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1期 邓志银等:不同脱氧方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1257· 含量和夹杂物的影响,并探讨了Si-Mn脱氧时夹杂 u/% 物的生成过程 0.02 0.04 0.060.080.10 1脱氧热力学分析 使用脱氧剂脱氧一般采用含Si、Mn及其他元 素(如Ca、Ba和Mg)合金,强脱氧采用纯Al或者Al 10 合金.实际生产中,采用较多主要有Si、Mn和A. -A1.0 -Si.0 采用Si、Mn和Al脱氧的化学反应分别为: 10 --…Mn-0 [Si]+20]=(Si02), △G°=-581900+221.8T,J小mol-1m;(1) 1000.10.20.30.40.50.60.70.8 /%,m% [Mn][0]=(MnO), △G9=-288150+128.3T,J小mol-1☒:(2) 图1Al、Mn和Si与0的平衡曲线 2[A]+3[0]=(Al,03), Fig.1 Al-0,Mn-0 and Si-0 equilibrium curves △G号=-1225000+393.8T,J小mol1.(3) 和Mn 式中:T为温度,K.根据式(1)~(3)可以计算在 2实验 1600℃时与Si、Mn和Al平衡的氧活度a回,计算 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A的脱氧能力 2.1实验过程 远大于Si和Mn,当钢液中A的质量分数D如为 实验钢种为35CrMo,其成分如表1所示.实验 0.02%时,a回可以降至4×10-6以下;Si的脱氧能 在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采用两种不同脱氧 力比Mn强,当ws在0.2%左右,00在0.7%左 方式:(I)出钢过程加A!进行强脱氧;(Ⅱ)出钢时 右时,与此Si含量平衡的a为106.7×10-6,而与 不加Al,加入Si-Mn合金进行弱脱氧,在LF进站再 此Mn含量平衡的a回高达616.6×10-6 喂入A1线进行强脱氧.两种脱氧方式各实验1个 由式(1)、(2)和(3)可知,在1600℃时,△G< 浇次,每个浇次13炉.实验均为“80t顶底复吹转 △G<△G9.因此,当A、Mn和Si同时存在钢液中 炉→LF精炼(钙处理)→280mm×325mm大方坯连 时,最先与氧发生反应的是A山,其次是Si,最后才是 铸”流程,精炼采用的渣系均为高碱度渣,碱度约为 Mn;同时,Al可以将Si和Mn的氧化物还原为Si 10,如表2所示.实验过程采用提桶式取样器取样. 表135CrMo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35CrMo % C Si Mn P Cr Mo 0.34~0.37 0.20-0.24 0.68-0.72 ≤0.015 ≤0.010 0.95~0.990.18-0.21 0.02-0.04 表2实验渣系成分和碱度 终产品,采用方式(Ⅱ)脱氧能有效地控制氮含量, Table 2 Composition and basicity of the experimental slag 其得到的氮质量分数比采用方式(I)脱氧得到的 质量分数/% 碱度, 氮质量分数低5×10-6左右.观察两种不同脱氧方 Ca0 Si0, A203 Mgo R 式LF处理前的全氧质量分数,采用方式(Ⅱ)脱氧 50-60 4-8 20-25 6-8 9-13 的全氧质量分数平均达到146.38×10-6,平均氮质 2.2分析方法 量分数仅为16.12×10-6:而采用方式(I)脱氧的 采用ELTRA一ONH20O0气体分析仪分析氧和 平均全氧质量分数为21.18×10-6,平均氮质量分 氮含量.采用JEOL JSM--5610LV型扫描电子显微 数则为20.92×10-6,明显比采用方式(Ⅱ)脱氧的 镜(SEM)和Thermo Noran能谱仪(EDS)对夹杂物 氮质量分数高.这里的氧含量也验证了热力学分析 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 的结果,出钢过程中钢液氧含量高可以有效地控制 钢液吸氮,从控氯的角度考虑,出钢弱脱氧方式更为 3结果分析与讨论 有利. 3.1不同脱氧方式所得的氧氮含量 除了氮含量,不同的脱氧方式得到的全氧含 实验得到的平均氧氯含量如图2所示.对于最 量和夹杂物形态也不可忽视.从图2中数据可以第 11 期 邓志银等: 不同脱氧方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含量和夹杂物的影响,并探讨了 Si--Mn 脱氧时夹杂 物的生成过程. 1 脱氧热力学分析 使用脱氧剂脱氧一般采用含 Si、Mn 及其他元 素( 如 Ca、Ba 和 Mg) 合金,强脱氧采用纯 Al 或者 Al 合金. 实际生产中,采用较多主要有 Si、Mn 和 Al. 采用 Si、Mn 和 Al 脱氧的化学反应分别为: [Si]+ 2[O] (  SiO2 ) , ΔG— 1 = - 581 900 + 221. 8T,J·mol - 1[7]; ( 1) [Mn]+[O] (  MnO) , ΔG— 2 = - 288 150 + 128. 3T,J·mol - 1[8]; ( 2) 2[Al]+ 3[O] (  Al2O3 ) , ΔG— 3 = - 1 225 000 + 393. 8T,J·mol - 1[9]. ( 3) 式中: T 为温度,K. 根据式( 1) ~ ( 3) 可以计算在 1 600 ℃时与 Si、Mn 和 Al 平衡的氧活度 a[O],计算 结果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出: Al 的脱氧能力 远大于 Si 和 Mn,当钢液中 Al 的质量分数 w[Al]为 0. 02% 时,a[O]可以降至 4 × 10 - 6 以下; Si 的脱氧能 力比 Mn 强,当 w[Si]在 0. 2% 左右,w[Mn]在 0. 7% 左 右时,与此 Si 含量平衡的 a[O]为 106. 7 × 10 - 6 ,而与 此 Mn 含量平衡的 a[O]高达 616. 6 × 10 - 6 . 由式( 1) 、( 2) 和( 3) 可知,在 1 600 ℃时,ΔG— 3 < ΔG— 1 < ΔG— 2 . 因此,当 Al、Mn 和 Si 同时存在钢液中 时,最先与氧发生反应的是 Al,其次是 Si,最后才是 Mn; 同时,Al 可以将 Si 和 Mn 的氧化物还原为 Si 图 1 Al、Mn 和 Si 与 O 的平衡曲线 Fig. 1 Al-O,Mn-O and Si-O equilibrium curves 和 Mn. 2 实验 2. 1 实验过程 实验钢种为 35CrMo,其成分如表 1 所示. 实验 在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采用两种不同脱氧 方式: ( Ⅰ) 出钢过程加 Al 进行强脱氧; ( Ⅱ) 出钢时 不加 Al,加入 Si--Mn 合金进行弱脱氧,在 LF 进站再 喂入 Al 线进行强脱氧. 两种脱氧方式各实验 1 个 浇次,每个浇次 13 炉. 实验均为“80 t 顶底复吹转 炉→LF 精炼( 钙处理) →280 mm × 325 mm 大方坯连 铸”流程,精炼采用的渣系均为高碱度渣,碱度约为 10,如表 2 所示. 实验过程采用提桶式取样器取样. 表 1 35CrMo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35CrMo % C Si Mn P S Cr Mo Al 0. 34 ~ 0. 37 0. 20 ~ 0. 24 0. 68 ~ 0. 72 ≤0. 015 ≤0. 010 0. 95 ~ 0. 99 0. 18 ~ 0. 21 0. 02 ~ 0. 04 表 2 实验渣系成分和碱度 Table 2 Composition and basicity of the experimental slag 质量分数/% CaO SiO2 Al2O3 MgO 碱度, R 50 ~ 60 4 ~ 8 20 ~ 25 6 ~ 8 9 ~ 13 2. 2 分析方法 采用 ELTRA--ONH2000 气体分析仪分析氧和 氮含量. 采用 JEOL JSM--5610LV 型扫描电子显微 镜( SEM) 和 Thermo Noran 能谱仪( EDS) 对夹杂物 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 1 不同脱氧方式所得的氧氮含量 实验得到的平均氧氮含量如图 2 所示. 对于最 终产品,采用方式( Ⅱ) 脱氧能有效地控制氮含量, 其得到的氮质量分数比采用方式( Ⅰ) 脱氧得到的 氮质量分数低 5 × 10 - 6 左右. 观察两种不同脱氧方 式 LF 处理前的全氧质量分数,采用方式( Ⅱ) 脱氧 的全氧质量分数平均达到 146. 38 × 10 - 6 ,平均氮质 量分数仅为 16. 12 × 10 - 6 ; 而采用方式( Ⅰ) 脱氧的 平均全氧质量分数为 21. 18 × 10 - 6 ,平均氮质量分 数则为 20. 92 × 10 - 6 ,明显比采用方式( Ⅱ) 脱氧的 氮质量分数高. 这里的氧含量也验证了热力学分析 的结果,出钢过程中钢液氧含量高可以有效地控制 钢液吸氮,从控氮的角度考虑,出钢弱脱氧方式更为 有利. 除了氮含量,不同的脱氧方式得到的全氧含 量和夹杂物形态也不可忽视. 从图 2 中数据可以 ·125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