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7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表3等效电路中各电化学元件的参数值 Table 3 Parameters of electro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equivalent circuit 试样号 R1/0 W1-R/Q WI-T/s C1/F 总阻抗,R/Q 1-1 145.50 215.40 7.11×10-5 2.53×10-9 360.90 1#-2 114.70 180.50 5.09X10-5 3.18×10-9 295.20 1-3 106.40 164.30 4.71×10-5 4.60×10-9 270.70 2*-1 110.50 181.45 4.09×10-5 5.08×10-9 291.95 2*-2 84.11 135.44 2.96×10-5 6.67×10-9 219.55 2#-3 65.64 89.10 1.58×10-5 7.50×10-9 154.74 Q235-1 82.56 77.46 2.46×10-5 6.77×10-9 220.02 Q235-2 45.66 50.23 1.60X10-5 7.10X10-9 95.89 Q235-3 29.52 31.56 9.10×10-6 8.01×10-9 61.08 样表面锈层Q235钢最粗糙,1生成的锈层最均匀 性的影响作用.,本实验从电化学的角度得出稀土提 致密,这一点从锈层的外观形貌上会得到证实,可 高CP耐候钢耐蚀性的定量结果,稀土通过使锈 见1#试样的具有保护性的内锈层最厚,结合图3 层致密稳定保护性强而提高了钢的耐蚀性,但这要 的等效电路分析,可以认为耐候钢的表面由两层性 在一定的稀土含量范围内 质有所差异的部分构成,表层有一层能够和测试溶 450 液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物质;这一层向内存在一层较 400 -1“ 0-2 为致密的物质,该层的存在阻碍了反应向内部的进 3504 ▲-Q235 行,外锈层结构疏松多孔,并且由于生长速度过快, 300 9250 存在许多裂纹,物质在其中的传输速度远大于在内 200 锈层的传输速度.所以物质在内锈层的传输就成为 150 反应的控速步骤.有限厚度扩散即反映了这一传质 100 过程,其中极化阻抗参数W1T=L/D中的L就 表示了内锈层的相对厚度,如果假定物质在内锈层 40 60 80 100 120 浸泡时间h 中的扩散系数是相同的,即假定所有试样内锈层的 组成和密度是一样的,则可以通过比较W1T值的 图5带绣样的总阻抗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关系 大小来比较各个试样的L值(即内锈层的厚度),从 Fig-5 Curve of the resistance of rusty samples to immersion time 表3看出,W1-T是按着Q235、2#和1的顺序增大 的;说明1稀土耐候钢的内锈层厚度最大,在腐蚀 3结论 过程中疏松多孔的外层逐渐转变为致密稳定的内锈 (1)在本实验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条件下, 层,锈层的保护能力增强,钢的耐蚀能力提高 测得的CPRE耐候钢失重腐蚀率和交流阻抗结 随着试样在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总阻抗值 果表明,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钢的耐腐蚀能力不同 逐渐降低,Q235钢阻抗下降的趋势最大,如图5所 稀土通过使锈层致密稳定保护性强而提高了钢的耐 示,稀土耐候钢的总阻抗远远大于普碳钢的,总阻 蚀性,但要在一定的稀土含量范围内, 抗是锈层电阻R1与扩散引起的Warburg电阻W1~ (2)利用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C(R(CPE R的和,阻抗值大,阻碍粒子传输的阻力大,因而使 (RW.CPE))可以表征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条 得反应难以进行,降低钢的腐蚀速度,此结果与前 件下稀土耐候钢锈层的结构和传质过程,锈层中存 面的失重腐蚀率结果相一致,上述结果充分反映了 在半无限扩散和有限厚度扩散两种过程,有限厚度 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稀土耐候钢具有保护性更强更 扩散极化阻抗反映了耐候钢内锈层的保护性能 稳定的锈层,同时可以看到,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 (3)应用交流阻抗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锈层电 钢锈层的保护能力是不同的,在实验条件和其他化 阻、扩散极化阻抗等表征锈层结构和性能的电化学 学成分一致、只改变稀土含量的情况下,得到了稀土 参数,从电化学角度得出稀土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 耐候钢耐蚀能力的差异,说明稀土对于耐候钢耐蚀 的定量结果 (下转第601页)表3 等效电路中各电化学元件的参数值 Table3 Parameters of electro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equivalent circuit 试样号 R1/Ω W1-R/Ω W1-T/s C1/F 总阻抗‚R/Ω 1#—1 145∙50 215∙40 7∙11×10—5 2∙53×10—9 360∙90 1#—2 114∙70 180∙50 5∙09×10—5 3∙18×10—9 295∙20 1#—3 106∙40 164∙30 4∙71×10—5 4∙60×10—9 270∙70 2#—1 110∙50 181∙45 4∙09×10—5 5∙08×10—9 291∙95 2#—2 84∙11 135∙44 2∙96×10—5 6∙67×10—9 219∙55 2#—3 65∙64 89∙10 1∙58×10—5 7∙50×10—9 154∙74 Q235#—1 82∙56 77∙46 2∙46×10—5 6∙77×10—9 220∙02 Q235#—2 45∙66 50∙23 1∙60×10—5 7∙10×10—9 95∙89 Q235#—3 29∙52 31∙56 9∙10×10—6 8∙01×10—9 61∙08 样表面锈层 Q235钢最粗糙‚1#生成的锈层最均匀 致密.这一点从锈层的外观形貌上会得到证实.可 见1#试样的具有保护性的内锈层最厚.结合图3 的等效电路分析‚可以认为耐候钢的表面由两层性 质有所差异的部分构成‚表层有一层能够和测试溶 液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物质;这一层向内存在一层较 为致密的物质‚该层的存在阻碍了反应向内部的进 行.外锈层结构疏松多孔‚并且由于生长速度过快‚ 存在许多裂纹‚物质在其中的传输速度远大于在内 锈层的传输速度.所以物质在内锈层的传输就成为 反应的控速步骤.有限厚度扩散即反映了这一传质 过程‚其中极化阻抗参数 W1-T = L 2/D 中的 L 就 表示了内锈层的相对厚度.如果假定物质在内锈层 中的扩散系数是相同的‚即假定所有试样内锈层的 组成和密度是一样的‚则可以通过比较 W1-T 值的 大小来比较各个试样的 L 值(即内锈层的厚度).从 表3看出‚W1-T 是按着 Q235、2#和1#的顺序增大 的;说明1#稀土耐候钢的内锈层厚度最大‚在腐蚀 过程中疏松多孔的外层逐渐转变为致密稳定的内锈 层‚锈层的保护能力增强‚钢的耐蚀能力提高. 随着试样在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总阻抗值 逐渐降低‚Q235钢阻抗下降的趋势最大‚如图5所 示.稀土耐候钢的总阻抗远远大于普碳钢的.总阻 抗是锈层电阻 R1 与扩散引起的 Warburg 电阻 W1- R 的和‚阻抗值大‚阻碍粒子传输的阻力大‚因而使 得反应难以进行‚降低钢的腐蚀速度.此结果与前 面的失重腐蚀率结果相一致.上述结果充分反映了 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稀土耐候钢具有保护性更强更 稳定的锈层.同时可以看到‚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 钢锈层的保护能力是不同的.在实验条件和其他化 学成分一致、只改变稀土含量的情况下‚得到了稀土 耐候钢耐蚀能力的差异‚说明稀土对于耐候钢耐蚀 性的影响作用.本实验从电化学的角度得出稀土提 高 Cu—P 耐候钢耐蚀性的定量结果‚稀土通过使锈 层致密稳定保护性强而提高了钢的耐蚀性‚但这要 在一定的稀土含量范围内. 图5 带锈样的总阻抗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关系 Fig.5 Curve of the resistance of rusty samples to immersion time 3 结论 (1) 在本实验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条件下‚ 测得的 Cu—P—RE 耐候钢失重腐蚀率和交流阻抗结 果表明‚不同稀土含量的耐候钢的耐腐蚀能力不同. 稀土通过使锈层致密稳定保护性强而提高了钢的耐 蚀性‚但要在一定的稀土含量范围内. (2) 利用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 (C (R (CPE (RWsCPE))))可以表征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条 件下稀土耐候钢锈层的结构和传质过程‚锈层中存 在半无限扩散和有限厚度扩散两种过程‚有限厚度 扩散极化阻抗反映了耐候钢内锈层的保护性能. (3) 应用交流阻抗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锈层电 阻、扩散极化阻抗等表征锈层结构和性能的电化学 参数‚从电化学角度得出稀土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 的定量结果. (下转第601页) ·57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1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