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18级3班宋宇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数危局所作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 亡图存,本单元分为两条线索,一是列强侵略的逐步深入,二是中国社会各阶级 为救国所做的努力。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上承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 危机》(第三子目:统治危机的初显),统治危机其中之一就是西方列强的潜在威 胁。下启第17、18课,主线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另一方面 来说,本课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学习中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本课基本史实在八年级的学习中都要涉及到,学生对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对于本课,应该着重于鸦片战争爆 发的原因和影响。在素养层面,学生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初步培养了思考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对学生提出有关历史核心素养的更高要求。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19世纪英国殖民范围及世界历史潮流认识鸦片战争发生的时 空背景 2.历史解释:通过史料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形成关于鸦片战争原因、战 争影响等历史解释,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基本模式: 3.史料实证:选取典型史料,论从史出,理解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关系,认识 求真、求实的历史学习态度: 4.家国情怀:通过林则徐等抗英典型案例分析,认识个人与家国关系,理解家国 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枚胸花引发的外交冲突 每年11月,英国上自女王、首相,下至普通民众都会在胸前佩戴一枚胸花以纪 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死难的将士。2010年11与9日,时任首相的卡梅伦率庞大商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18 级 3 班 宋宇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 亡图存,本单元分为两条线索,一是列强侵略的逐步深入,二是中国社会各阶级 为救国所做的努力。第 16 课《两次鸦片战争》上承 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 危机》(第三子目:统治危机的初显),统治危机其中之一就是西方列强的潜在威 胁。下启第 17、18 课,主线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另一方面 来说,本课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学习中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本课基本史实在八年级的学习中都要涉及到,学生对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对于本课,应该着重于鸦片战争爆 发的原因和影响。在素养层面,学生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初步培养了思考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对学生提出有关历史核心素养的更高要求。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 19 世纪英国殖民范围及世界历史潮流认识鸦片战争发生的时 空背景; 2.历史解释:通过史料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形成关于鸦片战争原因、战 争影响等历史解释,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基本模式; 3.史料实证:选取典型史料,论从史出,理解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关系,认识 求真、求实的历史学习态度; 4.家国情怀:通过林则徐等抗英典型案例分析,认识个人与家国关系,理解家国 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枚胸花引发的外交冲突 每年 11 月,英国上自女王、首相,下至普通民众都会在胸前佩戴一枚胸花以纪 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死难的将士。2010 年 11 与 9 日,时任首相的卡梅伦率庞大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