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案例11邯钢:成本控制的典范 自从1991年以来,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以下简称邯钢)作为一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厂,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利润连年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年壮大,已经由过去一个普通的 地方中型钢铁企业跃居全国11家特大型钢铁企业行列。然而同样是这家钢铁厂,1990年时 邯钢还是与国内其它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 益大面积滑坡,钢铁厂品市场竞争力减弱,生产的28个品种由26个亏损,总厂处于难以为 继的状况。短短的几年时间,邯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效的遏制住成本持续上升、连 续亏损的势头,走出经济效益滑坡的低谷,完成了由一般的亏损企业到明星企业的转变,邯 钢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产生的背景 990年全国开展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钢铁市场整体呈疲软的态势。当时,国内 钢铁企业大都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原材料和运输涨价,减利因素增大,企业成本增高,效 益下降:二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些钢厂品种少,质量低,成本高的问题更加突出:三是 企业债务负担重,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伴随着钢铁是钢铁市场的疲软,钢材的售价一跌再跌。如原来线材2000元/吨买不到, 后来1600元吨没人要;中小型钢材和中板原来1800元/吨买不到,后来1400元/吨没人要 加上原燃材料有大幅度涨价,邯钢每年涨价因素高达900万元,造成钢材成本猛升,绝大 部分钢材产品处于亏损的状态中。邯钢这个河北省知名的上交利税超亿元的大户,连续五个 月出现亏损,企业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形势迫使邯钢必须从改革中找出路,转换机制,走 向市场。在极度困难之时,邯钢人意识到自身的优势:邯钢建厂几十年来,国家给企业投入 大量资金,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能够大批量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 所需的原料有资源,产品有市场,不仅有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一支经过多 年培训的会操作、会经营管理的员工队伍 然而,企业的运作是为了生存、盈利和发展,现实的情况很残酷,此时的邯钢处于赔钱 的状态,而赔钱的根本问题是产品成本高。邯钢当家人刘汉章认为邯钢产品成本高,归根到 底是职工并没有真正当家理财,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落实,企业是厂长负责制,但真正对每 台机器、每件产品负责的是直接操作的职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全厂职工人人当 家理财,企业才能搞好搞活。同全国其他大中型的钢铁厂一样,邯钢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 模式,这就象一堵无形的“墙”,隔断了二级厂(即分厂)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墙外边是市 场经济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邯钢这条大船快被冲翻了,而墙里边的分厂和广大职工由于采 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低进低出核算(企业内部核算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却感受不到市场 的巨大压力。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采用的原料和产品价格都是上级人为确定的, 这种定价与市场相脱节,所以二级厂和职工压力不大,以致形成分厂报盈,总厂报亏的结果 邯钢人发现其钢铁产品没人要,没有市场潜力,不是因为品种和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于产品 成本高,企业效益差。显然,那种单纯靠提高产量、靠大投入增效益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1 案例 11 邯钢:成本控制的典范 自从 1991 年以来,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以下简称邯钢)作为一家始建于 1958 年的老厂,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利润连年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年壮大,已经由过去一个普通的 地方中型钢铁企业跃居全国 11 家特大型钢铁企业行列。然而同样是这家钢铁厂,1990 年时 邯钢还是与国内其它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 益大面积滑坡,钢铁厂品市场竞争力减弱,生产的 28 个品种由 26 个亏损,总厂处于难以为 继的状况。短短的几年时间,邯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效的遏制住成本持续上升、连 续亏损的势头,走出经济效益滑坡的低谷,完成了由一般的亏损企业到明星企业的转变,邯 钢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一、“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产生的背景 1990 年全国开展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钢铁市场整体呈疲软的态势。当时,国内 钢铁企业大都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原材料和运输涨价,减利因素增大,企业成本增高,效 益下降;二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些钢厂品种少,质量低,成本高的问题更加突出;三是 企业债务负担重,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伴随着钢铁是钢铁市场的疲软,钢材的售价一跌再跌。如原来线材 2000 元/吨买不到, 后来 1600 元/吨没人要;中小型钢材和中板原来 1800 元/吨买不到,后来 1400 元/吨没人要。 加上原燃材料有大幅度涨价,邯钢每年涨价因素高达 9000 万元,造成钢材成本猛升,绝大 部分钢材产品处于亏损的状态中。邯钢这个河北省知名的上交利税超亿元的大户,连续五个 月出现亏损,企业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形势迫使邯钢必须从改革中找出路,转换机制,走 向市场。在极度困难之时,邯钢人意识到自身的优势:邯钢建厂几十年来,国家给企业投入 大量资金,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能够大批量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 所需的原料有资源,产品有市场,不仅有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一支经过多 年培训的会操作、会经营管理的员工队伍。 然而,企业的运作是为了生存、盈利和发展,现实的情况很残酷,此时的邯钢处于赔钱 的状态,而赔钱的根本问题是产品成本高。邯钢当家人刘汉章认为邯钢产品成本高,归根到 底是职工并没有真正当家理财,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落实,企业是厂长负责制,但真正对每 台机器、每件产品负责的是直接操作的职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全厂职工人人当 家理财,企业才能搞好搞活。同全国其他大中型的钢铁厂一样,邯钢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 模式,这就象一堵无形的“墙”,隔断了二级厂(即分厂)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墙外边是市 场经济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邯钢这条大船快被冲翻了,而墙里边的分厂和广大职工由于采 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低进低出核算(企业内部核算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却感受不到市场 的巨大压力。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采用的原料和产品价格都是上级人为确定的, 这种定价与市场相脱节,所以二级厂和职工压力不大,以致形成分厂报盈,总厂报亏的结果。 邯钢人发现其钢铁产品没人要,没有市场潜力,不是因为品种和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于产品 成本高,企业效益差。显然,那种单纯靠提高产量、靠大投入增效益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