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药学基础研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是十分重要、有效的研究手段。中药的研究 有赖于中医基础的研究,而不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医基础的研究,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 的积累和支撑,药物的研究、开发将成为无本之木。 3)继承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需要。中医药的作用发挥,脏腑病机的变化、不同治法 (具体落实到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作用环节和最终作用的发 挥,均落实到人体基因转录与表达的调控。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的取效,往往是通过对 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调控实现的。甚至,一些基因缺失或突变所引起的疾病,中医药通过对其 它有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行补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深入研究对于阐明中医药的作用 机制、阐明生命的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作为对中医学优秀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这部分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天地,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头。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证的 临床研究局限性与困难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限于种种困难,证治的动态演变观察硏究难以 笨入;临床证治的干扰因素多且复杂,严重影响到证治疗效的观察、评估:由于受到实验室 检查经费昂贵、病员顾虑,不予配合等因素的限制,临床病人证治的实验室检查、复查均有 困难,观察难以完整,广种薄收:由于创伤性检査在在我国目前临床上难以展开,因此细胞 水平、分子水平,尤其是细胞、分子的调控研究无法进行,致使研究深入不下去。而采用分 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1871年,首次发现DNA(鲑精DNA) 943年,证明DNA为遗传分子,而不是蛋白(1944, O LAvery) 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提出( JD Watson(美)和 FHCCrick(英),1962年或诺 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从而为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奠基 1961年,合成mRNA,破译第一个遗传密码( M NIrenberg(美),1968年获诺贝尔 生理学、医学奖)。 1970年,分离出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 BArber(瑞士),1978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1976年,重组DNA成功( H Boyer(美)和 SNColen(美?),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 ),强调其科 有人统计,自1957~1982的25年间,从事核酸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有29位! 1982年,美国一制药公司在2000升发酵液中提取出100克精制胰岛素!相当于从1600 磅动物胰腺中的提取量。 后来居上的事例是,荷兰最早把分子生物学产品“猪牛痢疾疫苗”投放市场,比以上美 国的胰岛素早半年!这对后来的中医基础研究很有启迪意义。 那么,如果学习的话,用在哪,如何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实例 但是,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技术来研究中医,如何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这些技术 对中医学术发展有什么帮助,如何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惑还萦绕 在许多中医工作者和学生的脑中。归结起来,如何用、怎样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普遍地解决。 为此,我们先以中医药延缓衰老的理论和研究发展为例,看看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 用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学对人体的衰老和防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 上把衰老归结为五脏精气虚,最终导致肾气虚、天癸竭,生殖系统衰老而丧失生殖能力。此 后,预防和延缓衰老主要从补五脏、补肾入手。但是补有不同的补法,各有家传不同、门户 异,就中药复方而言,仅补肾便有平补、温补、凉补、阴阳并补、填精等区别,还有滋阴 泻火、温肾祛寒、数法兼用,等等。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即便同一治法,用药还 会有很大的区别。发展到了唐宋,已经积累起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延缓衰老的单方和复方 面对如此众多的处方,临床应该如何选择,有没有最好的?金元后期,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治疗主张滋阴泻火,留有著名的大补阴丸。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柏”条 下,也记载有长期服用单味黄柏以延缓衰老的论述。然而,明末的张介宾则极力反对,认为 阳气是人体的大宝,不应该采用寒性药物大肆克伐,而力主温补。就这样,中医界寒温之争药学基础研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是十分重要、有效的研究手段。中药的研究 有赖于中医基础的研究,而不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医基础的研究,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 的积累和支撑,药物的研究、开发将成为无本之木。 3)继承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需要。中医药的作用发挥,脏腑病机的变化、不同治法 (具体落实到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作用环节和最终作用的发 挥,均落实到人体基因转录与表达的调控。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的取效,往往是通过对 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调控实现的。甚至,一些基因缺失或突变所引起的疾病,中医药通过对其 它有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行补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深入研究对于阐明中医药的作用 机制、阐明生命的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作为对中医学优秀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这部分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天地,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头。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证的 临床研究局限性与困难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限于种种困难,证治的动态演变观察研究难以 深入;临床证治的干扰因素多且复杂,严重影响到证治疗效的观察、评估;由于受到实验室 检查经费昂贵、病员顾虑,不予配合等因素的限制,临床病人证治的实验室检查、复查均有 困难,观察难以完整,广种薄收;由于创伤性检查在在我国目前临床上难以展开,因此细胞 水平、分子水平,尤其是细胞、分子的调控研究无法进行,致使研究深入不下去。而采用分 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1871 年,首次发现 DNA(鲑精 DNA)。 1943 年,证明 DNA 为遗传分子,而不是蛋白(1944,O T Avery)。 1953 年,DNA 双螺旋模型提出(J D Watson(美)和 F H C Crick(英),1962 年或诺 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从而为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奠基。 1961 年,合成 mRNA,破译第一个遗传密码(M W Nirenberg(美),1968 年获诺贝尔 生理学、医学奖)。 1970 年,分离出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W Arber(瑞士),1978 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1976 年,重组 DNA 成功(H Boyer(美)和 S N Colen(美?),1981 年获诺贝尔化学 奖),强调其科学精神。 有人统计,自 1957~1982 的 25 年间,从事核酸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29 位! 1982 年,美国一制药公司在 2000 升发酵液中提取出 100 克精制胰岛素!相当于从 1600 磅动物胰腺中的提取量。 后来居上的事例是,荷兰最早把分子生物学产品“猪牛痢疾疫苗”投放市场,比以上美 国的胰岛素早半年!这对后来的中医基础研究很有启迪意义。 那么,如果学习的话,用在哪,如何用?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实例 但是,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技术来研究中医,如何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这些技术 对中医学术发展有什么帮助,如何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惑还萦绕 在许多中医工作者和学生的脑中。归结起来,如何用、怎样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普遍地解决。 为此,我们先以中医药延缓衰老的理论和研究发展为例,看看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 用。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学对人体的衰老和防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 上把衰老归结为五脏精气虚,最终导致肾气虚、天癸竭,生殖系统衰老而丧失生殖能力。此 后,预防和延缓衰老主要从补五脏、补肾入手。但是补有不同的补法,各有家传不同、门户 之异,就中药复方而言,仅补肾便有平补、温补、凉补、阴阳并补、填精等区别,还有滋阴 泻火、温肾祛寒、数法兼用,等等。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即便同一治法,用药还 会有很大的区别。发展到了唐宋,已经积累起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延缓衰老的单方和复方, 面对如此众多的处方,临床应该如何选择,有没有最好的?金元后期,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治疗主张滋阴泻火,留有著名的大补阴丸。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柏”条 下,也记载有长期服用单味黄柏以延缓衰老的论述。然而,明末的张介宾则极力反对,认为 阳气是人体的大宝,不应该采用寒性药物大肆克伐,而力主温补。就这样,中医界寒温之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