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甲法的本意是要防止治安案件发生,既然民众愿当地的政策是促使义勇与保甲合而为一,所以在 意前往沅州申请耕田,说明他们在新居住地可以制度上对其进行调整,最后使两者的职能保持一 获得更富裕的生活,比之留在原籍继续处于贫穷致 状态,对稳定社会秩序更为有利。因此,根据蒲 京畿路由于原本没有民兵,因此不会面临西 宗孟的建议,当湖南民众前往沅州申请土地时,北三路改革旧民兵形式的问题,可以一步到位, 便不再以保甲法为由进行阻拦抽调①。 直接建成王安石规划中的保甲形式。但也正由 在南方边境地区,保甲法还兼具有边疆经略于北宋的京畿地区原本没有民兵组织,从无到 的作用。熙宁六年(1073年),西南的夔州路也有,发生了质的变化,又要实现一步到位的改革, 设置了保甲②。而在梓州路,时任“梓州路察访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京畿路的改革遇到的阻力远 常平等事、兼经制夷事”的熊本在开辟边疆后,也远大于其他地区。加之京畿地区与南北边疆地 将新纳入的少数民族部众结为保甲形式③。在区不同,这里没有国防压力,猝然设立保甲,流言 海南边疆,当地对保甲法的期待除了国防御边之纷起,一些民众视其为负担,许多官员也认为其 外,还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区域开发。当时海南岛有扰民之嫌 上开发程度有限,黎族地区拥有很多土地,适合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保甲法是在北宋实行 发展农业经济,却因民族融合程度有限,汉族民兵民分离制度后,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众难以参与耕种。所以,当地希望能够借编排保弥补的对策。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王安石只能在 甲之机,挑选年轻力壮、愿意从事农耕的汉族民有限的范围内推行保甲法,而不能使其完全取代 众进行军事训练,形成有效的组织,从而在少数募兵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如预设的显著,但 民族地区与黎族民众杂居,在进行耕作的同时维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思路和经验却在 护治安④。 后来的历史时期被广泛借鉴,保甲制度也在后世 基层社会管理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新法 具体举措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在 王安石对于兵制改革的设想,是逐渐以征兵同一个政权体制之内,政策法令在实施的过程 制代替募兵制。推行保甲法,训练民兵,使其先中,由于国家控制力和地方需求不同,各地对政 承担地方安保事务,再参与国防事务,是这项长策的执行程度和力度也不一致。其中反映出的 远计划中逐渐推进的步骤。与禁军相比,民兵不区域差异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所形成的影 但战斗力更强,而且可以自备粮草,无论从军事响,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还是经济方面来看,都是更好的选择。北宋各地 自然与人文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王安石变法收稿日期2012-10-1 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中,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作者陈晓珊,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 问题与对策,从中能明显看出因地制宜或受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0 影响的结果。 【责任编辑惟正】 广南是一个自然地理条件较为特别的区域 由于当地国防形势重要,需要重兵驻守,但北方 军士又不习惯当地生活,无法驻扎太多的禁军,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四,熙宁九年四月庚 以只能加强民兵建设,以广南人戍守广南,才 寅,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0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三,熙宁六年三月辛 能保证区域稳定。而在北方边境,土兵们熟悉本 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20页 乡道路,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一方面是禁军消耗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九,熙宁七年正月甲 大量军费,且战斗力不强,一方面是民兵不费粮 子,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73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編》卷三一O,元丰三年十一月庚 草,战斗力却高于禁军,所以在王安石变法开始 申,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20页 后,西北三路的保甲建设也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甲法的本意是要防止治安案件发生,既然民众愿 意前往沅州申请耕田,说明他们在新居住地可以 获得更富裕的生活,比之留在原籍继续处于贫穷 状态,对稳定社会秩序更为有利。因此,根 据 蒲 宗孟的建议,当湖南民众前往沅州申请土地时, 便不再以保甲法为由进行阻拦抽调①。 在南方边境地区,保甲法还兼具有边疆经略 的作用。熙宁 六 年(1073年),西南的夔州路也 设置了保 甲②。而 在 梓 州 路,时 任“梓 州 路 察 访 常平等事、兼经制夷事”的熊本在开辟边疆后,也 将新纳入 的 少 数 民 族 部 众 结 为 保 甲 形 式③。在 海南边疆,当地对保甲法的期待除了国防御边之 外,还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区域开发。当时海南岛 上开发程度有限,黎族地区拥有很多土地,适合 发展农业经济,却因民族融合程度有限,汉族民 众难以参与耕种。所以,当地希望能够借编排保 甲之机,挑选年轻力壮、愿意从事农耕的汉族民 众进行军事训练,形成有效的组织,从而在少数 民族地区与黎族民众杂居,在进行耕作的同时维 护治安④。 五 结 语 王安石对于兵制改革的设想,是逐渐以征兵 制代替募兵制。推行保甲法,训练民兵,使 其 先 承担地方安保事务,再参与国防事务,是这项长 远计划中逐渐推进的步骤。与禁军相比,民兵不 但战斗力更强,而且可以自备粮草,无论从军事 还是经济方面来看,都是更好的选择。北宋各地 自然与人文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王安石变法 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中,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 问题与对策,从中能明显看出因地制宜或受环境 影响的结果。 广南是一个自然地理条件较为特别的区域, 由于当地国防形势重要,需要重兵驻守,但北方 军士又不习惯当地生活,无法驻扎太多的禁军, 所以只能加强民兵建设,以广南人戍守广南,才 能保证区域稳定。而在北方边境,土兵们熟悉本 乡道路,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一方面是禁军消耗 大量军费,且战斗力不强,一方面是民兵不费粮 草,战斗力却高于禁军,所以在王安石变法开始 后,西北三路的保甲建设也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当地的政策是促使义勇与保甲合而为一,所以在 制度上对其进行调整,最后使两者的职能保持一 致。 京畿路由于原本没有民兵,因此不会面临西 北三路改革旧民兵形式的问题,可以一步到位, 直接建成王安石规划中的保甲形式。但也正由 于北宋的京畿地区原本没有民兵组织,从 无 到 有,发生了质的变化,又要实现一步到位的改革,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京畿路的改革遇到的阻力远 远大于其他地区。加之京畿地区与南北边疆地 区不同,这里没有国防压力,猝然设立保甲,流言 纷起,一些民众视其为负担,许多官员也认为其 有扰民之嫌。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保甲法是在北宋实行 兵民分离制度后,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弥补的对策。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王安石只能在 有限的范围内推行保甲法,而不能使其完全取代 募兵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如预设的显著,但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思路和经验却在 后来的历史时期被广泛借鉴,保甲制度也在后世 基层社会管理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新法 具体举措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在 同一个政权体制之内,政 策 法 令 在 实 施 的 过 程 中,由于国家控制力和地方需求不同,各地对政 策的执行程度和力度也不一致。其中反映出的 区域差异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所形成的影 响,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收稿日期 2012—10—15 作者陈晓珊,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 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0。 【责任编辑 惟 正】 · 65 · ① ② ③ ④ 李焘:《续资 治 通 鉴 长 编》卷 二 七 四,熙宁九年四月庚 寅,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04页。 李焘:《续资 治 通 鉴 长 编》卷 二 四 三,熙宁六年三月辛 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20页。 李焘:《续资 治 通 鉴 长 编》卷 二 四 九,熙宁七年正月甲 子,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73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〇,元丰三年十一月庚 申,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20页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