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资乘姘学 Resources scie 第32卷第2期2010年2月 010,32(2):223-229 Vol.32,No.2Feb.,2010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2-0223-07 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马蓓蓓,鲁春霞,张雷',薛东前,程晓凌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基本突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碳排放压力日 趋增大的新形势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权衠发展权与排放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与减少CO排放 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回顾,并利用SPSS 软件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对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 上结合陕西省的客观实际,指出其今后应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三次产业、低碳生活和碳汇的五个层面走低碳化 发展道路,即:①创建有杋、生态、高效的新农业;②优化二产结枃,建立循环经济园区,改善能源消费;③聚焦产 业链两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倡导绿色消费,塑造低碳生活;⑤植树种草,扩大碳汇 关键词:新形势;碳排放;低碳化发展;陕西省 引言 展权与排放权,作为欠发达区域的西北地区比东、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中部地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以位于 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带来了严峻和现实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为例,对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碳 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保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排放量的变化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影响其碳排放量 稳步发展的同时,尽可能控制和减少CO的排放成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陕西省当前的实际情况, 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出难题。根据2007年PCC对其今后的发展路径展开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将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 报告,CO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矿物能源的燃烧,展产生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04年矿物能源燃烧所导致的CO排放量占碳排放2陕西省碳排放研究 总量的比重高达953%(不包括森林采伐及生物量2.1计算方法 减少所造成的CO2增加)。我国西北地区是国家重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 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因此大部分现有研硏究都是基于对能源消费量的测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算得来。本文依据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 周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国际金中的计算公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碳排 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碳排放压力日趋增大的新形势放量进行了计算,计算公式为 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降低能矿 A=∑B1xC 资源消耗、减少CO排放的双重任务。如何权衡发 (1) 稿日期:2009-07-11;修订日期:2009-11-29 基金项目:科技部环保公益项目:“低碳经济模型开发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编号:08180370AJ;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现代城市化的生态基础研究”(编号:2009KRMO75) 作者简介:马蓓蓓,女,河南信阳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资源环境。E-mail:mlb.0Tb@ Igsnrr ac cn 通讯作者:鲁春霞E-mail:huex@Igsnrrae.cn o 19940pim 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32卷 第2期 2010年2月 2010,32(2):223-229 Resources Science Vol.32,No.2 Feb.,2010 http://www.resci.cn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2-0223-07 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马蓓蓓1,2 ,鲁春霞1 ,张 雷1 ,薛东前3 ,程晓凌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基本突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碳排放压力日 趋增大的新形势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权衡发展权与排放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与减少CO2排放 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回顾,并利用SPSS 软件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对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 上结合陕西省的客观实际,指出其今后应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三次产业、低碳生活和碳汇的五个层面走低碳化 的发展道路,即:①创建有机、生态、高效的新农业;②优化二产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园区,改善能源消费;③聚焦产 业链两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倡导绿色消费,塑造低碳生活;⑤植树种草,扩大碳汇。 关键词:新形势;碳排放;低碳化发展;陕西省 1 引言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 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带来了严峻和现实 的压力与挑战[1] 。如何在保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 稳步发展的同时,尽可能控制和减少CO2的排放成 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出难题。根据 2007 年 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 报告,CO2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矿物能源的燃烧[2] , 2004年矿物能源燃烧所导致的CO2排放量占碳排放 总量的比重高达95.3%(不包括森林采伐及生物量 减少所造成的CO2增加)。我国西北地区是国家重 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 周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国际金 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碳排放压力日趋增大的新形势 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降低能矿 资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双重任务。如何权衡发 展权与排放权,作为欠发达区域的西北地区比东、 中部地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以位于 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为例,对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碳 排放量的变化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影响其碳排放量 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陕西省当前的实际情况, 对其今后的发展路径展开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 将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 展产生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陕西省碳排放研究 2.1 计算方法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 因此大部分现有研究都是基于对能源消费量的测 算得来。本文依据IPCC 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 中的计算公式[4,5]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碳排 放量进行了计算,计算公式为: (1) 收稿日期:2009-07-11;修订日期:2009-11-29 基金项目:科技部环保公益项目:“低碳经济模型开发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编号:08L80370AJ);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现代城市化的生态基础研究”(编号:2009KRM075)。 作者简介:马蓓蓓,女,河南信阳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资源环境。E-mail: mabb.07b@igsnrr.ac.cn 通讯作者: 鲁春霞,E-mail: lucx@igsnrr.ac.cn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