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1卷第1期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31,No.1 2015年 1月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Jan.,2015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01-0059-06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功耀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既没有针性,也没有生物学据的惰性医措施,产生了可被接受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安慰效应。它将被推测为,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治疗过程首先使患者产生了一个心理程:这个心理程支配患者再产生了一个内生的物过程,以应答患者 的心理期待,而产生出来的。在身心关系上,安慰效应仿佛支持艾克斯先生提出的心元假说:在因果关系上,它支持主观 自生的因果念:就道德哲学来说,安慰效应迫使我反思治虚无主义,善意的谎言,安慰治疗能否用干临床等哲学问题。 关键词:安慰剂效应:哲学:困感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安慰剂是关于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生物学证发表的。2331-340当时,他接受了一个叫怀特(Wigt) 据的惰性医疗措施的总称。它分为纯粹安慰剂和非 的淋巴癌晚期患者。正当布鲁诺束手无策的时候, 纯粹安慰剂两类。糖水、糖丸、还不如一粒米的淀粉 怀特听说了当时新发明的克力生物素(Krebiozen) 胶囊,和虚假的或模拟的外科手术,等等,属于纯粹 可以永久性地征服癌症。尽管这一声称只是一个传 安慰剂。抗生素原本对病毒感染无效,但它却被实 闻,并没有科学证据,但怀特却非常固执地恳请布 际地运用在了抗病毒的场合,这时的抗生素就属于 鲁诺医生为他注射这种新药。只注射了两天,怀特 非纯粹安慰剂。早在19世纪,医学界就有报道指 的淋巴癌居然就像融化雪球那样迅速地缩小了。连 出,为患者施加安慰剂治疗获得了可被接受的(或 续注射了10天,病人就康复出院了。此后,美国联 称实际的)疾病状况的改善。这一发现,对我们习以 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医学会(AMA) 为常的许多哲学观念都形成了挑战。 分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试图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检 验克力生物素真实的抗癌作用。但是,两个独立的 一、安慰剂效应及其特点 机构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无歧义的:克力生物素 对淋巴癌治疗无效。 “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源自公元4世纪出 继布鲁诺发现虚假的药物可以产生安慰剂效 版的拉丁文本《圣经·诗篇》的第114章第9节: 应之后,医学界又发现了假的外科手术311151118,假 “placebo Domin0 in regione vivorum”。它多被基督徒的超声波治疗47-81,假电疗(不通电的电疗)5391-397, 用于葬礼。14世纪,这个术语被增加用来讽刺以廉 假针灸(不按穴位扎针的针灸)〔6152-158,也被报道可 价的好话取悦对方的行为。有医学史家考证过,在 以产生安慰剂效应。据不完全采集,下列疾病均可 医学领域使用“安慰剂”,始见于1811年。它的原始 产生安慰剂效应: 含义是“取悦多于治疗的医术运用”。〔1)656 焦虑、抑郁、多动症、含汞的补牙材料引起的中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使用安慰剂治疗的目的在 毒、哮喘、自闭症、良性前列腺肥大、咳嗽、节断性回 于安慰患者,而不是为了真实的治疗,但由它产生 肠炎、消化不良、癫痫、阳具勃起障碍、食物过敏、胃 的疗效却是真实的。其中,最为轰动的安慰剂效应 及十二指肠溃疡、头痛、心力衰竭、单纯性疱疹、高 病例是德国医生、心理学家布鲁诺(Bruno Klopfer) 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反胃、惊 收稿日期:2014-07-09 作者简介:功耀(1956一),湖南省郴州市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科学技哲学。 59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 31 卷 第 1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 Vol. 31, No. 1 2 0 1 5 年 1 月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Jan.,2015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01-0059-06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功耀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 摘要:既没有针 性,也没有生物学 据的惰性医 措施,产生了可被接受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安慰 效应。 它将 被推测为,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治疗过程首先使患者产生了一个心理 程;这个心理 程支配患者再产生了一个内生 的物 过程,以应答患者 的心理期待,而产生出来的。 在身心关系 上,安慰 效应仿佛支持艾克 斯先生提出的心 元假说;在因果关系 上,它支持主观 自生的因果 念;就道德哲学来说,安慰 效应迫使我 反思治 虚无主义, 善意的谎言,安慰 治疗能否用于临床等哲学问题。 关键词:安慰剂效应;哲学;困惑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安慰剂是关于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生物学证 发表的。 〔2〕331-340 当时,他接受了一个叫怀特(Wright) 据的惰性医疗措施的总称。 它分为纯粹安慰剂和非 的淋巴癌晚期患者。 正当布鲁诺束手无策的时候, 纯粹安慰剂两类。 糖水、糖丸、还不如一粒米的淀粉 怀特听说了当时新发明的克力生物素(Krebiozen) 胶囊,和虚假的或模拟的外科手术,等等,属于纯粹 可以永久性地征服癌症。 尽管这一声称只是一个传 安慰剂。 抗生素原本对病毒感染无效,但它却被实 闻,并没有科学证据,但怀特却非常固执地恳请布 际地运用在了抗病毒的场合,这时的抗生素就属于 鲁诺医生为他注射这种新药。 只注射了两天,怀特 非纯粹安慰剂。 早在 19 世纪, 医学界就有报道指 的淋巴癌居然就像融化雪球那样迅速地缩小了。 连 出,为患者施加安慰剂治疗获得了可被接受的(或 续注射了 10 天,病人就康复出院了。 此后,美国联 称实际的)疾病状况的改善。 这一发现,对我们习以 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医学会(AMA) 为常的许多哲学观念都形成了挑战。 分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试图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检 验克力生物素真实的抗癌作用。 但是,两个独立的 一、安慰剂效应及其特点 机构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无歧义的:克力生物素 对淋巴癌治疗无效。 “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源自公元 4 世纪出 继布鲁诺发现虚假的药物可以产生安慰剂效 版的拉丁文本 《圣经·诗篇》 的第 114 章第 9 节: 应之后,医学界又发现了假的外科手术〔3〕1115-1118,假 “placebo Domino in regione vivorum”。 它多被基督徒 的超声波治疗〔4〕77-81,假电疗(不通电的电疗)〔5〕391-397, 用于葬礼。 14 世纪,这个术语被增加用来讽刺以廉 假针灸(不按穴位扎针的针灸)〔6〕152-158,也被报道可 价的好话取悦对方的行为。 有医学史家考证过,在 以产生安慰剂效应。 据不完全采集,下列疾病均可 医学领域使用“安慰剂”,始见于 1811 年。 它的原始 产生安慰剂效应: 含义是“取悦多于治疗的医术运用”。 〔1〕656 焦虑、抑郁、多动症、含汞的补牙材料引起的中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使用安慰剂治疗的目的在 毒、哮喘、自闭症、良性前列腺肥大、咳嗽、节断性回 于安慰患者,而不是为了真实的治疗,但由它产生 肠炎、消化不良、癫痫、阳具勃起障碍、食物过敏、胃 的疗效却是真实的。 其中,最为轰动的安慰剂效应 及十二指肠溃疡、头痛、心力衰竭、单纯性疱疹、高 病例是德国医生、心理学家布鲁诺(Bruno Klopfer) 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反胃、惊 收稿日期:2014-07-09 作者简介: 功耀(1956—),湖南省郴州市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科学技 哲学。 59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