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对其基础本体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概念”,几乎来是什么?(3)这种“缺席”将导致马克思哲学的 始终被幽闭在近代性解释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被最终隐退,还是导致它的历史性的“重新发现”? 幽闭在某种样式的形而上学的框架中。这甚至很不难看出,要真正回答这样的问题,必得从肯定的 难说只是海德格尔或其他解释者的“过错”倒更方面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作出完整 像是那些已然突破近代性的思想家在仍沉陷于形而正面阐述;这是一项巨大的任务,而本论文显然 而上学汪洋大海的世界中的普遍命运。当海德格不可能哪怕只是大致地做到这一点。但我们有充 尔抱怨说他写下的每个字都要被人误解时,他也分的理由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乃是历史地 许是多少体验到这种命运的。然而,他把马克思得以呈现和揭示的,当代生活根本未曾终结它的 仍置于黑格尔形而上学阴影中的解释仍然是一个意义,相反倒是使其意义在更广阔也更深远的地 过错—对海德格尔来说尤其是一个过错。用 平线上得以展开;因此,当代哲学的运动也只有在 个较为明显的比喻来说,就好像因了康德使用“统更广更深地思着领会这一伟大资源并把其财富据 觉”来标识主体就把该主体解释为心理学的,或为己有,才能真正继续并推进自己的事业。 者,因了海德格尔使用“烦”、“畏”等等来揭示此 注释 在,就把它们看成是情绪理论方面的,而不是存在 论的。这难道不是重大过错吗 1[2][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 伽达默尔对马克思的解释大体上循着海德格版,第页第7页第10-11页 尔的基调,所以他在哲学基本性质方面仍然错估 3]参看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了马克思。在谈到20世纪的哲学基础时,他正确版,第19·127页 地认识到马克思已放弃了“黑格尔的概念新闻发 5][6][191[20]《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6 言人立场”,但他只是把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狄尔年版,第819页,第7页,第802页第m1页。 泰和基尔凯郭尔并列起来作为20世纪的出发点, 7]参看仁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而令尼采作为该世纪哲学的“后盾”“尼采是一个版,序卷,第20-203页 伟大的、预言性的人物,他从根本上改变了本世纪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47页,第48页 批判主观精神的任务。州这个说法只有在马克思 [0]参看《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缺席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伽达默尔在谈到尼采 l1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的划时代意义时说,因为“尼采的批判目标是从我 67页。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 们之外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最终最彻底的异化 [1][13]参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 意识本身的异化·难道马克思的批判未曾本质1978年版“引言”部分第6页 重要地表明这个目标吗?只是对于马克思来说 [14][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 还必得补充两条:第一,意识本身的异化,只是看版,第93页。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第16页,注① 起来像是“从我们之外降临到我们身上的”;第二 l6][7]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 意识本身的异化,确实可说是最终最彻底的异化,社1979年版,第128页,第166页,第169页、第178页 但并不因此就是最本源的异化现象。 1]《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6年版,第379 再重申一遍,在我们讨论问题的范围内,所谓页。 理论上的领先权确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问题 转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的附录 在于判定哲学的基本性质。重要的问题还在于,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46页 如果说在20世纪继续揭示形而上学之终结或超 [24]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感性世界之崩塌的运动中,确实在一定意义上以版,第115页,第115页 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马克思的“缺席”,那么 (1)这种历史性的“缺席”意味着什么?(2)它的由 债任编辑:陈天庆 江苏社会科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对其基础本体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概念”,几乎 始终被幽闭在近代性解释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 ,被 幽闭在某种样式的形而上学的框架中。这甚至很 难说只是海德格尔或其他解释者的“过错”,倒更 像是那些已然突破近代性的思想家在仍沉陷于形 而上学汪洋大海的世界中的普遍命运。当海德格 尔抱怨说他写下的每个字都要被人误解时 ,他也 许是多少体验到这种命运的。然而 ,他把马克思 仍置于黑格尔形而上学阴影中的解释仍然是一个 过错 ———对海德格尔来说尤其是一个过错。用一 个较为明显的比喻来说 ,就好像因了康德使用“统 觉”来标识主体就把该主体解释为心理学的 ,或 者 ,因了海德格尔使用“烦”、“畏”等等来揭示此 在 ,就把它们看成是情绪理论方面的 ,而不是存在 论的。这难道不是重大过错吗 ? 伽达默尔对马克思的解释大体上循着海德格 尔的基调 ,所以他在哲学基本性质方面仍然错估 了马克思。在谈到 20 世纪的哲学基础时 ,他正确 地认识到马克思已放弃了“黑格尔的概念新闻发 言人立场”,但他只是把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狄尔 泰和基尔凯郭尔并列起来作为 20 世纪的出发点 , 而令尼采作为该世纪哲学的“后盾”“: 尼采是一个 伟大的、预言性的人物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本世纪 批判主观精神的任务。”[23 ]这个说法只有在马克思 缺席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伽达默尔在谈到尼采 的划时代意义时说 ,因为“尼采的批判目标是从我 们之外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最终最彻底的异化 ——— 意识本身的异化。”[24 ]难道马克思的批判未曾本质 重要地表明这个目标吗 ? 只是对于马克思来说 , 还必得补充两条 :第一 ,意识本身的异化 ,只是看 起来像是“从我们之外降临到我们身上的”;第二 , 意识本身的异化 ,确实可说是最终最彻底的异化 , 但并不因此就是最本源的异化现象。 再重申一遍 ,在我们讨论问题的范围内 ,所谓 理论上的领先权确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问题 在于判定哲学的基本性质。重要的问题还在于 , 如果说在 20 世纪继续揭示形而上学之终结或超 感性世界之崩塌的运动中 ,确实在一定意义上以 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马克思的“缺席”,那么 , (1) 这种历史性的“缺席”意味着什么 ? (2) 它的由 来是什么 ? (3) 这种“缺席”将导致马克思哲学的 最终隐退 ,还是导致它的历史性的“重新发现”? 不难看出 ,要真正回答这样的问题 ,必得从肯定的 方面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作出完整 而正面阐述 ;这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而本论文显然 不可能哪怕只是大致地做到这一点。但我们有充 分的理由认为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乃是历史地 得以呈现和揭示的 ,当代生活根本未曾终结它的 意义 ,相反倒是使其意义在更广阔也更深远的地 平线上得以展开 ;因此 ,当代哲学的运动也只有在 更广更深地思着领会这一伟大资源并把其财富据 为己有 ,才能真正继续并推进自己的事业。 注释 [1 ] [2 ] [ 4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 1995 年 版 ,第 76 页 ,第 77 页 ,第 10 - 11 页。 [3 ]参看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年 版 ,第 119 - 127 页。 [5 ] [6 ] [19 ] [ 20 ]《海德格尔选集》,下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第 819 页 ,第 771 页 ,第 802 页 ,第 771 页。 [7 ]参看《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版 ,序卷 ,第 260 - 263 页。 [8 ]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 第 47 页 ,第 48 页。 [10 ]参看《天津社会科学》,1999 年 ,第 6 期。 [11 ]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67 页。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 [12 ] [13 ]参看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 ,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 引言”部分 ,第 6 页。 [14 ]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60 年 版 ,第 93 页。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 ;第 16 页 ,注 ①。 [15 ] [16 ] [17 ]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人民出版 社 1979 年版 ,第 128 页 ,第 166 页 ,第 169 页、第 178 页。 [21 ]《海德格尔选集》,上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第 379 页。 [22 ]转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的附录 , 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第 446 页。 [23 ] [24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年 版 ,第 115 页 ,第 115 页。 〔责任编辑 :陈天庆〕 江苏社会科学 35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