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依然是拥护特权阶级利益的地主理论。这种理论,阻碍农民运动的兴起,其 结果破坏了革命,我们不能不坚决地反对。(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到拉萨的游人,没有不去八廓街的。来拉萨的信徒,也没有不去八廓街的。 (陈华《拉萨的街市》) 例(1)“不能不”,有被迫只能怎样的意思。例(2)“没有不”,表示全部都怎样,没有例外 运用双重否定时要防止出错,下例有毛病: *原著里的宝玉形象面如傅粉,顾盼多情,那番俊俏神态领像女孩,但又实实在 在是公子哥儿:所以演员不断提醒自己,表演切忌不能过分脂粉气。(报) 末句说成“切忌过分脂粉气”或“不能过分脂粉气”均可,又是“切忌”,又是“不能”,犹 如“负负得正”一样,成肯定语气了。 四、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不同。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科 疑:设问句和反问句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不要求回答。运用这 种句式只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所以人们说这种句式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一)设问句 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它可以引起读者的 注意、思考。 文章全篇的开头,或者某一个段落的开头,常常运用设问句。例如: (1)在农村工作过的同志,大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现场会。你参加过“结婚现场 会”吗?大概没有,我参加过。(马烽《结婚现场会》) 这是全文的开头,第二句为设问句。它有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行文活泼,亲切 自然,像是和读者聊天。 设问句用于全篇或段落的中间,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结束上文,一方面把问 题的论述、说明推进一步。例如: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 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 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 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 林》 这一段文字共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苏州园林和我国绝大部分建筑不同,不讲究对称。 第二层是:苏州园林类似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作家在第一层意思之后用了一个设问句: “这是为什么?”由此转入第二层,过渡自然,同时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求解答。 全篇或者是一个段落的结尾,也有用设问句的,让读者自己去思索,使思想情感进一步 深化。例如: (2)灵堂里还有一个特制的大骨灰盒,由一大三小四只骨灰盒组成,这真是一组 特殊的图案,它出自一位父亲的手,它象征着人间失去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依然是拥护特权阶级利益的地主理论。这种理论,阻碍农民运动的兴起,其 结果破坏了革命,我们不能不坚决地反对。(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到拉萨的游人,没有不去八廓街的。来拉萨的信徒,也没有不去八廓街的。 (陈华《拉萨的街市》) 例(1)“不能不”,有被迫只能怎样的意思。例(2)“没有不”,表示全部都怎样,没有例外。 运用双重否定时要防止出错,下例有毛病: *原著里的宝玉形象面如傅粉,顾盼多情,那番俊俏神态颇像女孩,但又实实在 在是公子哥儿;所以演员不断提醒自己,表演切忌不能过分脂粉气。(报) 末句说成“切忌过分脂粉气”或“不能过分脂粉气”均可,又是“切忌”,又是“不能”,犹 如“负负得正”一样,成肯定语气了。 四、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不同。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 疑;设问句和反问句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不要求回答。运用这 种句式只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所以人们说这种句式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一)设问句 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它可以引起读者的 注意、思考。 文章全篇的开头,或者某一个段落的开头,常常运用设问句。例如: (1)在农村工作过的同志,大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现场会。你参加过“结婚现场 会”吗?大概没有,我参加过。(马烽《结婚现场会》) 这是全文的开头,第二句为设问句。它有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行文活泼,亲切 自然,像是和读者聊天。 设问句用于全篇或段落的中间,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结束上文,一方面把问 题的论述、说明推进一步。例如: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 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 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 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 林》) 这一段文字共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苏州园林和我国绝大部分建筑不同,不讲究对称。 第二层是:苏州园林类似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作家在第一层意思之后用了一个设问句: “这是为什么?”由此转入第二层,过渡自然,同时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求解答。 全篇或者是一个段落的结尾,也有用设问句的,让读者自己去思索,使思想情感进一步 深化。例如: (2)灵堂里还有一个特制的大骨灰盒,由一大三小四只骨灰盒组成,这真是一组 特殊的图案,它出自一位父亲的手,它象征着人间失去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