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体液免疫反应:在抗原和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大量的浆细胞 转移到髓质淋巴窦和病灶区。由于浆细胞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极强,可以产生大量的 病原特异性抗体,进入血液,与相应的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并激活补体系统,溶解和中和进入体内的 病原。 3.对外源杭原的滤过作用:淋巴结具有对外源抗原物质的滤过作用,而且它还能反映出病原体侵入机 体的途径、程度以至性质。局部淋巴结的病理变化是其管辖区发生感染的首要标志。局部淋巴结一旦不能 阻截或清除这些病原微生物时,病原又循该淋巴结流向继续蔓延,在其它部位引起新的病变。如果不同部 位的多数淋巴结出现病变,说明疾病已经全身化。 4.特征性病理变化: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淋巴结不仅呈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起源的病 理学过程,往往在淋巴结中形成特殊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例如,因炭疽痈而发生水肿时, 相应部位的淋巴结增大2一3倍,切面流出多量黄色或红色汁液,并有暗红色出血点。因外伤引起水肿时, 淋巴结稍肿大,色泽正常,切面有时出现小而弥漫性的红润区。因心力衰竭引起慢性水肿过程时,淋巴结 无明显变化。马患血斑病时,全身淋巴结几乎都不肿大,但有出血点。 (二)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原则 畜体内的淋巴结数目很多,猪约有190多个,牛羊约有300多个,马约有8000多个(绝大多数分布 在肠系膜和肠壁)。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收集淋巴液范围校广的淋巴结 2.位于浅表和便于剖检的淋巴皓; 3.能反映特定病理过程的淋巴皓。 二、猪的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一)猪头部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猪头部的淋巴结主要有颌下淋巴结、腮淋巴结、咽后外侧淋巴结和咽后内侧淋巴结。 1.领下淋巴结(1 ymphonodus mandibu1aris)位于下颌间隙,左右下颌角下缘内侧,颌下腺的前 面,被腮腺口侧端覆盖着,大小约2~3Cm×1.5~2.5Cm。主要收集头颈下部各组织(头的前半部、咬肌、 舌、喉、扁桃体、睡液腺,以及前至下唇端、上至腮腺,后至颈前部的皮肤)的淋巴液。其输出管一方面 直接走向咽后外侧淋巴结,另一方面经由颈浅腹侧淋巴结,将汇集的淋巴液输入颈浅背侧淋巴结。 2.腮淋巴结(LN parotideus)位于下领关节的后下方,被腮腺前缘覆盖着。收集设线以上头部各 组织(面部、吻突、上唇、颊、腮腺、领下腺、耳内侧、眼脸的皮肤和肌肉等)的淋巴液。其输出管走向 咽后外侧淋巴结。 3.咽后外侧淋巴结(LN retropharyngeus lateralis)位于腮腺的背侧后缘,紧靠腮淋巴结的后方, 部分或完全被腮腺背侧端覆盖着,长约1~2.5c■。除了汇集上述两组淋巴结来的淋巴液外,还直接收集头 部其他部位的淋巴液,尤其是上述诸淋巴结所未收集或收集不到的部位(如口部皮肤、外耳、腮腺、咽喉、 腭、扁桃体等)。其输出管绝大部分走向颈浅背侧淋巴结,少数走向咽后内侧淋巴结。 4.咽后内侧淋巴结(LN retropharyngeus medialis)位于咽喉的背外侧、舌骨枝间,与另一同名 淋巴结相并列大小约2一3×1.5Cm。主要收集舌根及整个舌的深部、咬肌、头颈深部肌肉及臀、咽喉、扁 桃体来的淋巴液。其输出管直接走向气管淋巴导管(图11-2)。由于该淋巴结收集淋巴液的区域并无独到 4 2.体液免疫反应:在抗原和淋巴因子,B 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大量的浆细胞 转移到髓质淋巴窦和病灶区。由于浆细胞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极强,可以产生大量的 病原特异性抗体,进入血液,与相应的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并激活补体系统,溶解和中和进入体内的 病原。 3.对外源抗原的滤过作用:淋巴结具有对外源抗原物质的滤过作用,而且它还能反映出病原体侵入机 体的途径、程度以至性质。局部淋巴结的病理变化是其管辖区发生感染的首要标志。局部淋巴结一旦不能 阻截或清除这些病原微生物时,病原又循该淋巴结流向继续蔓延,在其它部位引起新的病变。如果不同部 位的多数淋巴结出现病变,说明疾病已经全身化。 4.特征性病理变化: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淋巴结不仅呈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起源的病 理学过程,往往在淋巴结中形成特殊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例如,因炭疽痈而发生水肿时, 相应部位的淋巴结增大 2~3 倍,切面流出多量黄色或红色汁液,并有暗红色出血点。因外伤引起水肿时, 淋巴结稍肿大,色泽正常,切面有时出现小而弥漫性的红润区。因心力衰竭引起慢性水肿过程时,淋巴结 无明显变化。马患血斑病时,全身淋巴结几乎都不肿大,但有出血点。 (二)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原则 畜体内的淋巴结数目很多,猪约有 190 多个,牛羊约有 300 多个,马约有 8 000 多个(绝大多数分布 在肠系膜和肠壁)。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收集淋巴液范围较广的淋巴结; 2.位于浅表和便于剖检的淋巴结; 3.能反映特定病理过程的淋巴结。 二、猪的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一)猪头部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猪头部的淋巴结主要有颌下淋巴结、腮淋巴结、咽后外侧淋巴结和咽后内侧淋巴结。 1.颌下淋巴结(lymphonodus mandibularis) 位于下颌间隙,左右下颌角下缘内侧,颌下腺的前 面,被腮腺口侧端覆盖着,大小约 2~3cm×1.5~2.5cm。主要收集头颈下部各组织(头的前半部、咬肌、 舌、喉、扁桃体、唾液腺,以及前至下唇端、上至腮腺,后至颈前部的皮肤)的淋巴液。其输出管一方面 直接走向咽后外侧淋巴结,另一方面经由颈浅腹侧淋巴结,将汇集的淋巴液输入颈浅背侧淋巴结。 2.腮淋巴结(LN parotideus) 位于下颌关节的后下方,被腮腺前缘覆盖着。收集设线以上头部各 组织(面部、吻突、上唇、颊、腮腺、颌下腺、耳内侧、眼睑的皮肤和肌肉等)的淋巴液。其输出管走向 咽后外侧淋巴结。 3.咽后外侧淋巴结(LN retropharyngeus lateralis) 位于腮腺的背侧后缘,紧靠腮淋巴结的后方, 部分或完全被腮腺背侧端覆盖着,长约 1~2.5cm。除了汇集上述两组淋巴结来的淋巴液外,还直接收集头 部其他部位的淋巴液,尤其是上述诸淋巴结所未收集或收集不到的部位(如口部皮肤、外耳、腮腺、咽喉、 腭、扁桃体等)。其输出管绝大部分走向颈浅背侧淋巴结,少数走向咽后内侧淋巴结。 4.咽后内侧淋巴结(LN retropharyngeus medialis) 位于咽喉的背外侧、舌骨枝间,与另一同名 淋巴结相并列大小约 2~3×1.5cm。主要收集舌根及整个舌的深部、咬肌、头颈深部肌肉及腭、咽喉、扁 桃体来的淋巴液。其输出管直接走向气管淋巴导管(图 11-2)。由于该淋巴结收集淋巴液的区域并无独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