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习题 1.1连续图象f(x,y)与数字图象I(红,c)中各量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 别?它们的取值各在什么范围? 1.2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和图象理解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3图象工程主要与哪些学科相关?它们之间如何互相影响? 1.4近年来有哪些新的数学工具在图象工程中得到应用? 1.5简要叙述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图象存储以及图像通信与图象处理和分析的联系。 1.6近年来在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图象存储各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什么?对图象处理 和分析产生了哪些影响? 1.7本书主要可分成哪些层次?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2章习题 2.1人类视觉中最基本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2.2马赫带效应和同时对比度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3试说明舌形图里连接红、绿、蓝构成和三角形与HIS颜色三角形有何不同? 2.4证明计算S的公式对所有HS颜色三角形里的点都成立。 2.5为什么从RGB空间向HⅢS空间转换时分2段计算H,而从HIS空间向RGB空间转换 时分3段计算? 2.6发光强度及亮度与照度各有什么不同? 2.7空间点(1,2,3)经入=0.5的镜头透视后的摄象机坐标和图象平面坐标各是什么? 2.8波特率(baud rate)是一种常用的离散数据传输量度。当采用二进制时,它等于 每秒所传输的比特数。现设每次先传输1个起始比特,再传输8个比特的信息,最后传输1 个终止比特,试计算 (1)以9600波特传输1幅1024×256×10=655360,则以9600波特的速率传输需要时 间为655360/9600=68.275。 (2)传输的比特数为1024×1024×30=31457280,则以384000波特的速率传输需要时 间为31457280/384000=81.92s。 2.9设有2个图象子集S和T,如图题2.9所示
第 1 章 习 题 1.1 连续图象 f(x,y)与数字图象 I(r,c)中各量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 别?它们的取值各在什么范围? 1.2 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和图象理解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3 图象工程主要与哪些学科相关?它们之间如何互相影响? 1.4 近年来有哪些新的数学工具在图象工程中得到应用? 1.5 简要叙述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图象存储以及图像通信与图象处理和分析的联系。 1.6 近年来在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图象存储各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什么?对图象处理 和分析产生了哪些影响? 1.7 本书主要可分成哪些层次?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2 章 习 题 2.1 人类视觉中最基本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2.2 马赫带效应和同时对比度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3 试说明舌形图里连接红、绿、蓝构成和三角形与 HIS 颜色三角形有何不同? 2.4 证明计算 S 的公式对所有 HIS 颜色三角形里的点都成立。 2.5 为什么从 RGB 空间向 HIS 空间转换时分 2 段计算 H,而从 HIS 空间向 RGB 空间转换 时分 3 段计算 H? 2.6 发光强度及亮度与照度各有什么不同? 2.7 空间点(1,2,3)经λ=0.5 的镜头透视后的摄象机坐标和图象平面坐标各是什么? 2.8 波特率(baud rate)是一种常用的离散数据传输量度。当采用二进制时,它等于 每秒所传输的比特数。现设每次先传输 1 个起始比特,再传输 8 个比特的信息,最后传输 1 个终止比特,试计算 (1)以 9600 波特传输 1 幅 1024×256×10=655360,则以 9600 波特的速率传输需要时 间为 655360/9600=68.27s。 (2)传输的比特数为 1024×1024×30=31457280,则以 384000 波特的速率传输需要时 间为 31457280/384000=81.92s。 2.9 设有 2 个图象子集 S 和 T,如图题 2.9 所示
玉题9 (1)如果V=(1,试指出它们是否①4-连通,②-8连通,③m连通: (2)子集S和子集T以外的所有象素看成另一个子集U,试指出子集S和子集T是否子 集U①4-毗邻,②8-毗邻,③m-毗邻。 (3)如果将子集S和子集T以外的所有象素看成另一个子集山,试指出子集S和子集T 是否与子集U①-4毗邻,②8-毗邻,③m-毗邻。 2.10试画出 (1)将单象素宽的8-通路转换为4-通路的程序流程: (2)将单象素宽的m一通路转换为4-通路的程序流程。 2.11讨论画出由矩阵B代表的各元素间所有可能的空间排列。 46 2.12证明2.7.3小节中计算B+的算法给出与式(27.3)完全相同的结果 2.13图题2.13给出了一个图象子集。 3121q) 2202 1211 (p1012 图超2,13 (1)令V={0,1,计算p和q之间的D4,D8和Dm距离: (2)令V={1,2,仍计算上述3个距离。 2.14(1)证明p和q之间的D4,距离等于它们之间最短的4-通路的长度: (2)上述通路是惟一的吗? 2.15如何仅利用逻辑运算从所给图象(图题2.15)中检测出二值圆环? 2.16(1)给出将图象顺时针旋转45°的变换矩阵 (2)如何利用上述矩形阵实现图象旋转?
(1)如果 V={1},试指出它们是否①4-连通,②-8 连通,③m-连通; (2)子集 S 和子集 T 以外的所有象素看成另一个子集 U,试指出子集 S 和子集 T 是否子 集 U①4-毗邻,②8-毗邻,③m-毗邻。 (3)如果将子集 S 和子集 T 以外的所有象素看成另一个子集 U,试指出子集 S 和子集 T 是否与子集 U①-4 毗邻,②8-毗邻,③m-毗邻。 2.10 试画出 (1)将单象素宽的 8-通路转换为 4-通路的程序流程; (2)将单象素宽的 m-通路转换为 4-通路的程序流程。 2.11 讨论画出由矩阵 B 代表的各元素间所有可能的空间排列。 2.12 证明 2.7.3 小节中计算 B+的算法给出与式(2.7.3)完全相同的结果。 2.13 图题 2.13 给出了一个图象子集。 (1)令 V={0,1},计算 p 和 q 之间的 D4,D8 和 Dm 距离; (2)令 V={1,2},仍计算上述 3 个距离。 2.14 (1)证明 p 和 q 之间的 D4,距离等于它们之间最短的 4-通路的长度; (2)上述通路是惟一的吗? 2.15 如何仅利用逻辑运算从所给图象(图题 2.15)中检测出二值圆环? 2.16 (1)给出将图象顺时针旋转 45°的变换矩阵。 (2)如何利用上述矩形阵实现图象旋转?
(3)利用(1)中得到的矩阵转图象点(x,y)=(1,0) 2.17设给定如下平移变换矩阵T和尺度变换矩阵S,分别计算对空间点(1,2,3)先平 移变换后尺度变换和先尺度变换后平移所得到的结果,并进行比较讨论。 1002 「40001 T=0.16 s- 0300 0020 0001 0001 2.18己知空间1个点成象在图象平面(a,b)处,现要将其移到(c,d)处,试分别写 出用以下变换进行移动所需的变换矩阵: (1)只用平移变换: (2)只用尺度变换: (3)只用旋转变换。 第3章习题 3.12-D傅里叶变换的分离性有什么实际意义? 3.2证明式(3.2.18)和式(3.2.19)成立 3.3试举例说明2-D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的用途。 3.4设x,y都是连续变量,计算下列各式的傅里叶变换。 3.5证明f(x)的自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就是f(x)的功率谱F(u) 36证明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都是周期函数(为简例可以用1-D函数为例)。 3.7试讨论连续卷积和离散卷积的不同。 3.8证明2个函数卷积的傅里叶变换是这2个函数傅里叶变换的乘积(为简便可以用单 变量函数为例)。 3.91个实函数f(x)可分解成为1个奇函数fw(x)和1个偶函数f(x)之和。 (1)证明fn(x)=[f-x]/2,faa(x)=[f(x)-f(-x]/2, (2)证明FLfn(x】=Re{FLfx,Ff(x】=jIm{FLf(x 3.10讨论证明: (1)w=w 2)wg=w (3)w=-W 3.11在3.3.2小节中指出,为计算N点的FFT需要N1ogN次加法和(1/2)N1ogN次 乘法。如计算1幅N×N图的2-DFFT需要多少次加法和乘法?
(3)利用(1)中得到的矩阵转图象点(x,y)=(1,0)。 2.17 设给定如下平移变换矩阵 T 和尺度变换矩阵 S,分别计算对空间点(1,2,3)先平 移变换后尺度变换和先尺度变换后平移所得到的结果,并进行比较讨论。 2.18 已知空间 1 个点成象在图象平面(a,b)处,现要将其移到(c,d)处,试分别写 出用以下变换进行移动所需的变换矩阵: (1)只用平移变换; (2)只用尺度变换; (3)只用旋转变换。 第 3 章 习题 3.1 2-D 傅里叶变换的分离性有什么实际意义? 3.2 证明式(3.2.18)和式(3.2.19)成立。 3.3 试举例说明 2-D 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的用途。 3.4 设 x,y 都是连续变量,计算下列各式的傅里叶变换。 3.5 证明 f(x)的自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就是 f(x)的功率谱 2 F(u) 。 3.6 证明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都是周期函数(为简例可以用 1-D 函数为例)。 3.7 试讨论连续卷积和离散卷积的不同。 3.8 证明 2 个函数卷积的傅里叶变换是这 2 个函数傅里叶变换的乘积(为简便可以用单 变量函数为例)。 3.9 1 个实函数 f(x)可分解成为 1 个奇函数 fodd(x)和 1 个偶函数 feven(x)之和。 (1)证明 f (x) [ f ( x)]/ 2, f (x) [ f (x) f ( x)]/ 2; even = − odd = − − (2)证明 F[ f (x)] Re{F[ f (x)]}, F[ f (x)] jIm{F[ f (x)]}. even = odd = 3.10 讨论证明; 3.11 在 3.3.2 小节中指出,为计算 N 点的 FFT 需要 Nlog2N 次加法和(1/2)Nlog2N 次 乘法。如计算 1 幅 N×N 图的 2-DFFT 需要多少次加法和乘法?
3.12根据位对换规则对输和数据进行排序以计算1个16点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3.13(1)证明式(3.4.15)和式(3.4.17)组成1个变换对: (2)以=4为例,验证式(3.4.23)和式(3.4.24): (3)试根据式(3.4.34)和式(3.4.35),写出N=4阶的哈达玛矩阵。 图解支12 3.14证明式(3.4.34)代入式(3.4.46)组成1个变换对。 3.15写出=2时的2-DDCT的正反变换形核的值:讨论反变换核的可分离性和对称性。 3.16不考虑a(u),算出对应u=v=1块中的各值。 3.17对N=8,计算哈尔变换矩阵。 3.18对N=8,计算斯拉特变换矩阵。 3.19设有1组随机矢量x=[x1x2x3],其中x1=[001]',x2=[010],x3=[100] 请分别给出x的协方差矩阵和经霍特林变换所得到的矢量y的协方差矩阵。 3.20设有1组64×64的图象,算出它们的协方差矩阵是单位矩阵。如果只使用一半的 原始特征值计算重建图象,那么原始图和重建图之间的均方误差是多少? 第4章习题 4.1用灰度剪切变换函数T(r)=0,rE[0,127]:T(r)=255,rE[128,255]能从1幅8 位面图象中提取出第7位面。据此给出1组变换函数以提取该图象的其他各个位面。 4.2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对离散图象的直方图均衡化并不能产生完全平坦的直方图? 4.3设已用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对1幅数字图象进行了增强,试证明再用这个方法对所得 结果增强并不会改变其结果。 4.4设1幅图象有如图题4.4()所示直方图,拟对其进行规定直方图变换,所需规 定直方图如图题4.4(b)所示。请参照上册表4.2.2列表给出直方图规定化计算结果(不必 统计直方图各灰度级象素),并比较SM方法和GML方法的误差情况。 4.5证明式(4.2.12)和式(4.2.13)成立。 4.6设工业检测中工件的图象受到零均值不相关噪声的影响,如果图象采集装置每秒可
3.12 根据位对换规则对输和数据进行排序以计算 1 个 16 点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3.13 (1)证明式(3.4.15)和式(3.4.17)组成 1 个变换对; (2)以 N=4 为例,验证式(3.4.23)和式(3.4.24); (3)试根据式(3.4.34)和式(3.4.35),写出 N=4 阶的哈达玛矩阵。 3.14 证明式(3.4.34)代入式(3.4.46)组成 1 个变换对。 3.15 写出 N=2 时的 2-D DCT 的正反变换形核的值;讨论反变换核的可分离性和对称性。 3.16 不考虑 a(u),算出对应 u=v=1 块中的各值。 3.17 对 N=8,计算哈尔变换矩阵。 3.18 对 N=8,计算斯拉特变换矩阵。 3.19 设有 1 组随机矢量 x=[x1 x2 x3]T ,其中 x1=[0 0 1]T,x2=[0 1 0] T,x3=[1 0 0] T , 请分别给出 x 的协方差矩阵和经霍特林变换所得到的矢量 y 的协方差矩阵。 3.20 设有 1 组 64×64 的图象,算出它们的协方差矩阵是单位矩阵。如果只使用一半的 原始特征值计算重建图象,那么原始图和重建图之间的均方误差是多少? 第 4 章 习题 4.1 用灰度剪切变换函数 T(r)=0,rE[ 0,127];T(r)=255,rE[128,255]能从 1 幅 8 位面图象中提取出第 7 位面。据此给出 1 组变换函数以提取该图象的其他各个位面。 4.2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对离散图象的直方图均衡化并不能产生完全平坦的直方图? 4.3 设已用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对 1 幅数字图象进行了增强,试证明再用这个方法对所得 结果增强并不会改变其结果。 4.4 设 1 幅图象有如图题 4.4(a)所示直方图,拟对其进行规定直方图变换,所需规 定直方图如图题 4.4(b)所示。请参照上册表 4.2.2 列表给出直方图规定化计算结果(不必 统计直方图各灰度级象素),并比较 SML 方法和 GML 方法的误差情况。 4.5 证明式(4.2.12)和式(4.2.13)成立。 4.6 设工业检测中工件的图象受到零均值不相关噪声的影响,如果图象采集装置每秒可
采集30幅图,要采用图象平均方法将噪声的方差减少到1/10,那么工件需保持多长时间固 定在采集装置前? 4.7空间滤波器在具体实现时需要让模板的中心移过图象中的每个位置,计算模板系数 和对应象素的乘积并对它们求和。对所有模板系数均为1的低通滤波器,可使用称为盒滤波 器或移动平均的算法程序,即每次只计算在模板移动中其值变化的部分。 4.8编1个程序实现×n中值滤波器,当模板中心移动图象中每个位置时,设计一种 简使地更新中值的方法。 4.9利用3×3滤波器,证明在熔域中利用Highpass=Original-Lowpass可得到高通滤 波的图象。 4.10画出高频增强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和脉冲响应曲线。 4.11设仅利用象素点(x,y)的4-近邻象素(不用点(x,y)本身)组成1个低通滤波 器。 (1)给出它在频域的等价滤波器H(u,v): (2)证明所得结果确实是1个低通滤波器。 4.12有一种计算梯度的基本步骤是计算f(x,y)和f(x+1,y)的差。 (1)给出在频域进行等价计算所用的滤波器转移函数H(u,v): (2)证明这个运算相当于1个高通滤波器的功能。 4.13讨论用于空间滤波的平滑滤波器和锐化滤波器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联系。 4.14原什么条件下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变成理想低通滤波器? 4.15证明可以通过在频域内用原始图减去低通滤波图得到高通滤波的结果。 4.16从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出发推导它对应的高通滤波器。 4.17有1种常用的图象增强技术是将高频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化结合起来以达到使边缘 锐化的反差增强效果,以上2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对增强效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4.18在天体研究所获图象中有一些相距很远的对应恒星的亮点。由于大气散射原因而 迭加的照度常使得这些亮点很难看清楚。如果对这类图象模型化为恒定亮度的背景与1组脉 冲的乘积,根据同态滤波的概念设计1种增强方法将对应恒星的亮点提取出来。 4.19试证明:如果H(u,v)是实对称的,则h(x,y)一定也得实对称的。 4.20在1条自动装配线上,有3类形状相同的工件。为了方便检测,将工件用不同颜 色标注。现只有1个单色摄影机,请提出1种用这个摄影机检测3种颜色的方法
采集 30 幅图,要采用图象平均方法将噪声的方差减少到 1/10,那么工件需保持多长时间固 定在采集装置前? 4.7 空间滤波器在具体实现时需要让模板的中心移过图象中的每个位置,计算模板系数 和对应象素的乘积并对它们求和。对所有模板系数均为 1 的低通滤波器,可使用称为盒滤波 器或移动平均的算法程序,即每次只计算在模板移动中其值变化的部分。 4.8 编 1 个程序实现 n×n 中值滤波器,当模板中心移动图象中每个位置时,设计一种 简便地更新中值的方法。 4.9 利用 3×3 滤波器,证明在熔域中利用 Highpass=Original-Lowpass 可得到高通滤 波的图象。 4.10 画出高频增强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和脉冲响应曲线。 4.11 设仅利用象素点(x,y)的 4-近邻象素(不用点(x,y)本身)组成 1 个低通滤波 器。 (1)给出它在频域的等价滤波器 H(u,v); (2)证明所得结果确实是 1 个低通滤波器。 4.12 有一种计算梯度的基本步骤是计算 f(x,y)和 f(x+1,y)的差。 (1)给出在频域进行等价计算所用的滤波器转移函数 H(u,v); (2)证明这个运算相当于 1 个高通滤波器的功能。 4.13 讨论用于空间滤波的平滑滤波器和锐化滤波器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联系。 4.14 原什么条件下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变成理想低通滤波器? 4.15 证明可以通过在频域内用原始图减去低通滤波图得到高通滤波的结果。 4.16 从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出发推导它对应的高通滤波器。 4.17 有 1 种常用的图象增强技术是将高频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化结合起来以达到使边缘 锐化的反差增强效果,以上 2 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对增强效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4.18 在天体研究所获图象中有一些相距很远的对应恒星的亮点。由于大气散射原因而 迭加的照度常使得这些亮点很难看清楚。如果对这类图象模型化为恒定亮度的背景与 1 组脉 冲的乘积,根据同态滤波的概念设计 1 种增强方法将对应恒星的亮点提取出来。 4.19 试证明:如果 H(u,v)是实对称的,则 h(x,y)一定也得实对称的。 4.20 在 1 条自动装配线上,有 3 类形状相同的工件。为了方便检测,将工件用不同颜 色标注。现只有 1 个单色摄影机,请提出 1 种用这个摄影机检测 3 种颜色的方法
4.21设有1个能输出RGB模拟信号的彩色摄影机,1个能将这些模拟信号转化为以 (1/30s)的视频速度输出G或HIS图明的数字化器,3块能以视频速度接受图象的帧缓存 卡,以及1个以视频速度计算直方图的硬件。所有这些都可与1台微机组合在一起。现要解 决如下问题:生产线上有一系列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工件,它们按红、黄、绿、蓝的次序 排列。请借助以上硬件设计1个图象处理软件系统将工件的颜色检测出来。这里假设工件移 动速度相当慢,所以可忽略由此产生的图象模糊问题。请画出系统的流程图并对每个模块及 所选处理技术进行讨论。 第5章习题 5.1设有1个线性位移不变的图象退化系统,它的脉冲响应可以写成 h(xa,y-b)尸exp{-x-a+(y-b)]}。如果给系统输入1个位于x=a处的无穷长细直线 信号,它可用fx,yF6(x-a)模型化,求系统的输出。 5.2设1幅图象的模糊是由物体在x方向的匀加速运动产生的。当t0时 物体静止,在0到=T间物体加速度是xo(t)=at2,求转移函数H(u,v),并 讨论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所造成的模糊的不同特点。 5.3成象时由于长时间曝光受到大气干扰而产生图象模糊可以用转移函 数Hu,v)Fεxp[-(u2+v2)/20]表示,设噪声可忽略,求恢复这类模糊的维纳滤波器 的方程。 5.4设恢复滤波器R(u,v)满足Fu,)=R(u,)Gu,),并假设强制恢复 图象的功率谱F(u,等于原始图象的功率谱F(u,v)。 (1)根据F(u,v,H(,和N(u,v求出R(u,V)。 (2)用(1)中所得的结果以类似于式(5.4.8)的形式写出F(u,v)
4.21 设有 1 个能输出 RGB 模拟信号的彩色摄影机,1 个能将这些模拟信号转化为以 (1/30s)的视频速度输出 RGB 或 HIS 图明的数字化器,3 块能以视频速度接受图象的帧缓存 卡,以及 1 个以视频速度计算直方图的硬件。所有这些都可与 1 台微机组合在一起。现要解 决如下问题:生产线上有一系列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工件,它们按红、黄、绿、蓝的次序 排列。请借助以上硬件设计 1 个图象处理软件系统将工件的颜色检测出来。这里假设工件移 动速度相当慢,所以可忽略由此产生的图象模糊问题。请画出系统的流程图并对每个模块及 所选处理技术进行讨论。 第 5 章 习题 5.1 设有 1 个线性位移不变的图象退化系统,它的脉冲响应可以写成 h(x-a,y-b)=exp{-[x-a 2+(y-b)2 ]}。如果给系统输入 1 个位于 x=a 处的无穷长细直线 信号,它可用 f(x,y)=δ(x-a)模型化,求系统的输出。 5.2 设 1 幅图象的模糊是由物体在 x 方向的匀加速运动产生的。当 t=0 时 物体静止,在 t=0 到 t=T 间物体加速度是 x0(t)=at2 /2,求转移函数 H(u,v),并 讨论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所造成的模糊的不同特点。 5.3 成象时由于长时间曝光受到大气干扰而产生 图象模糊可以用转移函 数 H(u,v)=exp[-(u2+v2 )/202 ]表示,设噪声可忽略,求恢复这类模糊的维纳滤波器 的方程。 5.4 设恢复滤波器 R(u,v)满足 ( , ) ( , ) ( , ) , 2 2 2 F u v = R u v G u v 并假设强制恢复 图象的功率谱 2 F(u,v) 等于原始图象的功率谱 2 F(u,v) 。 (1)根据 2 F(u,v) , 2 H(u,v) 和 2 N(u,v) 求出 R(u,v)。 (2)用(1)中所得的结果以类似于式(5.4.8)的形式写出 F(u,v)
5.5设1台X射线成象设备所产生的模糊可模型化为1个卷积过程,且卷 积函数为循环对称的,即h(r片[2+2o2)/o2ep[r2-2o],其中r2-x2+y2。为恢复这 类图象要设计1个有约束最小平方米恢复滤波器,请推导它的转移函数。 5.6左下角为原点,求表示几何失真过程的一对双线性等式和校正公式。 如设f1,1)=1,f7,1=7,1,7-7,7,7=14,求点2,4)的灰度值。 5.7证明 (1)如果fx,y)是旋转对称的,那么它可以由单个投影重建: (2)如果fxy)是可以分解成gx)和h(y)的乘积,那么它可以由2个坐 标轴垂直的投影重建。 5.8试证明傅里叶变换投影定理。 5.9设在点(x,y)处的线性衰减系数为d(xy),根据X射线衰减规律,有 odx,n=m白 其中为射线入射强度,I为射线透过物体后的强度,(s,o)代表从发射源 到接受器的直线与物体相交的部分。现定义CT值为 CT=kd)-d.助 d.(x,y) 其中d(xy)为水的线性衰性系数,k为归一化系数。当使用卷积逆投影重建 法明,已知重建滤波器中激响应为h(s),求计算CT值的表达公式。 第6章习题 6.1当对数底数为e时,得到的信息单位称为奈特(nat):当对数底数为10时,得到 的信息单位称为哈特利(hareley)。推导它们与比特的换算关系
5.5 设 1 台 X 射线成象设备所产生的模糊可模型化为 1 个卷积过程,且卷 积函数为循环对称的,即 h(r)= ( ) 2 2 2 2 2 r + 2o / o exp − r − 2o ,其中 r 2=x2+y2。为恢复这 类图象要设计 1 个有约束最小平方米恢复滤波器,请推导它的转移函数。 5.6 左下角为原点,求表示几何失真过程的一对双线性等式和校正公式。 如设 f(1,1)=1,f(7,1)=7,f(1,7)=7,f(7,7)=14,求点 f(2,4)的灰度值。 5.7 证明 (1)如果 f(x,y)是旋转对称的,那么它可以由单个投影重建; (2)如果 f(x,y)是可以分解成 g(x)和 h(y)的乘积,那么它可以由 2 个坐 标轴垂直的投影重建。 5.8 试证明傅里叶变换投影定理。 5.9 设在点(x,y)处的线性衰减系数为 d(x,y),根据 X 射线衰减规律,有 = ( , ) ( , ) ( ) s o I Ir d x y In 其中 Ir 为射线入射强度,I 为射线透过物体后的强度,(s,o)代表从发射源 到接受器的直线与物体相交的部分。现定义 CT 值为 ( , ) ( , ) ( , ) d x y d x y d x y CT k w − w = 其中 dw(x,y)为水的线性衰性系数,k 为归一化系数。当使用卷积逆投影重建 法明,已知重建滤波器中激响应为 h(s),求计算 CT 值的表达公式。 第 6 章 习题 6.1 当对数底数为 e 时,得到的信息单位称为奈特(nat);当对数底数为 10 时,得到 的信息单位称为哈特利(hareley)。推导它们与比特的换算关系
6.2对1个具有q个符号的零记忆信源,证明它的熵的最大值为10gq,这个值当且仅 当所有源符号出现概率相同时达到。提示:考虑logq-H(u),并利用不等式lx≤x-1。 6.3客观保真度准则和主观保真度准则各有什么特点? 6.4除书中介绍的保真度准则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解码图象相对于原始图象的偏 离程度? 「2131/10] 6.5设A=(0,1,B=(0,1,u=[3/41/4T,Q=/39/10,计算与信道有关的各个 概率,包括P(a=0),P(a=1),P(b=0),P(b=1),P(b=0/a=0),P(b=0/a=1),P (b=1/a=o),P(6=1/a=1),P(a=0/b=0),P(a=0/b=1),P(a=1/b=0),P(a=1,b=1),P(a=0,b=0),P( a=0,b=1),P(a=l,b=0),P(a=l,b=1). 6.6考虑例6.2.2中的信源和二元对称信道,令pbs=3/4,pe=1/3,试问 (1)信源的熵是多少? (2)当接受到输出时,关于输报告文学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多少? (3)不确定性的改变与信道容量在数值上是什么关系? 6.7(1)请说明是否能用变长编友法压缩1幅已直方图均衡化的具有2级灰度的图? (2)这样的图象中包含象素间冗余吗? 6.8(1)对1个具有3个符号的信源,有多少种惟一的哈夫曼码? (2)构造这些码。 6.9(1)计算在6.2.2中给出符号概率的信源的熵: (2)对信源符号构造哈夫曼码,解释这样构造的码与6.2.2中第2种码的区别: (3)构造最优的B1码: (4)构造最优的2bit二元平移码: (5)将所有符号分成2组,每组4个,然后构造最优的哈夫曼平移码: (6)对每个码计算平均字长,并将它们与(1)中算得的熵进行比较。 6.10对6.3.3中所用信源的符号进行哈夫曼编码,给出码字、码字的平均长度和编码 效率(并与算术编码进行比较)。 6.11已知符号a,e,i,0,u,x的出现概率分别是0.2,0.3,0.1,0.2,0.1,0.1,对0.23355 进行算术解码。 6.12(1)构造完整的4bit灰度码: (2)设计1个通用的方法将己灰度编码的数字转换成它的二值对应物,并用此法对
6.2 对 1 个具有 q 个符号的零记忆信源,证明它的熵的最大值为 logq,这个值当且仅 当所有源符号出现概率相同时达到。提示:考虑 logq-H(u),并利用不等式 lnx≤x-1。 6.3 客观保真度准则和主观保真度准则各有什么特点? 6.4 除书中介绍的保真度准则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解码图象相对于原始图象的偏 离程度? 6.5 设 A={0,1},B={0,1},u=[3/4 1/4]T,Q= 1/ 39 /10 2 / 31/10 ,计算与信道有关的各个 概 率 , 包 括 P ( a=0 ) ,P(a=1),P(b=0),P(b=1),P(b=0/a=0),P(b=0/a=1),P (b=1/a=o),P(b=1/a=1),P(a=0/b=0),P(a=0/b=1),P(a=1/b=0),P(a=1,b=1),P(a=0,b=0),P( a=0,b=1),P(a=1,b=0),P(a=1,b=1). 6.6 考虑例 6.2.2 中的信源和二元对称信道,令 pbs=3/4,pe=1/3,试问 (1)信源的熵是多少? (2)当接受到输出时,关于输报告文学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多少? (3)不确定性的改变与信道容量在数值上是什么关系? 6.7 (1)请说明是否能用变长编友法压缩 1 幅已直方图均衡化的具有 2n 级灰度的图? (2)这样的图象中包含象素间冗余吗? 6.8 (1)对 1 个具有 3 个符号的信源,有多少种惟一的哈夫曼码? (2)构造这些码。 6.9 (1)计算在 6.2.2 中给出符号概率的信源的熵; (2)对信源符号构造哈夫曼码,解释这样构造的码与 6.2.2 中第 2 种码的区别; (3)构造最优的 B1 码; (4)构造最优的 2bit 二元平移码; (5)将所有符号分成 2 组,每组 4 个,然后构造最优的哈夫曼平移码; (6)对每个码计算平均字长,并将它们与(1)中算得的熵进行比较。 6.10 对 6.3.3 中所用信源的符号进行哈夫曼编码,给出码字、码字的平均长度和编码 效率(并与算术编码进行比较)。 6.11 已知符号 a,e,i,o,u,x 的出现概率分别是 0.2,0.3,0.1,0.2,0.1,0.1,对 0.23355 进行算术解码。 6.12 (1)构造完整的 4bit 灰度码; (2)设计 1 个通用的方法将已灰度编码的数字转换成它的二值对应物,并用此法对
011010100111进行解码。 6.13对1幅64×64二值图用每块有4个象素的1-DWBS法(见6.3.2小节)进行编 码,己知对图象某一行的编码为0110010000001000010010000000,其中0代表黑色象素。 (1)将这行码解出来: (2)设计1个1-D的迭代WBS方法,开始先搜索所有白线(64个象素的块),然后连续 地将非白色区间二等分,直至达到4个象素的块: (3)用(2)中的方法对(1)中解出来的行编码,并与1-DBS法比较所用的比特数。 6.14将给定图象(图题6.14)分解成3个位平面,然后用洲程编程编码方法逐行编码, 给出码字,计算编码效率。 6.15(1)为什么在6.3.5中要将上1进中对应e之后的第1个类似过渡点当作c'? (2)你能设计1个其他的方法吗? 6.16将6.4.1填充满。 6.17设1幅图象具有如(6.4.18)形式的自相关函数,其中6h=0,它已用1个二阶预 测器按DPCM方式编码。 (1)组成自相关矩阵R和矢量r: (2)找出最优的预测系数: (3)计算利用上述最优预测系数时的预测误差的方差。 6.18对L=4和均匀概率密度函数 P (S)=J24)-4sSs4 0其它 推导Lloyd--Max的判断和重建值。 第7章习题 7.1设1幅NXN二值图象中心有1个值为1的n×n的正方形区域,此处的象素值均 为0。 (1)根据式(4,3,5),使用索贝宁算子计算这幅图的梯度,并画出梯度幅度图(给出梯 度幅度图中所有象素的值: (2)画出根据式(7,2,3)得到的梯度方向的直方图,并标出直方图每个峰的高度: (3)画出根据上册图7,2,4(a)的模板算出的拉普拉斯图,给出图中所有象素的值
011010100111 进行解码。 6.13 对 1 幅 64×64 二值图用每块有 4 个象素的 1-D WBS 法(见 6.3.2 小节)进行编 码,已知对图象某一行的编码为 0110010000001000010010000000,其中 0 代表黑色象素。 (1)将这行码解出来; (2)设计 1 个 1-D 的迭代 WBS 方法,开始先搜索所有白线(64 个象素的块),然后连续 地将非白色区间二等分,直至达到 4 个象素的块; (3)用(2)中的方法对(1)中解出来的行编码,并与 1-D WBS 法比较所用的比特数。 6.14 将给定图象(图题 6.14)分解成 3 个位平面,然后用洲程编程编码方法逐行编码, 给出码字,计算编码效率。 6.15 (1)为什么在 6.3.5 中要将上 1 进中对应 e 之后的第 1 个类似过渡点当作 c’? (2)你能设计 1 个其他的方法吗? 6.16 将 6.4.1 填充满。 6.17 设 1 幅图象具有如(6.4.18)形式的自相关函数,其中δh=0,它已用 1 个二阶预 测器按 DPCM 方式编码。 (1)组成自相关矩阵 R 和矢量 r; (2)找出最优的预测系数; (3)计算利用上述最优预测系数时的预测误差的方差。 6.18 对 L=4 和均匀概率密度函数 P(S)= − 0其它 1/(2A) A S A 推导 Lloyd-Max 的判断和重建值。 第 7 章 习题 7.1 设 1 幅 N×N 二值图象中心有 1 个值为 1 的 n×n 的正方形区域,此处的象素值均 为 0。 (1)根据式(4,3,5),使用索贝宁算子计算这幅图的梯度,并画出梯度幅度图(给出梯 度幅度图中所有象素的值; (2)画出根据式(7,2,3)得到的梯度方向的直方图,并标出直方图每个峰的高度; (3)画出根据上册图 7,2,4(a)的模板算出的拉普拉斯图,给出图中所有象素的值
7.2如上册4.3.3小节中指出,从原始图中减去模糊图称为非锐化掩模。证明用上册 图7.2.4(a)模板算得的拉普拉斯值正比于(只差1个1/4的系数)从原始图中减去4-邻域 平均图所得的结果, 7.3(1)证明式(7.2.6)怕给算子的平均值为零: (2)证明任意图象与上述算子卷积后其平均值也为零: (3)说明当使用如图7.2.4中的模板似计算式(7.2.6)时,上述(2)中的结论是否仍 能成立? 7.4给出能使图7.2.7中直线子空间基的各个模板产生最强响应的直线的方向。里设 直线的宽度为1个象素。 7.5对某些2-D模板在图象中漫游1遍进行卷积的结果也可用相应的1-D模板在图象中 分别漫游2遍并进行卷积得到。例如4.3.2小节中的3×3平滑滤波器的2-D模块对图象的处 理效果可通过先用模板[111]在图象中漫游卷积1遍,并将这个1-D模板旋转90°后再漫游 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现请证明图7.2.2中的索贝尔模板的效果可通过先用差分模板[-101] 在图象中漫游卷积1遍,再用平滑模板[121]旋转90°后再漫游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 7.6设1幅二值图象中含有水平、垂直、倾斜45°和倾斜135°的各种直线,请设计1 组可以用来检测这些直线中单象素宽间断长度为多个象素的3×3模板。 7.7提出一种在梯度图象中检测直线段中的长度为1到L象素之间断的方法。这里可设 背景灰度为常数,所有线段都是单象素宽且已标为同样的,与背景灰度值不同的灰度值。提 示:不要试图构造检测断裂的模板,而要根据2.7.2小节中关于8-连通的概念进行。 7.8(1)解释为什么图7.2.13(a)中点1在图7.2.13(b)中对应的是1条直线? (2)点1是能产生如此结果的惟一一个点吗? (3)解释图7.2.13(b)中的反射相连关系。 7.9将图7.3.3中指出的所有边缘元素都标在图7.3.2()的图象上,并计算最小代 价通路的代价。 7.10设有1幅无噪声的N×N图象,其中左半边象素的灰度值为I,右半边象素的灰度 值为J,且J>I。现设有另1幅无噪声的N×N的图象,其灰度值从最左1列的0线性增加到 最后1列的K,K>J,将2幅图相乘,得到1幅图象,春直方图是怎样的? 7.11从式(7.4.9)出发推导式(7.4.10)。 7.12从式(7.4.5)出发推导式(7.4.11)
7.2 如上册 4.3.3 小节中指出,从原始图中减去模糊图称为非锐化掩模。证明用上册 图 7.2.4(a)模板算得的拉普拉斯值正比于(只差 1 个 1/4 的系数)从原始图中减去 4-邻域 平均图所得的结果。 7.3 (1)证明式(7.2.6)怕给算子的平均值为零; (2)证明任意图象与上述算子卷积后其平均值也为零; (3)说明当使用如图 7.2.4 中的模板似计算式(7.2.6)时,上述(2)中的结论是否仍 能成立? 7.4 给出能使图 7.2.7 中直线子空间基的各个模板产生最强响应的直线的方向。 里设 直线的宽度为 1 个象素。 7.5 对某些 2-D 模板在图象中漫游 1 遍进行卷积的结果也可用相应的 1-D 模板在图象中 分别漫游 2 遍并进行卷积得到。例如 4.3.2 小节中的 3×3 平滑滤波器的 2-D 模块对图象的处 理效果可通过先用模板[111]在图象中漫游卷积 1 遍,并将这个 1-D 模板旋转 90°后再漫游 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现请证明图 7.2.2 中的索贝尔模板的效果可通过先用差分模板[-101] 在图象中漫游卷积 1 遍,再用平滑模板[121]旋转 90°后再漫游卷积前次结果而得到。 7.6 设 1 幅二值图象中含有水平、垂直、倾斜 45°和倾斜 135°的各种直线,请设计 1 组可以用来检测这些直线中单象素宽间断长度为多个象素的 3×3 模板。 7.7 提出一种在梯度图象中检测直线段中的长度为 1 到 L 象素之间断的方法。这里可设 背景灰度为常数,所有线段都是单象素宽且已标为同样的,与背景灰度值不同的灰度值。提 示:不要试图构造检测断裂的模板,而要根据 2.7.2 小节中关于 8-连通的概念进行。 7.8 (1)解释为什么图 7.2.13(a)中点 1 在图 7.2.13(b)中对应的是 1 条直线? (2)点 1 是能产生如此结果的惟一一个点吗? (3)解释图 7.2.13(b)中的反射相连关系。 7.9 将图 7.3.3 中指出的所有边缘元素都标在图 7.3.2(a)的图象上,并计算最小代 价通路的代价。 7.10 设有 1 幅无噪声的 N×N 图象,其中左半边象素的灰度值为 I,右半边象素的灰度 值为 J,且 J>I。现设有另 1 幅无噪声的 N×N 的图象,其灰度值从最左 1 列的 0 线性增加到 最后 1 列的 K,K>J,将 2 幅图相乘,得到 1 幅图象,春直方图是怎样的? 7.11 从式(7.4.9)出发推导式(7.4.10)。 7.12 从式(7.4.5)出发推导式(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