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讲实证主义( Positivism) 实证主义是最早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代实证主义——法英实证主义 法国孔德(A. Comte,1798--1857) 英国穆勒(J.S.Ml,1806--1873,又译密尔) 英国斯宾塞(H. Spencer,1820--1903) 第二代实证主义——马赫主义 奥地利马赫(E.Mach,1838--1916) 德国阿芬那留斯(R. Avenarius,1843--1896) 第三代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 德国石里克(M. Schlick,1882--1916) 德国卡尔纳普(R. Carnap,1891--1970) 德国赖欣马赫(H. Reichenbach,1891--1953) 法英实证主义 “实证”( Positive)一词,意即“明确的”、“精确的”、“无疑的”、“肯定的”。 孔德1830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 The Positive philosophy of Auguste Comte) 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学派的形成。 孔德实证论 ▲继承了英国经验论思想一一经验事实为人们提供最实在、精确、肯定和有用 的东西一一人们的认识和真理只限于事实经验范围内一一形而上学企图超出经验 事实,建立一种超经验寻求所谓世界本质,只是妄想。 ▲人类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一神学阶段,即虚构阶段一一形而上学阶段, 即抽象阶段—一实证阶段,即科学阶段:借助于观察与推理,发现现象与现象的 关系,这是实证的哲学方法。 穆勒感觉恒久性原理 ▲一切认识(知识)均以感觉经验为限一一形而上学要建立超经验的认识体系 寻求经验之外的世界本质,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感觉恒久性原理一一通过人的记忆与心理的联想,仍可获得不是当下的外界 事物存在的信念。 斯宾塞知识论 ▲科学与哲学的认识是以现象为对象,即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 分的东西一一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存在(力)是一切现象极终原因和最高实在, 人的认识是无法达到的。11 第五讲 实证主义(Positivism) 实证主义是最早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代 实证主义——法英实证主义 法国孔德(A.Comte,1798——1857) 英国穆勒(J.S.Mill,1806——1873,又译密尔) 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第二代 实证主义——马赫主义 奥地利马赫(E.Mach,1838——1916) 德国阿芬那留斯(R.Avenarius,1843——1896) 第三代 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 德国石里克(M.Schlick,1882——1916) 德国卡尔纳普(R.Carnap,1891——1970) 德国赖欣马赫(H.Reichenbach,1891——1953) 一、法英实证主义 “实证”(Positive)一词,意即“明确的”、“精确的”、“无疑的”、“肯定的”。 孔德 1830 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 The Positive philosophy of Auguste Comte) 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学派的形成。 孔德实证论 ▲继承了英国经验论思想——经验事实为人们提供最实在、精确、肯定和有用 的东西——人们的认识和真理只限于事实经验范围内——形而上学企图超出经验 事实,建立一种超经验寻求所谓世界本质,只是妄想。 ▲人类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即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 即抽象阶段——实证阶段,即科学阶段:借助于观察与推理,发现现象与现象的 关系,这是实证的哲学方法。 穆勒感觉恒久性原理 ▲一切认识(知识)均以感觉经验为限——形而上学要建立超经验的认识体系, 寻求经验之外的世界本质,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感觉恒久性原理——通过人的记忆与心理的联想,仍可获得不是当下的外界 事物存在的信念。 斯宾塞知识论 ▲科学与哲学的认识是以现象为对象,即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 分的东西——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存在(力)是一切现象极终原因和最高实在, 人的认识是无法达到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