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方法:明视持久度测定一般用立体方块图,是在白色背景上呈“品”字形排列的三个 立体方块图,方块每边长1cm,在规定的时间(2分钟)内,注视立体方块图,呈现正“品”字 的累计总时间称为明视时间,明视时间与注视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明视持久度。 受试者手持一个可以断续计时的秒表,在规定的注视总时间内记录看到方块呈正“品”字 的时间,即明视时间,根据公式: 明视特久度(%)= 明视时间 ×100% 注视总时间 计算明视持久度。 测试时要求室内照度恒定,立体方块图表面照度在100-150Lx,且均匀无暗区,立体方块 图置于与受试者眼睛高度齐平前方30-40cm处。 (3)评价:若工作后的明视持久度较工作前下降,且超过10%,提示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 疲劳出现。 3.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1)原理:当闪烁光的闪烁频率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的眼晴便会感觉为融合光。从 闪光感觉到融合感觉(或反之)变化瞬间的闪烁频率即为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此临界频率值 的大小与机体的大脑工作能力状况有密切关系,当大脑工作能力较低时,视觉分析功能亦较差, 视分析器区域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降低,临界频率值减小。 (2)方法:闪光融合频率仪(亮点闪烁仪)由观察筒和频率指示器(主试机)两部分组成。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I.将被试观察筒和主试机连接起来,并接通电源。 II.令被试双眼紧贴观测筒,观察位于视觉中央的亮点。 II工,先将背景光的强度、亮点的强度、亮黑比以及亮点的颜色都选择固定在所需位置上, 然后再测定亮点闪烁的临界频率。亮点的颜色选择必须主试与被试一致。 IV.在测定闪烁临界频率时,频率的快慢都由被试调节。 V.当被试开始观察时看不到亮点闪烁,通过转动频率旋钮刚刚见到闪烁时立即停止转动旋 钮,并向主试报告,主试记下这时显示的闪烁频率:如果开始时能见到亮点在闪烁, 则将频率调快,刚刚看起来不闪烁(融合)时立即停止调节,记下其频率。在融合点 附近可以反复测试,得出平均值。 V工.如检测亮点不同颜色的闪烁临界频率,则主试转动光点颜色旋钮,选定一种颜色,并告诉 被试选定的颜色,被试同时转动选色旋钮,选定同一种颜色。亮,点的颜色主试与被试 选择必须一致。 (3)评价:工作后的临界频率值较工作前减小,提示出现疲劳。 4.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1)原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受试者完成指定的作业,根据其完成作业的数量和产生 99 (2)方法:明视持久度测定一般用立体方块图,是在白色背景上呈“品”字形排列的三个 立体方块图,方块每边长1cm,在规定的时间(2分钟)内,注视立体方块图,呈现正“品”字 的累计总时间称为明视时间,明视时间与注视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明视持久度。 受试者手持一个可以断续计时的秒表,在规定的注视总时间内记录看到方块呈正“品”字 的时间,即明视时间,根据公式: 计算明视持久度。 测试时要求室内照度恒定,立体方块图表面照度在100-150Lx,且均匀无暗区,立体方块 图置于与受试者眼睛高度齐平前方30-40cm处。 (3)评价:若工作后的明视持久度较工作前下降,且超过10%,提示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 疲劳出现。 3.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1)原理:当闪烁光的闪烁频率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的眼睛便会感觉为融合光。从 闪光感觉到融合感觉(或反之)变化瞬间的闪烁频率即为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此临界频率值 的大小与机体的大脑工作能力状况有密切关系,当大脑工作能力较低时,视觉分析功能亦较差, 视分析器区域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降低,临界频率值减小。 (2)方法:闪光融合频率仪(亮点闪烁仪)由观察筒和频率指示器(主试机)两部分组成。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I. 将被试观察筒和主试机连接起来,并接通电源。 II. 令被试双眼紧贴观测筒,观察位于视觉中央的亮点。 III. 先将背景光的强度、亮点的强度、亮黑比以及亮点的颜色都选择固定在所需位置上, 然后再测定亮点闪烁的临界频率。亮点的颜色选择必须主试与被试一致。 IV. 在测定闪烁临界频率时,频率的快慢都由被试调节。 V. 当被试开始观察时看不到亮点闪烁,通过转动频率旋钮刚刚见到闪烁时立即停止转动旋 钮,并向主试报告,主试记下这时显示的闪烁频率;如果开始时能见到亮点在闪烁, 则将频率调快,刚刚看起来不闪烁(融合)时立即停止调节,记下其频率。在融合点 附近可以反复测试,得出平均值。 VI. 如检测亮点不同颜色的闪烁临界频率,则主试转动光点颜色旋钮,选定一种颜色,并告诉 被试选定的颜色,被试同时转动选色旋钮,选定同一种颜色。亮点的颜色主试与被试 选择必须一致。 (3)评价:工作后的临界频率值较工作前减小,提示出现疲劳。 4.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1)原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受试者完成指定的作业,根据其完成作业的数量和产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