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8分)古诗文默写。 读古典诗词,赏优美情怀。①“晨兴理荒秽 ,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③怀旧空吟闻笛 赋时半 写尽了作者的悲痛怅惘之情。④长风破浪会有 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的坚定信心。⑤“有约不来过夜 是相约未至的落寞;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湖边春行的欣喜。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传递的是求而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二、(12分)古诗文阅读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汘青。 7.(2分)诗中用“ ”两个比喻来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其感情尤为 深挚沉痛。 8.(2分)孟子曰:舍身而取义。请写出选诗中能很好实践孟子这一名句的诗句 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 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 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2分)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今诚以吾众以君为长者B.二世杀之然足下卜之鬼乎 C.今或闻无罪而或长烟一空D.百姓多闻其贤安陵君其许寡人 10.(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次当行编次B.上使外将兵将军 C.楚人怜之爱戴 D.宜多应者响应 1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2分)根据选段内容用原句回答下列各题 ①陈胜在分析天下形势时,认准了对他们举事最有利的一点是 ②陈胜计划起事的初步策略是: (10分)说明文阅读 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6.(8 分)古诗文默写。 读古典诗词,赏优美情怀。①“晨兴理荒秽, ”,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③怀旧空吟闻笛 赋 , 。 写 尽 了 作 者 的 悲 痛 怅 惘 之 情 。 ④ 长 风 破 浪 会 有 时, 。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的坚定信心。⑤“有约不来过夜 半, ”是相约未至的落寞;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湖边春行的欣喜。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传递的是求而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二、(12 分)古诗文阅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2 分)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来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其感情尤为 深挚沉痛。 8.(2 分)孟子曰:舍身而取义。请写出选诗中能很好实践孟子这一名句的诗句。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 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2 分)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今诚以.吾众 以.君为长者 B. 二世杀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C. 今或.闻无罪 而或.长烟一空 D. 百姓多闻其.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0.(2 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皆次.当行 编次 B.上使外将.兵 将军 C.楚人怜.之 爱戴 D.宜多应.者 响应 11.(2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2.(2 分)根据选段内容用原句回答下列各题。 ① 陈胜在分析天下形势时,认准了对他们举事最有利的一点是: ② 陈胜计划起事的初步策略是: 三、(10 分)说明文阅读 地 震 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