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浩宇等:径向流吸附器布气系统结构对布气效果的影响 ·93· ·[(台)k]-pe (3) ae盟+t.pve)=-号(G-c)aev+ at T(Te+是Gv-cpeJ, (4) u。=u+Cpk2/e, (5) 式中,μ为黏性系数,P为流体密度,T为黏性应力张 量,k为湍动能,e为耗散率,o.o。C、C2和C,为k-e 双方程湍流模型常数. a (b 1.3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图3径向流吸附器的物理模型图(a)Z型流动:(b)Ⅱ型流动 初始条件为:吸附床入口条件为质量入口,给定入 Fig.3 Physical model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a)Z-shaped 口流量为12L·min,初始温度为300K,给定出口压 flow;(b)II-shaped flow 力为101325Pa;壁面上取非渗透性及非滑移条件,各 项速度为零,在吸附器对称面上采用对称边界条件. 为便于对径向流吸附器的布气效果进行比较,对 径向流吸附器的径向速度不均匀度给出定量表征☒. 62 定义径向速度不均匀度M: 110 M,= (6) 式中,F。为吸附床总的横截面积,心,为点i处的流动速 度,为截面平均流动速度.定义如下: a=元0wd服 (7) (a) M值越接近于0,说明径向流吸附器内布气越均 图4径向流吸附器的床层结构图(单位:mm).(a)Z型床层: 匀,效果越好:M值越大,则说明布气越不均匀,偏流越 (b)Ⅱ型床层 为严重. Fig.4 Bed structure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 (unit:mm):(a) 1.4网格划分与计算方法 Z-shaped bed:(b)II-shaped bed 对径向流吸附器进行了非结构网格划分,网格数 表1径向流吸附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量为944655,并通过了网格无关性检查.由于径向流 Table 1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 mm 吸附器和气流分布器的几何尺寸相差较大,且气流分 结构参数 数值 结构参数 数值 布孔道结构较复杂,所以在气流分布孔周围采用局部 吸附器直径 220 中心流道直径 24 网格加密处理,如图5所示.利用CFD软件Fluent6.3 吸附器长度 210 吸附剂装填层厚度 62 对前述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方程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 压力和速度的耦合算法采用COUPLED方法,收敛标 进气口直径 4 外流道宽度 30 准为离散化守恒方程的残差小于105. 进气口长度 40 气流分布孔厚度 3 出气口直径 3 中心流道开孔直径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出气口长度 60 外流道开孔直径 8 2.1流道流动型式的影响 (2)动量方程: 图6给出了四种流动型式下,径向速度不均匀度 T·(pVV)=-VP+Vu.VV)+(T)门- M随吸附床径向长度的变化情况.由图6可以看出, (号)+R 在吸附床径向长度上,M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凹”型分 (2) 布,即中心流道气流分布孔和外流道的气流分布孔与 其中,4。和入为黏性系数,F为微元体质量力. 吸附剂装填区域交界处的M值较大,而在吸附剂装填 (3)k-e方程: 中心区域内的M值偏小且整体趋于平稳.出现上述现 a0.v.(pV)--3vvv 象的原因是由于中心流道分布孔和外流道气流分布孔 的存在,造成布气孔附近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两边的王浩宇等: 径向流吸附器布气系统结构对布气效果的影响 图 3 径向流吸附器的物理模型图. ( a) Z 型流动; ( b) Π 型流动 Fig. 3 Physical model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 ( a) Z - shaped flow; ( b) Π-shaped flow 图 4 径向流吸附器的床层结构图( 单位: mm) . ( a) Z 型床层; ( b) Π 型床层 Fig. 4 Bed structure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 ( unit: mm) : ( a) Z-shaped bed; ( b) Π-shaped bed 表 1 径向流吸附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Table 1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the radial flow adsorber mm 结构参数 数值 结构参数 数值 吸附器直径 220 中心流道直径 24 吸附器长度 210 吸附剂装填层厚度 62 进气口直径 24 外流道宽度 30 进气口长度 40 气流分布孔厚度 3 出气口直径 24 中心流道开孔直径 4 出气口长度 60 外流道开孔直径 8 ( 2) 动量方程: Δ ·( ρV·V) = - Δ P + Δ ·μe[( Δ V) + ( Δ V) T ]- ( Δ 2 3 ρ ) k + F. ( 2) 其中,μe 和 λ 为黏性系数,F 为微元体质量力. ( 3) k--ε 方程: ( ρk) t + Δ ·( ρVk) = - 2 3 ρk Δ ·V + τ· Δ V + Δ ·[ ( μe σ ) k Δ ] k - ρε, ( 3) ( ρε) t + Δ ·( ρVε) = - 2 3 ( C1 - C3 )·ρε Δ ·V + ( Δ με σε Δ ε ) + ε k[C1 τ· Δ V - C2 ρε], ( 4) μe = μ + Cμ ρk 2 /ε, ( 5) 式中,μ 为黏性系数,ρ 为流体密度,τ 为黏性应力张 量,k 为湍动能,ε 为耗散率,σk、σε、C1、C2 和 C3 为 k--ε 双方程湍流模型常数. 1. 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为: 吸附床入口条件为质量入口,给定入 口流量为 12 L·min - 1,初始温度为 300 K,给定出口压 力为 101325 Pa; 壁面上取非渗透性及非滑移条件,各 项速度为零,在吸附器对称面上采用对称边界条件. 为便于对径向流吸附器的布气效果进行比较,对 径向流吸附器的径向速度不均匀度给出定量表征[12]. 定义径向速度不均匀度 Mf : Mf = 1 F0 ∫ F0 ( 0 wi - w ) w 2 d 槡 F . ( 6) 式中,F0为吸附床总的横截面积,wi为点 i 处的流动速 度,w 为截面平均流动速度. w 定义如下: w = 1 F0 ∫ F0 0 widF. ( 7) Mf值越接近于 0,说明径向流吸附器内布气越均 匀,效果越好; Mf值越大,则说明布气越不均匀,偏流越 为严重. 1. 4 网格划分与计算方法 对径向流吸附器进行了非结构网格划分,网格数 量为 944655,并通过了网格无关性检查. 由于径向流 吸附器和气流分布器的几何尺寸相差较大,且气流分 布孔道结构较复杂,所以在气流分布孔周围采用局部 网格加密处理,如图 5 所示. 利用 CFD 软件 Fluent 6. 3 对前述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方程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 压力和速度的耦合算法采用 COUPLED 方法,收敛标 准为离散化守恒方程的残差小于 10 - 5 .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 1 流道流动型式的影响 图 6 给出了四种流动型式下,径向速度不均匀度 Mf随吸附床径向长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 6 可以看出, 在吸附床径向长度上,Mf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凹”型分 布,即中心流道气流分布孔和外流道的气流分布孔与 吸附剂装填区域交界处的 Mf值较大,而在吸附剂装填 中心区域内的 Mf值偏小且整体趋于平稳. 出现上述现 象的原因是由于中心流道分布孔和外流道气流分布孔 的存在,造成布气孔附近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两边的 · 3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