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6.银行业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不2014年,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亿 断拓展。2014年,西藏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元,比年初减少0.8亿元,不良贷款率0.4%,比 银行业机构体系日趋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明显 i展。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向县域、减少,比年初减少1.4亿元,比例下降0.3个百 乡镇和农牧区延伸,全年新设机构11个,其中县分点;可疑类贷款明显上升,比年初增加0.7亿 域、乡镇机构5个,全辖区机构总数达667个, 元,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损失类贷款余额比 覆盖全区684个乡镇中的414个,覆盖率60 年初减少0.1亿元,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 机构布局更趋合理,普惠金融不断提升。同时 8.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2014年,中国 西藏金融租赁公司和中信银行拉萨分行获准筹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充分利用不断健全的政策 建,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西藏银行完成增资扩体系,依托毗邻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 股、续派高管、IT建设和公司治理等各项工作, 加大与尼泊尔的沟通合作,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 林芝民生村镇银行内控机制不断健全。2014年,业务发展。至2014年年末,西藏跨境人民币业务 西藏已设立了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2家、国累计结算金额达303亿元。2014年累计结算金额 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家、大型股份制商业达95.2亿元,增长9.2%,涉及企业101家,较 银行分支机构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1家和新型上年增加27家,业务往来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拓 农村金融机构1家,基本形成与全国“框架一致、展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体制衔接”的银行业机构体系格局。 专栏1:西藏重大工程建设融资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近几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4年西藏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1亿元,为2000 年的79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 “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确定18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378亿元;“十二五”期间,《“十二五”支 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規划方案》确定22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305亿元,为“十一五”规 划投资的2.4倍。因此,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西藏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及问题分析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藏辖区重大工程项目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投资。“十一五”时期,西藏重 点项目累计落实国家投资873.6亿元,占“十一五”总投资的63.4%,年均投资174.7亿元。“十二五” 头两年重点项目累计落实国家投资638亿元,年均投资319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的45.2%。 西藏的重点项目建设较依赖于国家投资。 直以来为支持西藏重大工程建设,西藏辖区各家商业银行机构都在向以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等政府 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为承贷主体的项目发放搭桥贷款。但根据“必须对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经济发放贷 款”的监管要求,政府部门的承贷地位不合规。因此,西藏辖区重大工程建设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现 行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二、西藏重大工程融资模式可持续性分析 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西藏的发展,巛“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确定226个 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305亿元,“十二五”规划投资1931亿元,是“十一五”规划投资的2.5倍。 然而,这种重大工程融资存在以下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或成常态,或会影响中央财政对西藏重 大工程的支持力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优质增长”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中央财政 收入的放缓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也对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西藏重 大工程发展模式形成挑战。因此,尽管中央财政大力攴持西藏重大工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但因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或成常态,或会影响中央财政对西藏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 三、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促进西藏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 西藏重大工程建设应区分公益性与营利性项目,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应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不断推6 6.银行业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不 断拓展。2014 年,西藏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银行业机构体系日趋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 拓展。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向县域、 乡镇和农牧区延伸,全年新设机构 11 个,其中县 域、乡镇机构 5 个,全辖区机构总数达 667 个, 覆盖全区 684 个乡镇中的 414 个,覆盖率 60.6%, 机构布局更趋合理,普惠金融不断提升。同时, 西藏金融租赁公司和中信银行拉萨分行获准筹 建,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西藏银行完成增资扩 股、续派高管、IT 建设和公司治理等各项工作, 林芝民生村镇银行内控机制不断健全。2014 年, 西藏已设立了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 2 家、国 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5 家、大型股份制商业 银行分支机构 1 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1 家和新型 农村金融机构 1 家,基本形成与全国“框架一致、 体制衔接”的银行业机构体系格局。 7.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2014 年,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 7 亿 元,比年初减少 0.8 亿元,不良贷款率 0.4%,比 年初下降 0.3 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明显 减少,比年初减少 1.4 亿元,比例下降 0.3 个百 分点;可疑类贷款明显上升,比年初增加 0.7 亿 元,比例下降 0.01 个百分点;损失类贷款余额比 年初减少 0.1 亿元,比例下降 0.04 个百分点。 8.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2014 年,中国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充分利用不断健全的政策 体系,依托毗邻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 加大与尼泊尔的沟通合作,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 业务发展。至 2014 年年末,西藏跨境人民币业务 累计结算金额达 303 亿元。2014 年累计结算金额 达 95.2 亿元,增长 9.2%,涉及企业 101 家,较 上年增加 27 家,业务往来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拓 展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 17 个国家和地区。 专栏 1:西藏重大工程建设融资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近几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4 年西藏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921 亿元,为 2000 年的 7.9 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 “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确定 188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 1378 亿元;“十二五”期间,《“十二五”支 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确定 226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 3305 亿元,为“十一五”规 划投资的 2.4 倍。因此,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西藏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及问题分析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藏辖区重大工程项目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投资。“十一五”时期,西藏重 点项目累计落实国家投资 873.6 亿元,占“十一五”总投资的 63.4%,年均投资 174.7 亿元。“十二五” 头两年重点项目累计落实国家投资 638 亿元,年均投资 319 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的 45.2%。 西藏的重点项目建设较依赖于国家投资。 一直以来为支持西藏重大工程建设,西藏辖区各家商业银行机构都在向以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等政府 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为承贷主体的项目发放搭桥贷款。但根据“必须对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经济发放贷 款”的监管要求,政府部门的承贷地位不合规。因此,西藏辖区重大工程建设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现 行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二、西藏重大工程融资模式可持续性分析 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西藏的发展,《“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确定 226 个 重点项目,总投资达 3305 亿元,“十二五”规划投资 1931 亿元,是“十一五”规划投资的 2.5 倍。 然而,这种重大工程融资存在以下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或成常态,或会影响中央财政对西藏重 大工程的支持力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优质增长”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中央财政 收入的放缓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也对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西藏重 大工程发展模式形成挑战。因此,尽管中央财政大力支持西藏重大工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但因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或成常态,或会影响中央财政对西藏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 三、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促进西藏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 西藏重大工程建设应区分公益性与营利性项目,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应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不断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