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期 苗亮亮等:基于雷达的高炉料线形状融合测量与补偿算法 ·83· 光等作为检测装置得到多点检测值,再用数值拟合 方法直接重构料线;应用颗粒物质力学性质采 用离散元方法重构料线形状6-) 应用布料规律进行重构料线往往基于单检测 点,该检测点的位置、测量值误差和检测延时会对重 构料线造成较大误差:纯理论的近似算法及统一的 假定料线形状对不同炉况下的料线矿焦平台难以描 图1颗粒物质堆积示意图 述:应用多检测值,单纯从数据拟合的角度对料线进 Fig.1 Diagram of granular matter accumulation 行重构,会使得重构得到料线形状与高炉布料实际 炉心侧),由于中心煤气流作用,炉料发生滑坡,形 情况不符并且与颗粒物质堆积特性不符:应用颗粒 成中心漏斗,滑坡产生的角度为内堆角α.内堆角 物质力学性质重构料线形状,如离散单元法,其运动 模型、接触力模型等都采用了一些假设,其次在计算 与自然堆积角的关系如下0: 中每个时步上都要进行接触力的判别而其中煤气流 tan a tan o-K- (1) R 对每一颗粒接触力影响难以判定,这些都将导致最 式中,R为炉喉半径,K为系数,h为料线深度 上层的料线形状的重构不够准确 在平台外侧(靠近炉墙侧),由于边缘煤气流和 本文在高炉多环布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布 炉墙共同作用,形成外堆角B.本文应用经验公式计 料规律、物理堆积法及多检测点融合来重构高炉料 算外堆角@ 线形状方法:(1)不采用传统接触力模型自下而上 焦炭: 的计算方式得到料面表面,而是根据颗粒物质堆积 B=73.12-1.97ak (2) 性质,直接对炉料堆积的表面进行计算,简洁直观, 烧结矿: 成像速度快:(2)综合料线六点雷达的检测点数据, B=79.77-2.04a4. (3) 以及高炉布料初始条件和颗粒物质堆积特性知识, 式中,a4为n档溜槽倾角. 对料线形状进行融合重构,使获得的料面形状分辨 (2)平台位置料堆内、外侧堆角修正.由于多 率提高成为可能. 环布料是溜槽旋转将粉料分散到炉内,溜槽旋转 高炉炉料堆积原理及高炉布料规律计算 产生离心力,使堆尖外侧的堆角变小,形成非对称 理论料形 的炉料分布(图2).p>p',外侧料面堆角比较平 坦,这种差异随溜槽转速增加而增大,称为溜槽旋 1.1堆积原理 转效应) 高炉炉料由矿石和焦炭形成,两种物质均为块 状或球状颗粒物质并且都满足颗粒物质堆积特性. 1.1.1颗粒物质堆积特性 当炉料颗粒物质堆积时,缓慢竖直地从上方添 加颗粒,颗粒自由堆积成圆锥体形状,无论堆多高, 其锥体所能形成的自由表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Po, 如图1所示.在这个角度形成后,再往上堆加这种 散料,就会自然溜下,保持这个角度,只会增高,同时 加大底面积,这个堆角即为自然堆角) 1.1.2堆角修正 高炉不同布料方式可以看成是颗粒物质的不同 堆积方式,本文主要针对高炉多环布料进行了研究 高炉多环布料方式是依炉喉直径不同,将炉喉断面 图2溜槽旋转效应示意图 分成均匀的8~11等份,溜槽角度对应于每等份,分 Fig.2 Diagram of chute rotating effect 成8~11个角度,依这些角度,制定具体的装料 制度. 当料堆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在料堆内各部分 (1)料线内外堆角的修正.在高炉内侧(靠近 之间产生内力.当无布料作用时,料堆能够保持不第 1 期 苗亮亮等: 基于雷达的高炉料线形状融合测量与补偿算法 光等作为检测装置得到多点检测值,再用数值拟合 方法直接重构料线[4--5]; 应用颗粒物质力学性质采 用离散元方法重构料线形状[6--7]. 应用布料规律进行重构料线往往基于单检测 点,该检测点的位置、测量值误差和检测延时会对重 构料线造成较大误差; 纯理论的近似算法及统一的 假定料线形状对不同炉况下的料线矿焦平台难以描 述; 应用多检测值,单纯从数据拟合的角度对料线进 行重构,会使得重构得到料线形状与高炉布料实际 情况不符并且与颗粒物质堆积特性不符; 应用颗粒 物质力学性质重构料线形状,如离散单元法,其运动 模型、接触力模型等都采用了一些假设,其次在计算 中每个时步上都要进行接触力的判别而其中煤气流 对每一颗粒接触力影响难以判定,这些都将导致最 上层的料线形状的重构不够准确. 本文在高炉多环布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布 料规律、物理堆积法及多检测点融合来重构高炉料 线形状方法: ( 1) 不采用传统接触力模型自下而上 的计算方式得到料面表面,而是根据颗粒物质堆积 性质,直接对炉料堆积的表面进行计算,简洁直观, 成像速度快; ( 2) 综合料线六点雷达的检测点数据, 以及高炉布料初始条件和颗粒物质堆积特性知识, 对料线形状进行融合重构,使获得的料面形状分辨 率提高成为可能. 1 高炉炉料堆积原理及高炉布料规律计算 理论料形 1. 1 堆积原理 高炉炉料由矿石和焦炭形成,两种物质均为块 状或球状颗粒物质并且都满足颗粒物质堆积特性. 1. 1. 1 颗粒物质堆积特性 当炉料颗粒物质堆积时,缓慢竖直地从上方添 加颗粒,颗粒自由堆积成圆锥体形状,无论堆多高, 其锥体所能形成的自由表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 φ0, 如图 1 所示. 在这个角度形成后,再往上堆加这种 散料,就会自然溜下,保持这个角度,只会增高,同时 加大底面积,这个堆角即为自然堆角[8--9]. 1. 1. 2 堆角修正 高炉不同布料方式可以看成是颗粒物质的不同 堆积方式,本文主要针对高炉多环布料进行了研究. 高炉多环布料方式是依炉喉直径不同,将炉喉断面 分成均匀的 8 ~ 11 等份,溜槽角度对应于每等份,分 成 8 ~ 11 个 角 度,依 这 些 角 度,制 定 具 体 的 装 料 制度. ( 1) 料线内外堆角的修正. 在高炉内侧( 靠近 图 1 颗粒物质堆积示意图 Fig. 1 Diagram of granular matter accumulation 炉心侧) ,由于中心煤气流作用,炉料发生滑坡,形 成中心漏斗,滑坡产生的角度为内堆角 α. 内堆角 与自然堆积角的关系如下[1]: tan α = tan φ0 - K hk R . ( 1) 式中,R 为炉喉半径,K 为系数,hk 为料线深度. 在平台外侧( 靠近炉墙侧) ,由于边缘煤气流和 炉墙共同作用,形成外堆角 β. 本文应用经验公式计 算外堆角[10]. 焦炭: β = 73. 12 - 1. 97αk . ( 2) 烧结矿: β = 79. 77 - 2. 04αk . ( 3) 式中,αk 为 n 档溜槽倾角. ( 2) 平台位置料堆内、外侧堆角修正. 由于多 环布料是溜槽旋转将粉料分散到炉内,溜槽旋转 产生离心力,使堆尖外侧的堆角变小,形成非对称 的炉料分布( 图 2) . φ > φ',外侧料面堆角比较平 坦,这种差异随溜槽转速增加而增大,称为溜槽旋 转效应[1]. 图 2 溜槽旋转效应示意图 Fig. 2 Diagram of chute rotating effect 当料堆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在料堆内各部分 之间产生内力. 当无布料作用时,料堆能够保持不 ·8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