柳送别相关的诗句: (4)刘禹锡的 ”,表达了诗人异常达观 的人生态度 (5)王安石的“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 两棵树的守望 (1)一粒树种被埋在瓦罐下已有些时日子,昏昏沉沉中,她忽然听到一声很轻微的 爆裂声,她一下子被同类的这种声音鼓舞了,开始没日没夜地试着冲出黑暗。她的努 力没有白费,在这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咬破了瓦罐的一丝缝隙,顶出了 片嫩黄的叶子 (2)好不容易探出头来的她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先她破土 的那粒种子。她发现他就站在离她不远的院子里,已有半米多高了,自己却被压在 堵高墙下 (3)为了往上长,她拼命地吮吸着阳光和雨露,不管雷雨大作还是狂风肆虐,她都 挺直腰杄努力向上。尽管瓦罐刺破了她的脚掌,墙壁磨伤了她的肌肤,她都心无旁骛 甚至拒绝了一棵向日葵的献媚,一株剑兰的示爱。冬天到来的时候,她终于长到半米 高了,他却早已越过墙头,任她怎么努力也够不着他一根细细的枝条。 4)这个冬天似乎特别漫长,她常常在寒风中抖动着细细的枝条向他招手。他却根 本没有发现她对他的仰慕。既然牵不到他的手,那就缠绕住他的根须吧。于是,她竭 尽全力将根须向他的方向爬去,全然不顾瓦片的锋利和墙壁的挤压。当春天到来的时 候,她细小的根须终于接触到了他的根须。⑤5)一股轻轻切切的缠绕终于使他注意到了 她的存在,他这才发现她和她满身的伤痕。他把自己有力的根须小心地从那些伤口绕 过去,再将她密密地包裹起来。四、(13 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 5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 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 分)15 填空。(4 分)(只需选 作四题)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 , 。 (3)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请写出一句与折柳送别相关的诗句: , 。 (4)刘禹锡的“ , ”,表达了诗人异常达观 的人生态度。 (5)王安石的“ ,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6-19 题 两棵树的守望 ⑴一粒树种被埋在瓦罐下已有些时日子,昏昏沉沉中,她忽然听到一声很轻微的 爆裂声,她一下子被同类的这种声音鼓舞了,开始没日没夜地试着冲出黑暗。她的努 力没有白费,在这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咬破了瓦罐的一丝缝隙,顶出了一 片嫩黄的叶子。 ⑵好不容易探出头来的她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先她破土 的那粒种子。她发现他就站在离她不远的院子里,已有半米多高了,自己却被压在一 堵高墙下。 ⑶为了往上长,她拼命地吮吸着阳光和雨露,不管雷雨大作还是狂风肆虐,她都 挺直腰杆努力向上。尽管瓦罐刺破了她的脚掌,墙壁磨伤了她的肌肤,她都心无旁骛, 甚至拒绝了一棵向日葵的献媚,一株剑兰的示爱。冬天到来的时候,她终于长到半米 高了,他却早已越过墙头,任她怎么努力也够不着他一根细细的枝条。 ⑷这个冬天似乎特别漫长,她常常在寒风中抖动着细细的枝条向他招手。他却根 本没有发现她对他的仰慕。既然牵不到他的手,那就缠绕住他的根须吧。于是,她竭 尽全力将根须向他的方向爬去,全然不顾瓦片的锋利和墙壁的挤压。当春天到来的时 候,她细小的根须终于接触到了他的根须。⑸一股轻轻切切的缠绕终于使他注意到了 她的存在,他这才发现她和她满身的伤痕。他把自己有力的根须小心地从那些伤口绕 过去,再将她密密地包裹起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