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2节水输水技术 5.2.1灌溉渠道系统(以下内容1学时) 5.2.1,1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水源引水取水部分(⑧)、输水配水渠道(⑧)、田间灌水系统(®)、排水 泄水系统(C、渠系建筑物(C))。 5.2.1.2渠道防渗技术B)。 5.2.2管道输水技术(A)。 5.2.21输配水管道系统的类型(B)。 5.2.2.2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A) 5.3节水灌溉制度(以下内容1学时) 5.3.1非充分灌溉(A)。 5.3.2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⑧)。 5.3.3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A)。 5.3.4灌区输配水量测与自动监控技术(®)。 5.4农业节水保墒技术(以下内容1学时) 5.4.1耕作保堉技术(A)。 5.4.2覆盖保培技术(A) 5.4.3化学节水技术(B)。 5.4.4选有抗早品种(®)。 作业:试比较喷灌系统、微灌系统和滴灌系统组成的异同与优缺点。 6灌溉施肥技术(以下内容1学时) 6.1灌概施肥的概念和优势(B)。 62微灌施肥的主要形式: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微喷灌,喷水带等(®) 6.3华南地区通过微灌系统施肥的主要方法 6.3.1旁通罐施肥法(A)。 6.3.2文丘里施肥器(A)。 6.3.3重力自压式施肥法(以下内容1学时)(A)。 6.3.4泵吸水侧施肥法(A)。 6.3.5华南地区果园灌溉施肥的常用肥料()。 6.3.6华南地区发展灌溉施肥技术的有利条件(⑧)。 6.3.7华南地区果园灌溉施肥发展的限制因素(⑧)。 作业:比较旁通罐施肥法、文丘里施肥器、重力自压式施肥法、泵吸水侧施肥法的异同和优缺点。 七、教材与参考书: (一)本课程选用教材: 左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二)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张承林.灌溉施肥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2 节水输水技术 5.2.1 灌溉渠道系统(以下内容 1 学时) 5.2.1.1 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水源引水取水部分(B)、输水配水渠道(B)、田间灌水系统(B)、排水 泄水系统(C)、渠系建筑物(C))。 5.2.1.2 渠道防渗技术(B)。 5.2.2 管道输水技术(A)。 5.2.2.1 输配水管道系统的类型(B)。 5.2.2.2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A)。 5.3 节水灌溉制度(以下内容 1 学时) 5.3.1 非充分灌溉(A) 。 5.3.2 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B)。 5.3.3 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A) 。 5.3.4 灌区输配水量测与自动监控技术(B) 。 5.4 农业节水保墒技术(以下内容 1 学时) 5.4.1 耕作保墒技术(A)。 5.4.2 覆盖保墒技术(A)。 5.4.3 化学节水技术(B)。 5.4.4 选育抗旱品种(B)。 作业:试比较喷灌系统、微灌系统和滴灌系统组成的异同与优缺点。 6 灌溉施肥技术(以下内容 1 学时) 6.1 灌溉施肥的概念和优势(B)。 6.2 微灌施肥的主要形式: 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微喷灌,喷水带等(B)。 6.3 华南地区通过微灌系统施肥的主要方法 6.3.1 旁通罐施肥法(A) 。 6.3.2 文丘里施肥器(A) 。 6.3.3 重力自压式施肥法(以下内容 1 学时)(A) 。 6.3.4 泵吸水侧施肥法(A) 。 6.3.5 华南地区果园灌溉施肥的常用肥料(A) 。 6.3.6 华南地区发展灌溉施肥技术的有利条件(B) 。 6.3.7 华南地区果园灌溉施肥发展的限制因素(B) 。 作业:比较旁通罐施肥法、文丘里施肥器、重力自压式施肥法、泵吸水侧施肥法的异同和优缺点。 七、教材与参考书: (一)本课程选用教材: 左 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二)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 张承林.灌溉施肥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