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2如上册4.3.3小节中指出,从原始图中减去模糊图称为非锐化掩模。证明用上册 图7.2.4(a)模板算得的拉普拉斯值正比于(只差1个1/4的系数)从原始图中减去4-邻域 平均图所得的结果, 7.3(1)证明式(7.2.6)怕给算子的平均值为零: (2)证明任意图象与上述算子卷积后其平均值也为零: (3)说明当使用如图7.2.4中的模板似计算式(7.2.6)时,上述(2)中的结论是否仍 能成立? 7.4给出能使图7.2.7中直线子空间基的各个模板产生最强响应的直线的方向。里设 直线的宽度为1个象素。 7.5对某些2-D模板在图象中漫游1遍进行卷积的结果也可用相应的1-D模板在图象中 分别漫游2遍并进行卷积得到。例如4.3.2小节中的3×3平滑滤波器的2-D模块对图象的处 理效果可通过先用模板[111]在图象中漫游卷积1遍,并将这个1-D模板旋转90°后再漫游 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现请证明图7.2.2中的索贝尔模板的效果可通过先用差分模板[-101] 在图象中漫游卷积1遍,再用平滑模板[121]旋转90°后再漫游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 7.6设1幅二值图象中含有水平、垂直、倾斜45°和倾斜135°的各种直线,请设计1 组可以用来检测这些直线中单象素宽间断长度为多个象素的3×3模板。 7.7提出一种在梯度图象中检测直线段中的长度为1到L象素之间断的方法。这里可设 背景灰度为常数,所有线段都是单象素宽且已标为同样的,与背景灰度值不同的灰度值。提 示:不要试图构造检测断裂的模板,而要根据2.7.2小节中关于8-连通的概念进行。 7.8(1)解释为什么图7.2.13(a)中点1在图7.2.13(b)中对应的是1条直线? (2)点1是能产生如此结果的惟一一个点吗? (3)解释图7.2.13(b)中的反射相连关系。 7.9将图7.3.3中指出的所有边缘元素都标在图7.3.2()的图象上,并计算最小代 价通路的代价。 7.10设有1幅无噪声的N×N图象,其中左半边象素的灰度值为I,右半边象素的灰度 值为J,且J>I。现设有另1幅无噪声的N×N的图象,其灰度值从最左1列的0线性增加到 最后1列的K,K>J,将2幅图相乘,得到1幅图象,春直方图是怎样的? 7.11从式(7.4.9)出发推导式(7.4.10)。 7.12从式(7.4.5)出发推导式(7.4.11)。7.2 如上册 4.3.3 小节中指出,从原始图中减去模糊图称为非锐化掩模。证明用上册 图 7.2.4(a)模板算得的拉普拉斯值正比于(只差 1 个 1/4 的系数)从原始图中减去 4-邻域 平均图所得的结果。 7.3 (1)证明式(7.2.6)怕给算子的平均值为零; (2)证明任意图象与上述算子卷积后其平均值也为零; (3)说明当使用如图 7.2.4 中的模板似计算式(7.2.6)时,上述(2)中的结论是否仍 能成立? 7.4 给出能使图 7.2.7 中直线子空间基的各个模板产生最强响应的直线的方向。 里设 直线的宽度为 1 个象素。 7.5 对某些 2-D 模板在图象中漫游 1 遍进行卷积的结果也可用相应的 1-D 模板在图象中 分别漫游 2 遍并进行卷积得到。例如 4.3.2 小节中的 3×3 平滑滤波器的 2-D 模块对图象的处 理效果可通过先用模板[111]在图象中漫游卷积 1 遍,并将这个 1-D 模板旋转 90°后再漫游 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现请证明图 7.2.2 中的索贝尔模板的效果可通过先用差分模板[-101] 在图象中漫游卷积 1 遍,再用平滑模板[121]旋转 90°后再漫游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 7.6 设 1 幅二值图象中含有水平、垂直、倾斜 45°和倾斜 135°的各种直线,请设计 1 组可以用来检测这些直线中单象素宽间断长度为多个象素的 3×3 模板。 7.7 提出一种在梯度图象中检测直线段中的长度为 1 到 L 象素之间断的方法。这里可设 背景灰度为常数,所有线段都是单象素宽且已标为同样的,与背景灰度值不同的灰度值。提 示:不要试图构造检测断裂的模板,而要根据 2.7.2 小节中关于 8-连通的概念进行。 7.8 (1)解释为什么图 7.2.13(a)中点 1 在图 7.2.13(b)中对应的是 1 条直线? (2)点 1 是能产生如此结果的惟一一个点吗? (3)解释图 7.2.13(b)中的反射相连关系。 7.9 将图 7.3.3 中指出的所有边缘元素都标在图 7.3.2(a)的图象上,并计算最小代 价通路的代价。 7.10 设有 1 幅无噪声的 N×N 图象,其中左半边象素的灰度值为 I,右半边象素的灰度 值为 J,且 J>I。现设有另 1 幅无噪声的 N×N 的图象,其灰度值从最左 1 列的 0 线性增加到 最后 1 列的 K,K>J,将 2 幅图相乘,得到 1 幅图象,春直方图是怎样的? 7.11 从式(7.4.9)出发推导式(7.4.10)。 7.12 从式(7.4.5)出发推导式(7.4.1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