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世纪中期,西方的天文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则是 科学心理学起源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对心理学的诞生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有:(1)神 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贝尔—马戎单定律,神经特殊功能说等: (2)脑机能的研究成果,如神经系统功能的定位说和统一说。(3)感官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 视觉三色说,抗色说,听觉说等:(4)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 物理测量法等。 方面是,在哲学母体内的心理学胚胎已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等自 然科学的发展,又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技术。19世纪末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结合了哲学心理学内容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于 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 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开始 、心理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 心理学独立之后,由于各个心理学家的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 理解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可以说,作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 史基本上是心理学各种流派相互交替发展的历史。在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概括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生物学观点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神经生理学 的许多研究不仅以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使我们对心理活动与脑活动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清 楚,例如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的研究,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情 绪反应的研究等等。从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方面探索大脑这个"黑箱〃的秘密,一直是心理学 家和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至今知之不多 所谓心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是指一种较极端的唯生物学观点,即企图只是以 生物学的观念和模式来建构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这是不妥的。更何况,有关脑机能活动方 面的知识又大都来自动物研究的材料,或来自人的脑病患者的研究材料。 2.行为主义观点 由于研究内部心理、意识的困难,以及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方法的局限性,20世纪初 华生(J.B. Watson)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 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由于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内省法又不能直接提供人 们都可证明的客观材料,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 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刺激一反应〃及其关系。研究行为就是研究心理,探索刺激 反应〃的规律就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观点。 从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有三种行为主义。第一,极端的行为主义。他 们认为心理、意识都是行为,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不必再用心理〃和意识〃这些词。有 机体的行为结构就是刺激一反应〃的直接联系。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早期行为主义者。第 二,折衷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者一般不完全否认意识,认为行为是意识的要素之一, 并可以表现某些内部意识。因此,他们的研究大多在探寻刺激与反应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中介 因素,以便说明行为的合理性。持这类观点的人大都属于新行为主义者。第三,方法论 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方法,而不在于否定心理和意识 的存在。他们一般都被看作是第三代行为主义,其影响也最广泛 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如他们提出的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条件性操作原理 社会观察理论以及行为矫正理论,特别是他们倡导的客观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但必须指出,行为与心理、意识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区别,决不能把二 者完全同等或相互替代。研究行为的规律并不能完全揭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局限 3.认知观点 这里的认知观点主要是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它是自行为主义之后在心理学发展过 程中产生的一次ν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忽略内部认知过程 产生极大的疑问,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知过程。 但这种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19 世纪中期,西方的天文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则是 科学心理学起源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对心理学的诞生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有:(1)神 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贝尔——马戎单定律,神经特殊功能说等; (2)脑机能的研究成果,如神经系统功能的定位说和统一说。(3)感官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 视觉三色说,抗色说,听觉说等;(4)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 物理测量法等。 一方面是,在哲学母体内的心理学胚胎已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等自 然科学的发展,又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技术。19 世纪末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结合了哲学心理学内容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于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 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开始。 二、心理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 心理学独立之后,由于各个心理学家的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 理解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可以说,作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 史基本上是心理学各种流派相互交替发展的历史。在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概括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生物学观点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神经生理学 的许多研究不仅以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使我们对心理活动与脑活动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清 楚,例如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的研究,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情 绪反应的研究等等。从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方面探索大脑这个“黑箱”的秘密,一直是心理学 家和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至今知之不多。 所谓心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是指一种较极端的唯生物学观点,即企图只是以 生物学的观念和模式来建构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这是不妥的。更何况,有关脑机能活动方 面的知识又大都来自动物研究的材料,或来自人的脑病患者的研究材料。 2.行为主义观点 由于研究内部心理、意识的困难,以及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方法的局限性,20 世纪初, 华生(J. B. Watson)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 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由于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内省法又不能直接提供人 们都可证明的客观材料,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 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刺激——反应”及其关系。研究行为就是研究心理,探索“刺激 ——反应”的规律就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观点。 从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有三种行为主义。第一,极端的行为主义。他 们认为心理、意识都是行为,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不必再用“心理”和“意识”这些词。有 机体的行为结构就是“刺激——反应”的直接联系。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早期行为主义者。第 二,折衷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者一般不完全否认意识,认为行为是意识的要素之一, 并可以表现某些内部意识。因此,他们的研究大多在探寻刺激与反应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中介 因素,以便说明行为的合理性。持这类观点的人大都属于新行为主义者。第三,方法论 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方法,而不在于否定心理和意识 的存在。他们一般都被看作是第三代行为主义,其影响也最广泛。 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如他们提出的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条件性操作原理, 社会观察理论以及行为矫正理论,特别是他们倡导的客观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但必须指出,行为与心理、意识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区别,决不能把二 者完全同等或相互替代。研究行为的规律并不能完全揭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局限。 3.认知观点 这里的认知观点主要是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它是自行为主义之后在心理学发展过 程中产生的一次“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忽略内部认知过程 产生极大的疑问,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知过程。 但这种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