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指标点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中; (2)指标点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3)指标点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工程问题; (4)指标点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5)指标点10.2:能够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 任课教师:田晓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表述复杂工程问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 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 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对气体、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绝缘特性和 的恰当表述中。 电气强度的分析,利用基本的物理和材料学知识,表述 介质场强分布、介质击穿电压/起晕电压、介质损耗与介 电常数的关系、输电线路波阻抗。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半业要求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 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教学目标1)。 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达成途径:气体放电电子崩的数学模型、极不均匀电场 中具有强垂直分量的沿面放电等值电路模型、双层复合 固体电介质击穿模型、行波折射/反射的彼得逊法则、雷 击大地时的计算模型。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 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 题的能力(教学目标2)。 于分析工程问题。 达成途径:分析不同场强分布,不同电压波形下电介质 击穿的特点;分析电力系统雷电过电压、内部过电压的 产生机理和防护措施。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半业要求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识别和判断复杂 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关键环节和参数的能力(教学目标2)。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达成途径:固体电介质介质损耗角正切的计算、介电常 数的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10: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中高电压技术的国 10.2能够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 际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查阅、研究的能力。 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 达成途径:通过图书阅读、网络调研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究热点。 评价依据:课外大作业。 22 (1)指标点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中; (2)指标点 1.2 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3)指标点 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工程问题; (4)指标点 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5)指标点 10.2:能够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 任课教师:田晓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 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 的恰当表述中。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表述复杂工程问 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 达成途径:通过对气体、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绝缘特性和 电气强度的分析,利用基本的物理和材料学知识,表述 介质场强分布、介质击穿电压/起晕电压、介质损耗与介 电常数的关系、输电线路波阻抗。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1: 1.2 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 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教学目标 1)。 达成途径:气体放电电子崩的数学模型、极不均匀电场 中具有强垂直分量的沿面放电等值电路模型、双层复合 固体电介质击穿模型、行波折射/反射的彼得逊法则、雷 击大地时的计算模型。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1: 1.3 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 于分析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 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2)。 达成途径:分析不同场强分布,不同电压波形下电介质 击穿的特点;分析电力系统雷电过电压、内部过电压的 产生机理和防护措施。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2: 2.1 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识别和判断复杂 工程问题中关键环节和参数的能力(教学目标 2)。 达成途径:固体电介质介质损耗角正切的计算、介电常 数的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评价依据: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10: 10.2 能够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 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 究热点。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中高电压技术的国 际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查阅、研究的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图书阅读、网络调研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评价依据:课外大作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