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在教家,一位“与他的时代的命运相适应的独一无 这个意义上,“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的宗教作家川。这个区分是必要的,它将在进 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只有非常皮步的理论分析中显示其重要意义。但我们现在还 相的观点才会认为,马克思在这里对黑格尔哲学的想补充一句的是: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位思想家,而 批判未曾同时针对着一般形而上学 且是比尼采更伟大和深刻的思想家 只是由于马克思的卓越批判,才第一次在理 海德格尔(还有伽达默尔)对尼采哲学的评估 论上真正触动了全部形而上学的共同根基。只是是精当的。因为他不仅指证了尼采作为一个严肃 由于触动了这个共同根基,马克思才使对德意志思想家的真正意义,并且揭示出这位最极端的形 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变为对“一般意识形态”的批而上学的反对者是怎样并且通过什么而重陷于形 判。关于前者,马克思说,“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而上学之中的。“作为单纯的反动,尼采的哲学必 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然如同所有的反……(Anti)一样,还拘执于他 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所反对的东西的本质之中。作为对形而上学的单 物。”关于后者,马克思写道:“德国唯心主义和其纯颠倒,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反动绝望地陷入形 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后而上学中了,而且情形是,这种形而上学实际上并 者也同样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把思想和概念看没有自绝于它的本质,并且作为形而上学,它从来 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就不能思考自己的本质。这话对于尼采来说十 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秘密。至于马克分正确,且对于形而上学之“单纯颠倒”及“单纯的 思就意识形态所作的更为详尽的分析和批判,我反动”来说尤其正确。但是,这话能被轻易地运用 们不再多加引证,而只想强调这样一点,即:马克到马克思哲学上来吗? 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根本,从哲学上来说,正就意 遗憾的是,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 味着作为超感性世界的形而上学世界的终结。因格尔果真提到了“绝对的形而上学连同它的由马 此,事实上马克思更早意识到并且本质重要地提克思与尼采所作的倒转叫,这里没有制订任何真 示了这样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运动”,亦即后来由正重要的区分。若仅就马克思和尼采同为一般形 尼采的呼声所标识的那个运动—它被海德格尔而上学或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者和反对者而言 称为“超感性领域的本质性崩塌”。马克思先期提这固然不错;但是,若论到单纯的“倒转”必重新转 示出来的这一事件,直到今天仍是现代世界 回到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形式中,则马克思难受也 它的生活和哲学—绕着转的枢轴,而这就显示 其哲学既未有“单纯颠倒”的“原罪”,又遑论 出他的伟大天才 其无能思考形而上学的本质呢?海德格尔在另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形而上学批判家是基尔凯处写道:“与黑格尔相对立的马克思并不在自己把 郭尔。他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不仅看出了理智“帝握自身的绝对精神中,而在那生产着自身和生活 国主义”的狂妄,而且看到理性形而上学在它的完资料的人类中看待现实的本质。这一事实将马克 成形态中最严重地冒犯了“存在 它试图把个思带到了离黑格尔最远的一个对立面中。但也恰 人的和有限的存在一口吞下。因此,基尔凯郭尔恰是通过这样一个对立面,马克思仍然保持在黑 力图表明这样一点,即存在同关于存在的理论根格尔的形而上学里。2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讲,这 本不是一回事,而历来关于存在的理论(即作为形不仅是一个错误的而且是一个皮相的判断。马克 而上学的核心部分— anolog,本体论)只是使其思哲学对于一般形而上学的单纯否定的一面、亦 所有者痴迷,甚而完全忘却了存在。就这一点而即与尼采的共同的一面被提示出来了,但二者之 论,基氏同样是一般形而上学的卓越批判家。然间的本质差别—在一定意义上或许也就是海德 而,海德格尔曾作过一个非常正确的区分,即:尼格尔本人与尼采的差别,却湮没无闻了。马克思 采是一位思想家,但基尔凯郭尔不是,他是一位宗的“劳动”、“实践”,特别是“感性一对象性活动”等 52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g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 ,是抽象的东西。”在 这个意义上“, 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 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17]只有非常皮 相的观点才会认为 ,马克思在这里对黑格尔哲学的 批判未曾同时针对着一般形而上学。 只是由于马克思的卓越批判 ,才第一次在理 论上真正触动了全部形而上学的共同根基。只是 由于触动了这个共同根基 ,马克思才使对德意志 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变为对“一般意识形态”的批 判。关于前者 ,马克思说“, 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 家们都断言 :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 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 物。”关于后者 ,马克思写道“: 德国唯心主义和其 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后 者也同样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 ,把思想和概念看 作是决定性的原则 ,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 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秘密。”[18 ]至于马克 思就意识形态所作的更为详尽的分析和批判 ,我 们不再多加引证 ,而只想强调这样一点 ,即 :马克 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根本 ,从哲学上来说 ,正就意 味着作为超感性世界的形而上学世界的终结。因 此 ,事实上马克思更早意识到并且本质重要地提 示了这样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运动”,亦即后来由 尼采的呼声所标识的那个运动 ———它被海德格尔 称为“超感性领域的本质性崩塌”。马克思先期提 示出来的这一事件 ,直到今天仍是现代世界 ——— 它的生活和哲学 ———绕着转的枢轴 ,而这就显示 出他的伟大天才。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形而上学批判家是基尔凯 郭尔。他在黑格尔的哲学中 ,不仅看出了理智“帝 国主义”的狂妄 ,而且看到理性形而上学在它的完 成形态中最严重地冒犯了“存在”———它试图把个 人的和有限的存在一口吞下。因此 ,基尔凯郭尔 力图表明这样一点 ,即存在同关于存在的理论根 本不是一回事 ,而历来关于存在的理论(即作为形 而上学的核心部分 ———ontology ,本体论) 只是使其 所有者痴迷 ,甚而完全忘却了存在。就这一点而 论 ,基氏同样是一般形而上学的卓越批判家。然 而 ,海德格尔曾作过一个非常正确的区分 ,即 :尼 采是一位思想家 ,但基尔凯郭尔不是 ,他是一位宗 教家 ,一位“与他的时代的命运相适应的独一无二 的宗教作家”[19 ] 。这个区分是必要的 ,它将在进一 步的理论分析中显示其重要意义。但我们现在还 想补充一句的是 :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位思想家 ,而 且是比尼采更伟大和深刻的思想家。 海德格尔(还有伽达默尔) 对尼采哲学的评估 是精当的。因为他不仅指证了尼采作为一个严肃 思想家的真正意义 ,并且揭示出这位最极端的形 而上学的反对者是怎样并且通过什么而重陷于形 而上学之中的。“作为单纯的反动 ,尼采的哲学必 然如同所有的‘反 ……’(Anti) 一样 ,还拘执于他 所反对的东西的本质之中。作为对形而上学的单 纯颠倒 ,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反动绝望地陷入形 而上学中了 ,而且情形是 ,这种形而上学实际上并 没有自绝于它的本质 ,并且作为形而上学 ,它从来 就不能思考自己的本质。”[20 ]这话对于尼采来说十 分正确 ,且对于形而上学之“单纯颠倒”及“单纯的 反动”来说尤其正确。但是 ,这话能被轻易地运用 到马克思哲学上来吗 ? 遗憾的是 ,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 ,海德 格尔果真提到了“绝对的形而上学连同它的由马 克思与尼采所作的倒转”[21 ] ,这里没有制订任何真 正重要的区分。若仅就马克思和尼采同为一般形 而上学或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者和反对者而言 , 这固然不错 ;但是 ,若论到单纯的“倒转”必重新转 回到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形式中 ,则马克思难受也 ———其哲学既未有“单纯颠倒”的“原罪”,又遑论 其无能思考形而上学的本质呢 ? 海德格尔在另一 处写道“: 与黑格尔相对立的马克思并不在自己把 握自身的绝对精神中 ,而在那生产着自身和生活 资料的人类中看待现实的本质。这一事实将马克 思带到了离黑格尔最远的一个对立面中。但也恰 恰是通过这样一个对立面 ,马克思仍然保持在黑 格尔的形而上学里。”[22 ]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讲 ,这 不仅是一个错误的而且是一个皮相的判断。马克 思哲学对于一般形而上学的单纯否定的一面、亦 即与尼采的共同的一面被提示出来了 ,但二者之 间的本质差别 ———在一定意义上或许也就是海德 格尔本人与尼采的差别 ,却湮没无闻了。马克思 的“劳动”“、实践”,特别是“感性 —对象性活动”等 25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