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增刊2 大.放电过程中c值呈现单调减小的变化趋势,2.5 NaFe02(空间群R3m)结构,且不存在Li2MnO3 V时c值为1.428nm 相.21附近衍射峰是由于过渡金属层中Li和Mn (003) 达到最大应力 近程有序排列的3amex,X3ame.Xca超结构引起 的.In situ XRD测试结果表明,整个充放电过程中 放电过程 Li[Ni/3Li/9Mn5/9]O2材料没有发生相转变.在 3.8和4.6V伴随镍离子的氧化,晶胞尺寸发生了 充电过程 较大的变化,3.8V时晶胞常数c和晶胞内的应力 达到最大,晶体开始不稳定,当充电电压达到4.6V 6.0 6.2 6.4 时,决大多数的镍离子被氧化,电池深度充电至4.6 20() ~4,8V时,位于过渡金属层的部分Li发生脱嵌, 图4i[Ni/3 Li/Mns/9]O2电池(003)衍射峰附近的原位XRD 同时一些非过渡金属离子的物质发生了氧化以保持 图谱 体系的电子平衡 结合伴随充放电过程L在正极活性材料中的 致谢作者感谢德国太阳能与氢能研完所(巴符州) 拔出和嵌入,对材料的充放电行为进行分析,电池 提供结构精修软件、汉堡大学同步衍射实验室协助 充电时,L从正极活性材料中拔出,导致相邻氧原 原位X射线衍射测试,Wohlfahrt一Mehrens教授在 子层间的静电斥力增强,因此c轴晶胞常数逐渐增 材料结构分析方面给予的启发和帮助,以及国家留 大.充电至3.8V时,伴随锂离子从层状结构中的 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新能源技术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的 不断脱出,层间的静电斥力达到最大,结构开始不稳 资金资助, 定,循环伏安法测试曲线山中第一次充电过程的 第一个氧化峰出现在3.8V,说明在3.8VN2+发生 参考文献 了部分氧化.由于N3+和N:+的离子半径小于 [Thackeray MM.Johnson C S,Vaughey JT,et al.Advances in 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electr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N2+,因此晶胞常数a稍有减小.当充电电压到达 J Mater Chem.2005,15,2257 4.6V时,c值急剧减小,标志着绝大多数Li离子从 [2]KiS P.Myung HC.Sung J J.et al.Design and analysis of tri- 正极材料的锂层拔出,并且对应了循环伏安曲线上 angle phase diagram for preparation of new lit hium manganese ox- 的第二个氧化峰,因此可以判定4.6V时伴随Li离 ide solid solutions with stable layered crystal structure.J Power 子的脱出,绝大多数镍发生了氧化,在4.6一4.8V Sources,2005,146:281 [3]Kang K,Meng Y S,Breger J,et al.Electrodes with high power 之间晶胞常数c增大而a变化不大.如文献[12]所 and high capacity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Science, 述,与N2+发生位置互换进入过渡金属层的L经 2006,311(17):977 过锂层的四面体空隙实现脱嵌,该过程所需克服的 [4]Lian F.Liu Q G,Wohlfahrt-Mehren M,et al.Structure and 势垒较大,只有在高电压的条件下发生,当充电电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Ni/sLi/Mn5/9]02 prepared by a 压高于4.6V时,有利于过渡金属层内的锂离子的 carbonate coprecipitation method//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State lonics.2007:1664 拔出,造成了晶胞在c轴方向的伸长,而α轴几乎 [5]Kim JS,Johnson C S.Vaughey JT,et al.Electrochemical and 保持不变,这说明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状态并未改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xLi2MO3(1-x)LiMno.s Nio.502 elec- 变,这与循环伏安曲线上4.6~4.8V范围内无氧化 tr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M=Ti.Mn.Zr:.3). 峰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随L的深度拔出,为了 hem Mater,2004,16,1996 保持电子平衡,材料中一定伴随着氧化反应,有的 [6]Breger J.Meng J.Dupre N,et al.High-resolution X-ray 研究山提出被氧化的离子是02-,该论述仍需要在 diffraction.DIFFaX.NMR and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disorder in the LizMnOs Li[Ni1/2 Mn1/2]02 solid solution.J Solid State 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验证,放电过程中,L的嵌入 Chem,2005,178.2575 使相邻氧原子层间的静电斥力逐渐减小,因此晶体 [7]Nikolowski K.Baehtz C.Bramnika NN.et al.A swagelok type 常数c值缓慢降低,并伴随N4+或Ni3+的连续还原 in situ cell for battery investigations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J 反应 Appl Cryst,2005,38:851 [8]Yasunori B,Okada S.Yamaki J.Thermal stability of Li,Co02 3结论 cath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Solid State Ionics.2002.148(3- 4):311 Li[Ni/3Li/gMn5/9]O2材料可标定为a一 [9]Van der Ven.Ceder G.Ordering in Li,Nio.s Mno.5)02 and its大.放电过程中 c 值呈现单调减小的变化趋势‚2∙5 V 时 c 值为1∙428nm. 图4 Li[Ni1/3Li1/9Mn5/9]O2 电池(003)衍射峰附近的原位 XRD 图谱 结合伴随充放电过程 Li +在正极活性材料中的 拔出和嵌入‚对材料的充放电行为进行分析.电池 充电时‚Li +从正极活性材料中拔出‚导致相邻氧原 子层间的静电斥力增强‚因此 c 轴晶胞常数逐渐增 大.充电至3∙8V 时‚伴随锂离子从层状结构中的 不断脱出‚层间的静电斥力达到最大‚结构开始不稳 定.循环伏安法测试曲线[11] 中第一次充电过程的 第一个氧化峰出现在3∙8V‚说明在3∙8V Ni 2+发生 了部分氧化.由于 Ni 3+ 和 Ni 4+ 的离子半径小于 Ni 2+‚因此晶胞常数 a 稍有减小.当充电电压到达 4∙6V 时‚c 值急剧减小‚标志着绝大多数 Li 离子从 正极材料的锂层拔出.并且对应了循环伏安曲线上 的第二个氧化峰‚因此可以判定4∙6V 时伴随 Li 离 子的脱出‚绝大多数镍发生了氧化.在4∙6~4∙8V 之间晶胞常数 c 增大而 a 变化不大.如文献[12]所 述‚与 Ni 2+发生位置互换进入过渡金属层的 Li +经 过锂层的四面体空隙实现脱嵌‚该过程所需克服的 势垒较大‚只有在高电压的条件下发生.当充电电 压高于4∙6V 时‚有利于过渡金属层内的锂离子的 拔出‚造成了晶胞在 c 轴方向的伸长‚而 a 轴几乎 保持不变.这说明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状态并未改 变‚这与循环伏安曲线上4∙6~4∙8V 范围内无氧化 峰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随 Li + 的深度拔出‚为了 保持电子平衡‚材料中一定伴随着氧化反应.有的 研究[11]提出被氧化的离子是 O 2-‚该论述仍需要在 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验证.放电过程中‚Li +的嵌入 使相邻氧原子层间的静电斥力逐渐减小‚因此晶体 常数 c 值缓慢降低‚并伴随 Ni 4+或 Ni 3+的连续还原 反应. 3 结论 Li [ Ni1/3 Li1/9 Mn5/9] O2 材 料 可 标 定 为 α- NaFeO2(空间群 R3m ) 结构‚且不存在 Li2MnO3 相.21°附近衍射峰是由于过渡金属层中 Li 和 Mn 近程有序排列的 3ahex.× 3ahex.×chex.超结构引起 的.In situ XRD 测试结果表明‚整个充放电过程中 Li[Ni1/3Li1/9Mn5/9] O2 材料没有发生相转变.在 3∙8和4∙6V 伴随镍离子的氧化‚晶胞尺寸发生了 较大的变化.3∙8V 时晶胞常数 c 和晶胞内的应力 达到最大‚晶体开始不稳定.当充电电压达到4∙6V 时‚决大多数的镍离子被氧化.电池深度充电至4∙6 ~4∙8V 时‚位于过渡金属层的部分 Li +发生脱嵌‚ 同时一些非过渡金属离子的物质发生了氧化以保持 体系的电子平衡. 致谢 作者感谢德国太阳能与氢能研究所(巴符州) 提供结构精修软件、汉堡大学同步衍射实验室协助 原位 X 射线衍射测试‚Wohlfahrt-Mehrens 教授在 材料结构分析方面给予的启发和帮助‚以及国家留 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新能源技术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的 资金资助. 参 考 文 献 [1] Thackeray M M‚Johnson C S‚Vaughey J T‚et al.Advances in manganese-oxide‘composite’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J Mater Chem‚2005‚15:2257 [2] Ki S P‚Myung H C‚Sung J J‚et al.Design and analysis of tri￾angle phase diagram for preparation of new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solid solutions with stable layered crystal structure.J Power Sources‚2005‚146:281 [3] Kang K‚Meng Y S‚Bréger J‚et al.Electrodes with high power and high capacity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Science‚ 2006‚311(17):977 [4] Lian F‚Liu Q G‚Wohlfahrt-Mehren M‚et al.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Ni1/3Li1/9Mn5/9]O2prepared by a carbonate coprecipitation method∥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State Ionics‚2007:1664 [5] Kim J S‚Johnson C S‚Vaughey J T‚et al.Electr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xLi2MO3·(1- x )LiMn0∙5Ni0∙5O2 elec￾tr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M =Ti‚Mn‚Zr;0≤ x ≤0∙3). Chem Mater‚2004‚16:1996 [6] Bréger J‚Meng J‚Dupre N‚et al.High-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DIFFaX‚NMR and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disorder in the Li2MnO3-Li [ Ni1/2Mn1/2] O2 solid solution.J Solid State Chem‚2005‚178:2575 [7] Nikolowski K‚Baehtz C‚Bramnika N N‚et al.A swagelok-type in situ cell for battery investigations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J Appl Cryst‚2005‚38:851 [8] Yasunori B‚Okada S‚Yamaki J.Thermal stability of Li xCoO2 cath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Solid State Ionics‚2002‚148(3- 4):311 [9] Van der Ven‚Ceder G.Ordering in Li x(Ni0∙5Mn0∙5)O2 and its ·94·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007年 增刊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