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消毒程序:(1)喷雾(降尘):(2)熏蒸;(3)紫外照射:(4)喷雾(降尘) 接菌时:菌种块要小、放在斜面上1/3处,转接率30-40支/支 5、贴标:位置:管口的正上方 6、培养:温度24-26℃,湿度60-70%,黑暗条件 7、检査:2-3天检査一次,去掉污染、生长过快、不匀、异常状态。一般10-15天可长满试管,试 管长满后即可使用、出售,贮藏时在0-4℃、干燥、无光条件下,一般可储藏2-3个月 二、原种制备(二级菌制备) 二级菌(也称原种):是试管第一次扩大生产后的产品菌种 培养基:玉米粒、玉米碴、小米、小麦粒、木屑等 谷粒:发菌快、菌令短、细菌污染易观察,保藏期短 木屑:发菌慢(不可摇瓶)细菌污染不易观察,保藏期长。 容器:小口玻璃瓶最佳、其它次之。 1、培养基制备(以玉米培养基为例说明) 玉米→浸泡(温水2-3小时)、(冷水4-6小时)→煮沸2—3小时(基本无硬心)→筛网滤水(表 面无水渍、或拌入其它料降低水分)→装瓶(装量1/2-2/3)→塞棉塞→加防潮盖 2、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3-1.4kg/cm2,时间50分钟(木屑1.4-1.5kg/cm2,1.5-2小时) 常压蒸气灭菌:100℃,至少保持8-10小时。 3、冷却接菌:无菌操作,每支试管可转接10-20瓶,贴标 无菌操作:指接菌操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隔离接种目的菌之外的其它微生物为原则而进行的操作 过程。 实现无菌操作的“三个前提” (1)容器密封,培养基灭菌彻底(绝对的); (2)菌种纯净(绝对的)(制种、保存); (3)环境灭菌(相对的); 在以上三个前提下,通过人为操作实现“无菌操作”。 4、培养 (1)培养条件:适温24-26℃,黑暗,湿度60-70%,通风良好 (2)2-3天检查一次,及时剔除非正常个体,是提高菌种纯度的重要手段 (2)8-10天摇瓶,生长点多,分布均匀,缩短菌令; (3)再过8-10天,菌丝长满瓶,即可使用。 5、贮存:低温、闭光、干燥。 三、栽培种(三级菌)制备 定义:原种或二级菌扩大生产一次的菌种,既可做菌种又可栽培。 培养基:木屑、棉籽等与栽培料基本一致的材料 容器:大口瓶、塑料袋等。 1、培养基制备: (1)配方: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55-65%。 含水量的多少与:(1)木屑粗细有关(材料): (2)容器有关:通气性、大、小 (3)装料松紧度有关 木屑:杂木(阔叶,新鲜、陈旧皆可)。 麸皮:必需新鲜。 2)配料:测水分:计算各料用量;准确称量各种原辅料、水 例:按配方木屑80%,麸皮20%(相当于干料),含水量65%配料,配料量计划1000斤干料,经测: 木屑原始含水量为:40%,问如何配比?13 消毒程序:(1)喷雾(降尘);(2)熏蒸;(3)紫外照射;(4)喷雾(降尘) 接菌时:菌种块要小、放在斜面上 1/3 处,转接率 30—40 支/支 5、贴标:位置:管口的正上方 6、培养:温度 24—26℃,湿度 60—70%,黑暗条件 7、检查:2—3 天检查一次,去掉污染、生长过快、不匀、异常状态。一般 10—15 天可长满试管,试 管长满后即可使用、出售,贮藏时在 0—4℃、干燥、无光条件下,一般可储藏 2—3 个月。 二、原种制备(二级菌制备) 二级菌(也称原种):是试管第一次扩大生产后的产品菌种。 培养基:玉米粒、玉米碴、小米、小麦粒、木屑等 谷粒:发菌快、菌令短、细菌污染易观察,保藏期短; 木屑:发菌慢(不可摇瓶)细菌污染不易观察,保藏期长。 容器:小口玻璃瓶最佳、其它次之。 1、培养基制备(以玉米培养基为例说明) 玉米→浸泡(温水 2—3 小时)、(冷水 4—6 小时)→煮沸 2—3 小时(基本无硬心)→筛网滤水(表 面无水渍、或拌入其它料降低水分)→装瓶(装量 1/2—2/3)→塞棉塞→加防潮盖 2、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压力 1.3—1.4kg/cm2,时间 50 分钟(木屑 1.4—1.5kg/cm2, 1.5—2 小时) 常压蒸气灭菌:100℃,至少保持 8—10 小时。 3、冷却接菌:无菌操作,每支试管可转接 10—20 瓶,贴标。 无菌操作:指接菌操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隔离接种目的菌之外的其它微生物为原则而进行的操作 过程。 实现无菌操作的“三个前提”: (1) 容器密封,培养基灭菌彻底(绝对的); (2) 菌种纯净(绝对的)(制种、保存); (3) 环境灭菌(相对的); 在以上三个前提下,通过人为操作实现“无菌操作”。 4、培养 (1)培养条件:适温 24—26℃,黑暗,湿度 60—70%,通风良好; (2)2—3 天检查一次,及时剔除非正常个体,是提高菌种纯度的重要手段; (2)8—10 天摇瓶,生长点多,分布均匀,缩短菌令; (3)再过 8—10 天,菌丝长满瓶,即可使用。 5、贮存:低温、闭光、干燥。 三、栽培种(三级菌)制备 定义:原种或二级菌扩大生产一次的菌种,既可做菌种又可栽培。 培养基:木屑、棉籽等与栽培料基本一致的材料。 容器:大口瓶、塑料袋等。 1、培养基制备: (1)配方: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 1%,含水量 55—65%。 含水量的多少与:(1)木屑粗细有关(材料); (2)容器有关:通气性、大、小 (3)装料松紧度有关 木屑:杂木(阔叶,新鲜、陈旧皆可)。 麸皮:必需新鲜。 (2)配料:测水分;计算各料用量;准确称量各种原辅料、水 例:按配方 木屑 80%,麸皮 20%(相当于干料),含水量 65%配料,配料量计划 1000 斤干料,经测: 木屑原始含水量为:40%,问如何配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