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7年7月 学术月刊 Jul..2007 第39卷7月号 Academic monthl Vol 39 No. 7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林忠军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 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发生的 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 动因。解释始于感,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这是《易传》解释学的 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 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 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 出发点,《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 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易传》解释 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关键词]《易传》解释学转向 [作者简介林忠军(1960—),男,山东省莱阳市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易学史和易学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398041(2007)07-0040-08 中国古代是否有解释学,这一问题成为当今学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 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如果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眼光审的,它内含阴阳,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阳 视,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西方式的专门的解释著作,因而生生不息为知。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 充其量只能划归前解释学状态。①然而,当我们细心整涵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等等差异,故对于道的解 理和解读中国古代晢学典籍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释,各人或偏于仁,或偏于知,或既无仁也无知,从而对 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是最好的例证。 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偏重于仁者将道 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作,《易传》虽然重视《周理解为仁之道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无仁无 易》文本的固有性质和解释方法,但始终以追求哲学意知者则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解道,从而引申 义的道作为终极目标,通过解释,建立易学哲学体系。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 按照《易传》的解释道内含阴阳,是宇宙之本,世界万 不仅如此道之阴阳本身是抽象的、永恒的,超越 物皆产生于道道虽不显形迹,不露声色,很难感知,却 能流行于世界万物之中,支配着世界万物,世界万物的 变化显示着道的功用。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 ①景海峰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前诠释学、古典诠释学、当代诠释学,而 中国诠释学属于前诠释学。参见景海峰:《中国晢学的现代诠释》, 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 第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07 年 7 月 第 39 卷 7 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J ul. , 2007 Vol. 39 No. 7 中国早期解释学《: 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林忠军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 摘 要 《]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 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 ,这是解释发生的 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 ,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 动因。解释始于感 ,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 ,这是《易传》解释学的 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 ,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 ,但道又是 不确定的 ,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 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 出发点《, 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 :由卜筮解释转向 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 易传》解释 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 ,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 ,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 关 键 词 《] 易传》 解释学 转向 [作者简介]林忠军(1960 — ) ,男 ,山东省莱阳市人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易学史和易学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 (2007) 0720040208 中国古代是否有解释学 ,这一问题成为当今学术 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如果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眼光审 视 ,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西方式的专门的解释著作 ,因而 充其量只能划归前解释学状态。① 然而 ,当我们细心整 理和解读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时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 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是最好的例证。 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作《, 易传》虽然重视《周 易》文本的固有性质和解释方法 ,但始终以追求哲学意 义的道作为终极目标 ,通过解释 ,建立易学哲学体系。 按照《易传》的解释 ,道内含阴阳 ,是宇宙之本 ,世界万 物皆产生于道;道虽不显形迹 ,不露声色 ,很难感知 ,却 能流行于世界万物之中 ,支配着世界万物 ,世界万物的 变化显示着道的功用。道与人有相同属性 ,这是解释 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 ,则是 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 的 ,它内含阴阳 ,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 ,阳 生生不息为知。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 涵 ,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等等差异 ,故对于道的解 释 ,各人或偏于仁 ,或偏于知 ,或既无仁也无知 ,从而对 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偏重于仁者将道 理解为仁之道 ,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 ,无仁无 知者则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解道 ,从而引申 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 不仅如此 ,道之阴阳本身是抽象的、永恒的 ,超越 · 04 · ① 景海峰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前诠释学、古典诠释学、当代诠释学 ,而 中国诠释学属于前诠释学。参见景海峰《: 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 第 15 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