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顾青等:基于双维度搜索的地下自主铲运机最优转弯轨迹规划 293· 其中:o是纵向轨迹目标函数;△t=T;/N,T是第 在本算法中,在目标函数是最小化加速度及 i次外循环时铲运机行驶时间;k是轨迹点序号; 其变化量.没有将目标速度考虑在优化模型之中, d1和2为权重系数,1是松弛变量,x是铲运机前桥 这是因为在弯道区域,理想的目标速度很难设定,设 中心点纵向位置;yx是前桥中心点纵向速度,ax和 置不好会造成实际速度曲线发生突变,难以控制. △a,分别是前桥中心点纵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 (2)横向轨迹规划模型 量,0=0,Vo=Va,am=aa:公式(1l-5)表示的约 横向轨迹规划也采用二次规划模型,与文献[30] 束是为了令轨迹终端姿态与巷道壁平行,"和 中方法不同的是,此时并不考虑铰接角相关约束, a分别是铲运机进入转弯区域的入口纵向速度和 因此可以将横向轨迹规划模型也建立为一个标准 加速度 二次规划模型,如公式(12-1)到(12-9)所示 min a P2Aa+号 (12-1) k=1 k= yk+1=收+z△t+ AR 2a4, k=0,…,N, (12-2) V+1=u+a△t, k=0,…,N (12-3) yN yendij (12-4) Vyw/VxN tana, when0≤a<π/2 (12-5) ymin-E2≤Jyk≤ymax+82, k=1,…,N, (12-6 yyan-e2≤Vyg≤'max+E2, k=1,…,NW, (12-7) aym血-E2≤az≤aymx+E2, k=1,…,N, (12-8) △dymin-82≤△az≤△ayms+E2, k=1,…,N (12-9) 其中:Ja是横向轨迹目标函数;p1和p2为权重系数, 行的轨迹,有 2是松弛变量,y是铲运机前桥中心点横向位置; ymin≤yi-max≤ymax (11) ,是前桥中心点横向速度,a,和△a,分别是前桥中 ymin≤yi-max≤ymax (12) 心点纵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量,o=m,o=” 同时,对于最优轨迹来说,松弛变量应该为0,即 a%=am;公式(12-5)表示的约束是为了令轨迹终 E1=82=0 (13) 端姿态与巷道壁平行.和a分别是铲运机进入 此外,还需进行碰撞检查,本文采用的是最为 转弯区域的入口横向速度和加速度.与纵向轨迹 简单的膨胀法,此处不赘述 规划模型设计思想相同的是,目标函数是最小化 若公式(13)、(14)和(15)同成立,且铲运机与 加速度及其变化量 边界没有碰撞,则迭代停止,当前轨迹为最优轨 3.3基于约束检查的最优轨迹确定 迹;否则j=j+1,返回公式(9)和(10)进行内循环; 上面的模型并未考虑铰接角约束,为了保证 若j=m时都没有获得最优解,则i=i+1,返回公式 铰接角及其角速度符合约束,本算法设计了约束 (8)进行外循环.由于外循环相当于降低行驶速 检查环节.根据公式(4)可以计算得到此轨迹对应 度,所以在延长转弯行驶时间的情况下,一定能找 的铰接角和铰接角速度序列.记本条轨迹中最大 到符合约束的轨迹,此时迭代停止,当前轨迹为最 铰接角为y-max、最大铰接角速度为i-max,对于可 优轨迹.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Setting iteration Calculating the conditions by optimal Formula Optimal Start trajectory by (13-(15) trajectory is End equation model ture? (8-(10) obtained (11)12) N +1 产计1 图3双维度搜索轨迹规划方法流程图 Fig.3 Flow chart for the two-dimensional search-based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Jlo ∆t = Ti/N Ti k λ1 λ2 ε1 xi vxi axi ∆axi x0 = 0 vx0 = vxin ax0 = axin vxin axin 其中: 是纵向轨迹目标函数; , 是第 i 次外循环时铲运机行驶时间; 是轨迹点序号; 和 为权重系数, 是松弛变量, 是铲运机前桥 中心点纵向位置; 是前桥中心点纵向速度, 和 分别是前桥中心点纵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 量, , , ;公式(11-5)表示的约 束是为了令轨迹终端姿态与巷道壁平行. 和 分别是铲运机进入转弯区域的入口纵向速度和 加速度. 在本算法中,在目标函数是最小化加速度及 其变化量. 没有将目标速度考虑在优化模型之中, 这是因为在弯道区域,理想的目标速度很难设定,设 置不好会造成实际速度曲线发生突变,难以控制. (2)横向轨迹规划模型. 横向轨迹规划也采用二次规划模型,与文献 [30] 中方法不同的是,此时并不考虑铰接角相关约束, 因此可以将横向轨迹规划模型也建立为一个标准 二次规划模型,如公式(12-1)到(12-9)所示. min Jla = ∑ N k=1 ρ1a 2 yk + ∑ N k=1 ρ2∆a 2 yk +ε 2 2 , (12-1)    yk+1 = yk +vyk∆t+ ∆t 2 2 ayk , k = 0,······ ,N, (12-2) vyk+1 = vyk +ayk∆t, k = 0,······ ,N, (12-3) yN = yendi j , (12-4) vyN /vxN = tanα, when 0 ⩽ α < π/2 (12-5) ymin −ε2 ⩽ yk ⩽ ymax +ε2, k = 1,······ ,N, (12-6) vymin −ε2 ⩽ vyk ⩽ vymax +ε2, k = 1,······ ,N, (12-7) aymin −ε2 ⩽ ayk ⩽ aymax +ε2, k = 1,······ ,N, (12-8) ∆aymin −ε2 ⩽ ∆ayk ⩽ ∆aymax +ε2, k = 1,······ ,N (12-9) Jla ρ1 ρ2 ε2 yi vyi ayi ∆ayi y0 = yin vy0 = vyin ay0 = ayin vyin ayin 其中: 是横向轨迹目标函数; 和 为权重系数, 是松弛变量, 是铲运机前桥中心点横向位置; 是前桥中心点横向速度, 和 分别是前桥中 心点纵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量, , , ;公式(12-5)表示的约束是为了令轨迹终 端姿态与巷道壁平行. 和 分别是铲运机进入 转弯区域的入口横向速度和加速度. 与纵向轨迹 规划模型设计思想相同的是,目标函数是最小化 加速度及其变化量. 3.3    基于约束检查的最优轨迹确定 γi−max γ˙i−max 上面的模型并未考虑铰接角约束,为了保证 铰接角及其角速度符合约束,本算法设计了约束 检查环节. 根据公式(4)可以计算得到此轨迹对应 的铰接角和铰接角速度序列. 记本条轨迹中最大 铰接角为 、最大铰接角速度为 ,对于可 行的轨迹,有 γmin ⩽ γi−max ⩽ γmax (11) γ˙min ⩽ γ˙i−max ⩽ γ˙max (12) 同时,对于最优轨迹来说,松弛变量应该为 0,即 ε1 = ε2 = 0 (13) 此外,还需进行碰撞检查,本文采用的是最为 简单的膨胀法,此处不赘述. j = j+1 j = m i = i+1 若公式(13)、(14)和(15)同成立,且铲运机与 边界没有碰撞,则迭代停止,当前轨迹为最优轨 迹;否则 ,返回公式(9)和(10)进行内循环; 若 时都没有获得最优解,则 ,返回公式 (8)进行外循环. 由于外循环相当于降低行驶速 度,所以在延长转弯行驶时间的情况下,一定能找 到符合约束的轨迹,此时迭代停止,当前轨迹为最 优轨迹. 具体流程如图 3 所示. Start End i=1 j=1 j=j+1 j=m? N N Y Y i=i+1 Setting iteration conditions by equation (8)−(10) Calculating the optimal trajectory by model (11)−(12) Formula (13)−(15) ture? Optimal trajectory is obtained 图 3    双维度搜索轨迹规划方法流程图 Fig.3    Flow chart for the two-dimensional search-based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顾    青等: 基于双维度搜索的地下自主铲运机最优转弯轨迹规划 · 29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