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出平面展示“低熔点”氧化镁饱和平衡四元系图3。在图3上我们选择了一些数据点进行检 睑以证明其准确性。 2.检验 根据在图3上选择的数据点的化学成分配好原料(表1)混合均匀,装入纯铁坩埚在塔 曼炉内熔化,冷却后磨碎到160目,再用稀淀粉浆糊作粘结剂压成3×3毫米圆柱试样,风干 后在熔点测试计上测验液限温度(或称液线温度)。 表1 熔点测试试验 配 料 % 碱 度 由图查出 实际测出液限温度℃ 编 液限温度 CaO SiO2 FeOn◆ MgO ℃ (1) (2) 平 均 1 32 18 40 10 1.78 1225 1222 1235 1228 2 34 30 16 20 1.13 1300 1314 1326 1320 8 35 23 30 12 1.52 1340 1355 1330 1342 4 30 24 30 16 1.25 1300 1322 1318 1320 5 35 40 0 25 0.875 1336 1330 1326 1328 FeOn是用草酸亚铁配料 从表中可以看出,测出的液限温度与由图查出的液限温度吻合得良好,所有误差均在试 验允许范围之内。 3.讨论 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 (1)在投影三角形I中证明K-L临界线确实存在。 (2)在一定的碱度情况下,提高炉渣的FeOn含量则降低氧化镁的饱和度。 (3)在一定的FeOn含量情况下,提高炉渣的碱度则降低氧化镤的饱和度。 (4)炉渣组成处于K一L临界线以上时,提高氧化镁含量则提高炉渣的液限温度。相反, 炉渣组成处于KL临界线以下时,提高氧化镁含量则降低炉渣的液限温度。 此外,也可以用炉渣的岩相演变来说明有关K-L临界线的一些情况。当转炉开始吹氧 时首先是氧化铁水中的硅,接着就氧化铁水中的锰,再氧化铁的本身和磷。待温度升高时开 始氧化铁水中的碳。因之炉渣的形成大致可以用这样的程序来推断:即MnO.SiO2→(Mn, Fe)O.SiO2,在石灰熔解后→(Ca,Mn,Fe)O.SiO2,白云石熔入后(Ca,Mg,Mn, Fe)O·SiOz这些炉渣的组成中亚氧化物均是以RO形式即辉石形式存在,固溶体中Mg/Ca相 对的高。只有这个形式的亚氧化物饱和后,2RO形式即橄榄石形式才会出现,固溶体中Mg/ Ca相对的低。也只有2RO形式亚氧化物饱和后才开始出现正硅酸盐2CaO.SiO2。RO形式 固熔体多半处于K-L临界线以上区域,2RO形式固溶体多半处于K-L临界线以下区域。当 然,这个演变程序的每一步都不能绝然分开,而是可能相互搭盍和重迭。同时我们也知道, 这些固溶体系列是既不能分开,也不能有固定的熔点,它们的熔点是随固溶体中金属亚氧化 物含量相互之间的比例而变化。根据文献〔3)一般叫富钙的RO相为亚氧化物1,富镁的RO 相为亚氧化物2。从这些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表2中的一些化合物的熔点得到启示,即固溶体 中各个金属亚氧化物影响熔点似乎是按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熔点规律变化。即固溶体以RO 11出平面展 示 “ 低熔 点” 氧化镁饱 和平 衡 四 元 系图 3 。 在图 3 上我们选择 了一些数据点进行检 验以 证明其 准确性 。 2 . 检验 根 据在图 3 上选择 的数据点的化学 成分 配好原料 ( 表 1 ) 混合均匀 , 装入 纯 铁增祸在塔 曼炉内熔化 , 冷却后磨碎 到 1 60 目 , 再用稀 淀粉 浆糊 作 粘结剂压成 3 x 3 毫米圆 柱试样 , 风千 后在熔点测试 计上测 验液限温 度 ( 或称 液线 温度 ) 。 表 1 熔点测试 试 验 配 · 料 % 实际 测出液限 温度 ℃ 一碱 R一度 … 一 C a O 5 10 : 1 F e o n : M g O 由图查 出 液限 温 度 ℃ 编 号 ( 1 ) ( 2 ) 平 均 1 2 2 5 1 3 0 0 1 3 4 0 1 3 0 0 1 3 3 6 12 2 2 1 3 1 4 1 3 5 5 1 3 2 2 1 3 3 0 1 2 3 5 1 3 2 6 1 3 3 0 1 3 18 1 3 2 6 1 2 2 8 1 3 2 0 1 3 4 2 13 2 0 1 3 2 8 口合 片ú了上, 自口匕月了0CO 自bg 00 碱 一`上ōù1.J1 1 ù …一 下 ……n 甘 1 叮自八匕尸na 1自91 1. 自0 只 403160 é八”任no月ó n ù ] I 丹八乃O0nJ gd 曰性匕八叭」月ù,Ul 八0自白性0O月 L 2345 . F e o n 是 用草酸亚 铁 配 料 气 户日 , 从 表 中可 以 看 出 , 测出的液限 温 度 与由图 查出的液限 温度吻合得良好 , 所有误差均在试 验允许范围之 内 。 3 . 讨 论 从图 3 可 以 清楚地 看出 : ( 1) 在 投影三 角形 I 中证明 K 一lL ha 界线 确实存在 。 ( 2) 在 一定 的碱度情 况下 , 提高炉渣的 F e o n 含量则 降低氧 化镁的饱和 度 。 ( 3) 在 一定 的 F e o n 含量情况下 , 提高炉渣的碱度则 降低氧化镁 的饱和 度 。 ( 4) 炉渣 组成 处于 K 一 lL 冶界线 以上 时 , 提高氧化镁含量 则提高炉渣的 液限温度 。 相反 , 炉渣组 成 处于 K 一 lL 右界线 以下 时 , 提 高氧化镁含量 则降低 炉渣的液 限温度 。 此 外 , 也可 以 用炉渣的 岩相 演变来说 明有关 K 一 L 临界线 的一些 情 况 。 当转炉开始吹氧 时首先是氧化铁水 中的硅 , 接着就氧化铁水 中的 锰 , 再氧 化铁 的本身和 磷 。 待温度升高时开 始权化铁 水中的碳 。 因之炉渣的形成大致可以用这样的程序来推断 : 即 M n o o s i O : , ( M n , F e ) 0 · 5 10 2 , 在石灰 熔解后 , ( C a , M n , F e ) O · 5 10 : , 白云石熔入 后 , ( C a , M g , M n , F e ) 0 0 5 10 : 这些 炉渣 的组成 中亚氧化物均是 以 R O 形 式即辉石形式存在 , 固溶体中M g / C a 相 对的高 。 只有这个形式的亚氧化物饱和后 , 2 R 0 形 式即橄榄石形式才 会出 现 , 固溶体中M g / C a 相对 的低 。 也只有 ZR O 形式亚氧化物饱和后才开 始出 现正 硅酸盐 ZC a O . S IO : 。 R O 形式 固熔体多半处于 K 一 lL 后界线 以 上区域 , Z R O 形式 固溶体多半处于 K 一 L 临 界线 以下 区域 。 当 然 , 这 个演 变程 序 的每一步都不 能绝 然分 开 , 而是可能 相 互搭盎 和 重 迭 。 同时我们也知道 , 这些 固溶体系 列是 既不能分 开 , 也不 能有固定的熔 点 , 它 们的熔点是 随 固溶体中金 属亚氧化 物含量 相互之 间 的比例而变 化 。 根 据文 献 〔3〕一般叫 富钙 的 R O 相为亚氧化物 l , 富镁的 R O 相为亚氧化物 2 。 从这 些 过程 中我们 可以 在表 2 中的 一些 化 合物的熔点得到启 示 , 即 固溶体 中各个金 属亚氧 化 物影 响熔点似 乎是 按金 属氧 化物的硅 酸盐 熔点规律变化 。 即 固溶体以 R O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