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课程教学大纲(2015)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75.3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2111712 课程名称:毕业论文 学时/学分:12周/12 适用专业:信总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 1.毕业论文的性质:是本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该专业教 有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毕业论文的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对 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 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科研、应用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基本要求 学生在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专题讨论等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写 出开题报告,并初步确定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有 关文献资料写出毕业论文的初稿。经指导教师的多次审阅,参考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或 建议,学生逐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每位学生至少2次,每次的时向不 少于1小时。 三、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课题必须经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经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审批通过,报教务处确认后下达任务书。课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论 文选题要求符合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要与科研、实际相结合,难易程度要合适,与实践相 结合的选题不得少于总题量的50%,工作量要考虑在12周内完成。要及时向学生公布毕业 论文题目,实行师生“双向选择” 四、撰写要求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和修改: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 修改意见或建议对论文进行校正和补充,再交指导教师修改。指导教师至少应修改6次。 1.格式要求:毕业论文正式文本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2)目录:(3)中、英文内 容摘要和关键词:(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2.文字要求:语言流畅,图表清晰,技术性错误不能超过千分之一。 3.份量要求:不少于7000字符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2111712 课程名称:毕业论文 学时/学分:12 周/12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 1.毕业论文的性质:是本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该专业教 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毕业论文的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对 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 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科研、应用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基本要求 学生在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专题讨论等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写 出开题报告,并初步确定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有 关文献资料写出毕业论文的初稿。经指导教师的多次审阅,参考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或 建议,学生逐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每位学生至少 2 次,每次的时间不 少于 1 小时。 三、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课题必须经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经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审批通过,报教务处确认后下达任务书。课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论 文选题要求符合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要与科研、实际相结合,难易程度要合适,与实践相 结合的选题不得少于总题量的 50%,工作量要考虑在 12 周内完成。要及时向学生公布毕业 论文题目,实行师生“双向选择”。 四、撰写要求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和修改;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 修改意见或建议对论文进行校正和补充,再交指导教师修改。指导教师至少应修改 6 次。 1.格式要求:毕业论文正式文本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2)目录;(3)中、英文内 容摘要和关键词;(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2.文字要求:语言流畅,图表清晰,技术性错误不能超过千分之一。 3.份量要求:不少于 7000 字符

五、答辩形式与成绩评定 1.答辩形式: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验收”阶段,旨在了解学生对所选择课题研究的 深广程度和真实程度。本专业的答辩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组,每组答辩时由不少于3人的 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对每小组指定1名学术水平高、认真负责的教师担 任组长,负责该小组答辩的全面工作。同时指定1名记录员负责答辩过程的记录。 2.答辩过程: (1)学生陈述。首先由学生陈述毕业论文的撰写情祝,主要包括选题根据和研究意义 毕业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研究资料或实验情况等。 (2)答辩小组老师提问。答辩小组老师每人可提1~2个问题,所提问题应与答辩论文 有一定联系,并具有一定质量。 (3)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应针对答辩老师的提问作出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答辩老师可有适当的追问 3.成绩评定: 先由指导教师评定出论文成绩(以百分计),而后由答辩小组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 评定出答辩成绩(以百分计),最后由数学与信总科学学院结合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 40%)和答辩成绩(占60%)评定出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同时记百分制 成绩和等级成绩,等级成绩分为优秀(90一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 及格(60一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等。优秀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应届毕业生总人 数的20%以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答辩委员会最后对所有论文进行终审,并确定终评成绩。 执笔:张秦 审定:皮磊梁桂珍

五、答辩形式与成绩评定 1.答辩形式: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验收”阶段,旨在了解学生对所选择课题研究的 深广程度和真实程度。本专业的答辩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组,每组答辩时由不少于 3 人的 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对每小组指定 1 名学术水平高、认真负责的教师担 任组长,负责该小组答辩的全面工作。同时指定 1 名记录员负责答辩过程的记录。 2.答辩过程: (1)学生陈述。首先由学生陈述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主要包括选题根据和研究意义、 毕业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研究资料或实验情况等。 (2)答辩小组老师提问。答辩小组老师每人可提 1~2 个问题,所提问题应与答辩论文 有一定联系,并具有一定质量。 (3)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应针对答辩老师的提问作出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答辩老师可有适当的追问。 3.成绩评定: 先由指导教师评定出论文成绩(以百分计),而后由答辩小组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 评定出答辩成绩(以百分计),最后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结合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 40%)和答辩成绩(占 60%)评定出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同时记百分制 成绩和等级成绩,等级成绩分为优秀(90-100 分)、良好(80-89 分)、中等(70-79 分)、 及格(60-69 分)和不及格(60 分以下)五等。优秀论文的比例应控制在应届毕业生总人 数的 20%以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答辩委员会最后对所有论文进行终审,并确定终评成绩。 执笔:张秦 审定:皮磊 梁桂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