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848年,吴其濬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和《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分别收载植物838种和 1714种,该书为药用植物学专著。 (2)中药鉴定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在传统本草学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一生药学。生药 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 和质量)。"生药”一般指取自生物的药物,有生货原药之意,亦称为"药材"。 1803年,法国学者Derosne等从植物药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并证明了其药理作用。 1806年,德国药师Sertuner/从阿片中分离得到了吗啡碱,开创了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先河,对植物药中化学成分的定性 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逐渐应用到了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出现了化学鉴定法。 1838年,在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单位之后,显微镜随即被利用来研究植物药的组织构 造,出现了中药的显微鉴定法。 1857年,Schleiden出版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Grundn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一书,记载了部分 植物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从此,植物药的显微鉴定逐渐成为了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系由德文"Pharmakognosie'"一词日译而成,并将生药学研究的对象"drogen"译 为"生药”。 1890年,山下顺一郎编著的第一部《生药学》问世。 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了显微定量的方法一石松孢子法(lycopodium spore method),并出现了植物药的 显微常数测定法,如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和脉端数(细脉末端数)等。 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荧光分析法、毛细管像分析法、比色法等逐渐应用到中药鉴定中来。 1934年赵燏黄和徐伯鋆编著出版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卷)。 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卷),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医药教育的必修课。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开 始了专门的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 1964年,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药材鉴定学》课程。 197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协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并作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 根据教学的需要,相继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3次修订(1980年,1986年,1996年),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的 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和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药典》把X衍射技术作为药物鉴定的方法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将X衍射法试用于中药鉴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用X衍射傅里叶谱分析研究道地药材的实例:与此同时,出现了非线性科学用于中药分类 的技术,如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结构、特征、功能一类的人工神经网络鉴定系统,并对厚朴等中药进行了质 量评价研究。 1985年Muis首创了PCR技术之后,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相继试用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 定。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速度,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专家对223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 量研究:1983年,国家组织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九·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中药复方 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项目,进行了71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5个代表性方剂的研究:实施了"中药现代 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中药材化学对照准品的研究。1848年,吴其濬编著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和《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分别收载植物838种和 1714种,该书为药用植物学专著。 (2)中药鉴定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在传统本草学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生药 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 和质量)。"生药"一般指取自生物的药物,有生货原药之意,亦称为"药材"。 1803年,法国学者Derosne等从植物药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并证明了其药理作用。 1806年,德国药师Sertüner从阿片中分离得到了吗啡碱,开创了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先河,对植物药中化学成分的定性 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逐渐应用到了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出现了化学鉴定法。 1838年,在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单位之后,显微镜随即被利用来研究植物药的组织构 造,出现了中药的显微鉴定法。 1857年,Schleiden出版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Grundn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一书,记载了部分 植物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从此,植物药的显微鉴定逐渐成为了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系由德文"Pharmakognosie"一词日译而成,并将生药学研究的对象"drogen"译 为"生药"。 1890年,山下顺一郎编著的第一部《生药学》问世。 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了显微定量的方法——石松孢子法(lycopodium spore method),并出现了植物药的 显微常数测定法,如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和脉端数(细脉末端数)等。 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荧光分析法、毛细管像分析法、比色法等逐渐应用到中药鉴定中来。 1934年赵燏黄和徐伯鋆编著出版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卷)。 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卷),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医药教育的必修课。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开 始了专门的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 1964年,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药材鉴定学》课程。 197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协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并作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 根据教学的需要,相继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3次修订(1980年,1986年,1996年),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的 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和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药典》把X衍射技术作为药物鉴定的方法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将X衍射法试用于中药鉴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用X衍射傅里叶谱分析研究道地药材的实例;与此同时,出现了非线性科学用于中药分类 的技术,如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结构、特征、功能一类的人工神经网络鉴定系统,并对厚朴等中药进行了质 量评价研究。 1985年Mullis首创了PCR技术之后,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相继试用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 定。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速度,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专家对223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 量研究;1983年,国家组织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九·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中药复方 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项目,进行了71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5个代表性方剂的研究;实施了"中药现代 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中药材化学对照准品的研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