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资源科学 第32卷第2期 式中A为碳排放量江i为能源种类;n为能源种类数;量比重整体上呈现出增加的发展态势,具体又可以 B为能源i的消费量,按标准煤计;C为能源i的碳排细分为3个阶段:1980年以前的比重值很小,增速 放系数。 缓慢,基本上都在1%以下;1980年-2000年,石油消 本文选取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日本能源经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比重有所增加,其值在6%左右, 济研究所和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测算的碳排放增速也有所加快;2000年-2007℃年,石油消费产生的 系数的平均值作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3种主要碳排放量比重稳中有降,从252%小幅下降到 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进行计算,其值分别为23%。由于陕西省在1975年之后才开始天然气资 0.7329(c)1,0.5574t(c)和04226t(c)/t。 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此前的天然气碳排放量为空 22结果分析 白,直到1995年,陕西省天然气碳排放量比重才达 2.2.1碳排放总量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到0.1%。进入21世纪以后,天然气作为陕西省的 陕西省的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如图1所示,其值由优势能源得到了广泛地开发和使用,2004年其碳排 1952年的68.3×10t增加到2007年的58549×10t,放比重迅速增长到5 增长了85倍。具体说来,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丰富 排放总量的发展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储量和2005年-2007年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该阶 (1)缓慢增长阶段(1952年-1985年)。此阶段段陕西省的煤炭资源消费量迅速增加,因此石油和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增长的曲线较为平缓,34年的时天然气的碳排放比重呈现出小幅的下降。 间碳排放总量由68.3×l0t增加到了16409×10t,增2.2.3影响陕西省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 长了23倍,年均增长48×10t 选取了16个可能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变化有较大影 (2)波动增长阶段(1985年-2000年)。此阶段响的指标°n,采用SPSS软件分别对各指标与陕西省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呈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并伴有碳排放量在1952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 小幅增长,碳排放总量由1640.9×10t增加到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对计算出的相关性系数(r) 1735.3×10t,年均增长量仅为6.3×10t。 和R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所选指标与陕 (3)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2007年)。此阶段西省碳排放量间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和拟合程度,r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7年的时间由1735.3×的绝对值和R的值均在0.5以上,属于中、高度的相 l0'快速增加到58549κlηt,增长了2.4倍,年均增关和拟合。综合分析所选各指标与陕西省碳排放 长589×10t,是碳排放量增速最快的发展时期。 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和拟合程度,可以将各指标对 2.2.2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图2显示了新中国成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强度划分成3个等级,如表 立以来陕西省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由图可知,近1所示。其中,影响强度最强的指标为一次能源消 60年来煤炭消费造成的碳排放量比重整体上呈现费总量、GDP总量、制造业产值、人口总数、第二产 出减小的趋势,但是在份额上始终占据着绝对优业产值、建筑业产值、能源消费结构(1978年-2007 势,其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尤其是在2000年年)和能源利用效率(1978年-2007年);影响强度居 以前,其值均在90%以上。石油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中的指标为市镇人口、交通业产值、城镇居民人均 7000 天然气 6000 100 5000 4000 装3000 1000 图1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总量的演变过程 图2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 n in Shanxi Fig 2 Structure change of CO Province from 1952 to 2007 Province from 1952 to 2007 01994-2610chinaxcL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32卷 第2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式中A为碳排放量;i为能源种类;n为能源种类数; Bi为能源i的消费量,按标准煤计;Ci为能源i的碳排 放系数。 本文选取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日本能源经 济研究所和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测算的碳排放 系数的平均值作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3种主要 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进行计算,其值分别为 0.7329(t c)/t,0.5574 (t c)/t和0.4226 (t c)/t。 2.2 结果分析 2.2.1 碳排放总量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陕西省的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如图1所示,其值由 1952 年的 68.3×104 t 增加到 2007 年的 5854.9 ×104 t, 增长了85倍。具体说来,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 排放总量的发展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缓慢增长阶段(1952年-1985年)。此阶段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增长的曲线较为平缓,34年的时 间碳排放总量由68.3×104 t增加到了1640.9×104 t,增 长了23倍,年均增长48×104 t。 (2)波动增长阶段(1985年-2000年)。此阶段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呈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并伴有 小 幅 增 长 ,碳 排 放 总 量 由 1640.9 × 104 t 增 加 到 1735.3×104 t,年均增长量仅为6.3×104 t。 (3)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2007年)。此阶段 陕西省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7年的时间由1735.3× 104 t 快速增加到 5854.9×104 t,增长了 2.4 倍,年均增 长589×104 t,是碳排放量增速最快的发展时期。 2.2.2 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 图2显示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陕西省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由图可知,近 60年来煤炭消费造成的碳排放量比重整体上呈现 出减小的趋势,但是在份额上始终占据着绝对优 势,其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尤其是在2000年 以前,其值均在90%以上。石油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量比重整体上呈现出增加的发展态势,具体又可以 细分为 3 个阶段:1980 年以前的比重值很小,增速 缓慢,基本上都在1%以下;1980年-2000年,石油消 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比重有所增加,其值在6%左右, 增速也有所加快;2000年-2007年,石油消费产生的 碳排放量比重稳中有降,从 25.2%小幅下降到 23%。由于陕西省在 1975 年之后才开始天然气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此前的天然气碳排放量为空 白,直到1995年,陕西省天然气碳排放量比重才达 到 0.1%。进入 21 世纪以后,天然气作为陕西省的 优势能源得到了广泛地开发和使用,2004年其碳排 放比重迅速增长到5%。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丰富 储量和2005年-2007年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该阶 段陕西省的煤炭资源消费量迅速增加,因此石油和 天然气的碳排放比重呈现出小幅的下降。 2.2.3 影响陕西省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文 选取了16个可能对陕西省碳排放量变化有较大影 响的指标[6,7] ,采用SPSS软件分别对各指标与陕西省 碳排放量在 1952 年-2007 年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 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对计算出的相关性系数(r) 和R2 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所选指标与陕 西省碳排放量间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和拟合程度,r 的绝对值和R2 的值均在0.5以上,属于中、高度的相 关和拟合。综合分析所选各指标与陕西省碳排放 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和拟合程度,可以将各指标对 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强度划分成3个等级,如表 1所示。其中,影响强度最强的指标为一次能源消 费总量、GDP总量、制造业产值、人口总数、第二产 业产值、建筑业产值、能源消费结构(1978年-2007 年)和能源利用效率(1978年-2007年);影响强度居 中的指标为市镇人口、交通业产值、城镇居民人均 图1 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总量的演变过程 Fig.1 Amount of CO2 emission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1952 to 2007 图2 1952年-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量的结构变化 Fig.2 Structure change of CO2 emiss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1952 to 2007 22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