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精品课程生理学教案 第三章血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血细胞的生成调节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止血过程、血型分型依据、输血原则 2、熟悉: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3、了解: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讲授重点! 1、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学意义 2、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根据及其输血原则 讲授难点! 血浆渗透压: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基本概念 血清(serum);血浆(plasma):全血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blood):粘带度(viscositv):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of blood plasma);晶体渗透压 (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pressure):可塑性变形((plastical mability):红细胞比容(Cbe atocri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 sedim 渗透胞性:)爆式 进因子burst activator,BPA): 素(erythropoietin,EPO):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红系 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id,CFU-E):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 adhesion): 血小板聚集(thrombocyte aggregation: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出血时间 ((bleedingtime):血液凝(blood coagulation):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 vay of blood coagulation):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纤维蛋白溶解 (fibrinolysis:)ABO血型系统(ABO blood-group system):红细胞凝集(agtination):凝集原 (agglutinogen):凝集素(agglutinin):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1使用散材生理学(1版),王庭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北京 授课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15学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5学时 第四节血型 1学 第一节血液概述 一被的其木组我知血品 血液(blood)是一种 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 血量(blood volume):即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70-80mlg(体重)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以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 水(90%以上) L血浆(plasma) 低分子物质(2%):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营养物、代 谢物和激素等) 血浆蛋白(65-85gL):白蛋白4048gL:球蛋白15~30g1 (包括a1、a2、B、Y4类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少最。血 精品课程生理学教案 第三章 血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血细胞的生成调节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止血过程、血型分型依据、输血原则 2、熟悉: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3、了解: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讲授重点] 1、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学意义 2、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ABO 血型系统的分型根据及其输血原则 [讲授难点] 血浆渗透压;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基本概念] 血清(serum);血浆(plasma);全血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blood);粘滞度(viscosity);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of blood plasma);晶体渗透压 (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可塑性变形(plastical deformability);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爆式促进因子(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BPA);促红细胞生成 素(erythropoietin,EPO);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红系 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id,CFU-E);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 adhesion); 血小板聚集(thrombocyte aggregation);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出血时间 (bleeding time);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纤维蛋白溶解 (fibrinolysis);ABO 血型系统(ABO blood-group system);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凝集原 (agglutinogen);凝集素(agglutinin);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使用教材] 生理学(1 版),王庭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北京 [授课学时] 5 学时 [学时分配] 第一节 血液概述 1 学时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5 学时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5 学时 第四节 血型 1 学时 第一节 血液概述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血液(blood)是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 血量(blood volume):即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 7-8%,70-80ml/kg(体重)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 水(90%以上) 血浆(plasma) 低分子物质(2%):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营养物、代 谢物和激素等) 血浆蛋白(65~85g/L):白蛋白 40~48g/L;球蛋白 15~30g/L (包括α1、α2、β、γ4 类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少量。血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