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真细菌 1.1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1.2放线菌1.3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1.4粘细菌( my bacteria)1.5蛭弧菌( Bdellovibrio)1.6蓝 细菌( Cyanobacteria) 2、古生菌2.1概念的提出2.2细胞形态2.3细胞结构 3、真核微生物3.1霉菌3.2酵母菌 思考题 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4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 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1.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1.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nutritional types) 2、培养基2.1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2.2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3.1扩散( diffusion)3.2促进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3.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3.4膜泡运输( 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 思考题: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5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教学内容〗 1、代谢概论2、生物产能代谢2.1生物氧化2.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2.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2.4能量转换 3、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3.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3.2次级代谢的调节 思考题: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 〖教学内容〗 1、生物生长的测定1.1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1.2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2.1生长曲线2.2同步培养2.3连续培养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3.1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3.2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思考题: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病毒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病毒,包括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 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概述1.1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1.2病毒的特点和定义1.3病毒的宿主范围1.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毒粒的性质2.1毒粒的形态结构2.2毒粒的化学组成 3、病毒的复制3.1病毒的复制周期3.2病毒感染的起始3.3病毒大分子的合成3.4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4、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4.Ⅰ概念4.2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思考题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8章:微生物遗传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和转座子)的结构和基本特点,掌握微生物基 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1、真细菌 1.1 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1.2 放线菌 1.3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1.4 粘细菌(myxobacteria)1.5 蛭弧菌(Bdellovibrio)1.6 蓝 细菌(Cyanobacteria) 2、古生菌 2.1 概念的提出 2.2 细胞形态 2.3 细胞结构 3、真核微生物 3.1 霉菌 3.2 酵母菌 思考题: 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 什么特点? 第 4 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 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1.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 2、 培养基 2.1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2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3.1 扩散(diffusion)3.2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3.3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3.4 膜泡运输(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 思考题: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 5 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教学内容〗 1、 代谢概论 2、 生物产能代谢 2.1 生物氧化 2.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4 能量转换 3、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2 次级代谢的调节 思考题: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 ATP 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 6 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 响。 〖教学内容〗 1、 生物生长的测定 1.1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2 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2、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2.1 生长曲线 2.2 同步培养 2.3 连续培养 3、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3.1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3.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思考题: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病毒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病毒,包括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 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概述 1.1 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2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3 病毒的宿主范围 1.4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 毒粒的性质 2.1 毒粒的形态结构 2.2 毒粒的化学组成 3、 病毒的复制 3.1 病毒的复制周期 3.2 病毒感染的起始 3.3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3.4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4、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4.1 概念 4.2 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思 考 题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 8 章:微生物遗传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和转座子)的结构和基本特点,掌握微生物基 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