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马蓓蓓等: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 2010年2月 表1各指标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强度 的成就。10年来,陕西省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 Table 1 Index influence intensity to co 12.1%,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2008年全省 emission in Shaanxi province GDP总量达到6851×10°元,为1999年的43倍。固 影响强度指标 定资产投资额总量近5000×10°元,公路、铁路、机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0.9990.999 场、水利、通信、环保、能源、装备制造、重要原材料 制造业产值 0.9540.941 第二产业产值 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相继建成,彻底摆脱了基 能源消费结构(1978年-2007年)0.9270919 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此种 GDP总量 09750.971 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6月宣布实施的《关 人口总数 0.9430.942 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又对陕西省未来的发展 建筑业产值 0.910 赋予了新的任务和意义,即保障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能源利用效率(1978年-20年)09210908的同时,支撑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快速健康发展。 市镇人口 09160.8813.2国际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0.9070.835 力,加快产业转型 (1978年-2007年 由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相 0.9040.811 对较小,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交通业产值 0.9150.864 在空间上暂时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态势門。 第三产业产值 0.9120.807 商贸业产值 0.9040.803 但是长期看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也具有相 当大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具有间接性、传导性和 0.750 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滞后性的特征,具体来说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 0.789 (1)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 (1952年-2007年) 导的经济结构造成其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较 能源消费结构(1952年-2007年)0.5730.73 差,例如由于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08年陕 能源利用效率(1952年-200年)-05240.50西省的许多铅锌矿、铁矿等主要冶金企业都一度处 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生活性消费支出(1978年-2007年)、第三产业产值 (2)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 第一产业产值和商贸业产值;影响强度较弱的指标低、抵御风险和自我恢复的能力都比较弱,摆脱困 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952境和复苏需要的时间相对于东部地区会更长 年-2007年)、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能源消费结 (3)金融危机迫使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 构(1952年-2007年)和能源利用效率(1952尽管现在看来会降低其经济增速,但从长远的角 年-2007年)。其中,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度,则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品 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3项指标在1952竞争力,届时将对西部地区的产业振兴形成新的压 年-2007年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影响较弱,而在1978力。 年-2007年内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影响有较为明显的 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提高 增强。 自我发展能力,从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两方面着 3陕西省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手,通过扩大包括政府刺激性投资和居民生活消费 1西部大开发10周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内的内需,和延长产业链、产品技术升级、品牌运 已臻完备 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区 自1999年3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小企业的安全过冬和就业压 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扶植政策和自身在区位、科力的减缓。 技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投资开发力度,3.3日益增大的气候变化压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 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并在生态建设、发展的同时控制碳排放量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 虽然当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存在着显著的东南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http resct.cn2010年2月 马蓓蓓等: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 http://www.resci.cn 生活性消费支出(1978年-2007年)、第三产业产值、 第一产业产值和商贸业产值;影响强度较弱的指标 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952 年-2007年)、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能源消费结 构(1952 年 -2007 年)和 能 源 利 用 效 率(1952 年-2007年)。其中,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 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 3 项指标在 1952 年-2007年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影响较弱,而在1978 年-2007年内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影响有较为明显的 增强。 3 陕西省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3.1 西部大开发10周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已臻完备 自1999年3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 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扶植政策和自身在区位、科 技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投资开发力度, 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并在生态建设、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8] 。10年来,陕西省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 12.1%,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2008年全省 GDP总量达到6851×108 元,为1999年的4.3倍。固 定资产投资额总量近 5000×108 元,公路、铁路、机 场、水利、通信、环保、能源、装备制造、重要原材料 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相继建成,彻底摆脱了基 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此种 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于 2009 年 6 月宣布实施的《关 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又对陕西省未来的发展 赋予了新的任务和意义,即保障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的同时,支撑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快速健康发展。 3.2 国际金融危机要求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 力,加快产业转型 由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相 对较小,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在空间上暂时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态势[9] 。 但是长期看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也具有相 当大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具有间接性、传导性和 滞后性的特征,具体来说: (1)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 导的经济结构造成其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较 差,例如由于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08年陕 西省的许多铅锌矿、铁矿等主要冶金企业都一度处 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 低、抵御风险和自我恢复的能力都比较弱,摆脱困 境和复苏需要的时间相对于东部地区会更长; (3)金融危机迫使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 尽管现在看来会降低其经济增速,但从长远的角 度,则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品 竞争力,届时将对西部地区的产业振兴形成新的压 力。 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提高 自我发展能力,从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两方面着 手,通过扩大包括政府刺激性投资和居民生活消费 在内的内需,和延长产业链、产品技术升级、品牌运 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区 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小企业的安全过冬和就业压 力的减缓。 3.3 日益增大的气候变化压力要求西部地区快速 发展的同时控制碳排放量 虽然当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存在着显著的东南 表1 各指标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强度 Table 1 Index influence intensity to CO2 emission in Shaanxi province 影响强度 I II III 指标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制造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能源消费结构(1978年-2007年) GDP总量 人口总数 建筑业产值 能源利用效率(1978年-2007年) 市镇人口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 (1978年-2007年) 第一产业产值 交通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商贸业产值 农村人口 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 (1952年-2007年) 能源消费结构(1952年-2007年) 能源利用效率(1952年-2007年) r 0.999 0.954 0.948 0.927 0.975 0.943 0.949 -0.921 0.916 0.907 0.904 0.915 0.912 0.904 0.902 0.832 0.893 0.573 -0.524 R2 0.999 0.941 0.933 0.919 0.971 0.942 0.910 0.908 0.881 0.835 0.811 0.864 0.807 0.803 0.750 0.775 0.789 0.731 0.550 22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