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北大教授吴国盛 出处:http:/tech.sina.com.cn/d/2007-07-01/18281592154.shtml 今天给大家讲什么是利科学,这个题目很难讲。第一我解释一下,我本人并不是做科学工 作的,人家说你又不做科学,你讲什么是科学,能讲好吗,科学就是分科之学,从来没有一 个科学家,既不做物理、化学、生物,说自己是做科学,这是没有的,但是我很高兴地告诉 大家,我就是做科学的,我研究的是一般的科学,因为我是科学哲学的教授,专门研究科学 的,所以今天讲这个题目某种意义上是很合适的。 “科学”在中国当前是一个很麻烦的术语,中国古代没有这两个字,它是用来翻译西方的 词的,早期不叫“科学”,早期我们中国人把它翻译成“格致学”,后来是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科 学”的。有一个日本学者认为西方的学问跟中国的学问很不一样,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文史哲 不分的,是通才之学,国同之学,西方的学问是一科一科的,所以他就把西方的学问翻译叫 “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这样的翻译从日本带回来了,早期的留学生带回来了,大家 觉得科学更能表明西方学问的特别,所以中国人用科学这个词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甚至广泛 传播开来不到一百年,但是在一百年之内,“科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最显眼的词语,五四 运动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科学一旦成为一个生活中 日常术语之后,人们再想说什么是科学就搞不清楚了,你问我什么是科学我反而搞不清楚, 一问我反而不知道了。今天我们正本清源地看一下科学,主要讲一讲西方人看来“科学”是个 什么意思。 英国人讲的科学一般是自然科学,中科院不用加“自然“两个字,讲别的科学就要加定语, 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法文讲科学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文史哲这样的人文 学科,所有的成系统的知识都是科学。中西文化之间讲科学的来历,我们必须要回到根上讲, 为什么有科学,西方怎么有科学,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所以必须回到人 文层面讲,所以今天主要的意图就是说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人文传统,它会孕育出不同 的知识类型,西方的知识类型就是科学类型,中国的就不是科学类型,现在我们叫人文类型 也可以,但是这个词容易误解,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们讲人生在世终有一死,为什么必死的人都很勤奋,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早就定了一 个好的生活模式,在这个文化之前我们觉得这个生活是值得过的,这个文化里面最核心的部 分就是人文理念,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最理想的,中西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人文理念 的差异,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人、什么文化是最值得学的文化。 吃饱喝足,吃到什么地步,喝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吃,不同的文化都不一样,所以从 人文理念开始追究科学的根源。中国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什么是仁呢?仁的最高理 想就是那个仁,仁者爱仁的仁,杀身成仁那个仁,仁就是亲情之爱、推己及人的仁,为什么 这样?中国文化是一个血缘文化,这是农耕经济之上的血缘文化,以血亲为文化基因的,所 以中国文化是血缘文化、亲情文化,中国人文化的展开是按照请情为最高的原则,我们常常 说中国文化是情感至上,理和法次之,我们中国人法制意识单薄不是别的原因,和文化基因 有关系。 中国人情感至上,论语里讲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为什么人死了以后要守孝三年 呢,孔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孔子通过回溯,让他回忆,父母从小养你吃的苦、受的累,不 只三年吧,通过这个回忆把他带回到同年童年,让他感觉到你问这个问题就不对,所以在情 感的氛围当中问题就消解了,所以中国文化是亲情文化,血浓于水等等,就是这个文化。 西方文化是地缘文化,比如今天各位走在一起就是一个地缘行为,我们中间没有血缘关 系,但是我们为了某种事情走在一起,这就构成地缘文化,地缘文化也有它的特点,就是一 个契约文化。什么是科学? 北大教授吴国盛 出处:http://tech.sina.com.cn/d/2007-07-01/18281592154.shtml 今天给大家讲什么是科学,这个题目很难讲。第一我解释一下,我本人并不是做科学工 作的,人家说你又不做科学,你讲什么是科学,能讲好吗,科学就是分科之学,从来没有一 个科学家,既不做物理、化学、生物,说自己是做科学,这是没有的,但是我很高兴地告诉 大家,我就是做科学的,我研究的是一般的科学,因为我是科学哲学的教授,专门研究科学 的,所以今天讲这个题目某种意义上是很合适的。 “科学”在中国当前是一个很麻烦的术语,中国古代没有这两个字,它是用来翻译西方的 词的,早期不叫“科学”,早期我们中国人把它翻译成“格致学”,后来是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科 学”的。有一个日本学者认为西方的学问跟中国的学问很不一样,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文史哲 不分的,是通才之学,国同之学,西方的学问是一科一科的,所以他就把西方的学问翻译叫 “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这样的翻译从日本带回来了,早期的留学生带回来了,大家 觉得科学更能表明西方学问的特别,所以中国人用科学这个词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甚至广泛 传播开来不到一百年,但是在一百年之内,“科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最显眼的词语,五四 运动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科学一旦成为一个生活中 日常术语之后,人们再想说什么是科学就搞不清楚了,你问我什么是科学我反而搞不清楚, 一问我反而不知道了。今天我们正本清源地看一下科学,主要讲一讲西方人看来“科学”是个 什么意思。 英国人讲的科学一般是自然科学,中科院不用加“自然”两个字,讲别的科学就要加定语, 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法文讲科学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文史哲这样的人文 学科,所有的成系统的知识都是科学。中西文化之间讲科学的来历,我们必须要回到根上讲, 为什么有科学,西方怎么有科学,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所以必须回到人 文层面讲,所以今天主要的意图就是说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人文传统,它会孕育出不同 的知识类型,西方的知识类型就是科学类型,中国的就不是科学类型,现在我们叫人文类型 也可以,但是这个词容易误解,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们讲人生在世终有一死,为什么必死的人都很勤奋,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早就定了一 个好的生活模式,在这个文化之前我们觉得这个生活是值得过的,这个文化里面最核心的部 分就是人文理念,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最理想的,中西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人文理念 的差异,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人、什么文化是最值得学的文化。 吃饱喝足,吃到什么地步,喝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吃,不同的文化都不一样,所以从 人文理念开始追究科学的根源。中国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什么是仁呢?仁的最高理 想就是那个仁,仁者爱仁的仁,杀身成仁那个仁,仁就是亲情之爱、推己及人的仁,为什么 这样?中国文化是一个血缘文化,这是农耕经济之上的血缘文化,以血亲为文化基因的,所 以中国文化是血缘文化、亲情文化,中国人文化的展开是按照请情为最高的原则,我们常常 说中国文化是情感至上,理和法次之,我们中国人法制意识单薄不是别的原因,和文化基因 有关系。 中国人情感至上,论语里讲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为什么人死了以后要守孝三年 呢,孔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孔子通过回溯,让他回忆,父母从小养你吃的苦、受的累,不 只三年吧,通过这个回忆把他带回到同年童年,让他感觉到你问这个问题就不对,所以在情 感的氛围当中问题就消解了,所以中国文化是亲情文化,血浓于水等等,就是这个文化。 西方文化是地缘文化,比如今天各位走在一起就是一个地缘行为,我们中间没有血缘关 系,但是我们为了某种事情走在一起,这就构成地缘文化,地缘文化也有它的特点,就是一 个契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