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四句诗用墨不多,但四句之中,起承转合,条理俨然。第一句起得别 致,第二句承得巧妙,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合得隽永,传神地写出了粤秀峰 晚望的清新隽逸的特色。 2007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 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 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 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 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答案: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 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 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 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鉴赏: 在诗歌中,如果能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独特感 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从思想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要 诗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首联破题。“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 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 觉不然。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 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 秋”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了解首旬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 作。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 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偾和髙洁品格。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 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 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颔联紧承一二句。“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 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 思”呼应。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 的精神状态,不正说明他感慨至深吗!这四句诗用墨不多,但四句之中,起承转合,条理俨然。第一句起得别 致,第二句承得巧妙,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合得隽永,传神地写出了粤秀峰 晚望的清新隽逸的特色。 2007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 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 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 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 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答案: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 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 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 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鉴赏: 在诗歌中,如果能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独特感 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从思想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要 诗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首联破题。“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 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 觉不然。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 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 秋”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了解首旬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 作。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 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偾和高洁品格。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 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 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颔联紧承一二句。“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 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 思”呼应。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 的精神状态,不正说明他感慨至深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