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期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31,No.1 2015年 1月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Jan.,2015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01-0059-06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功耀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既没有针性,也没有生物学据的惰性医措施,产生了可被接受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安慰效应。它将被推测为,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治疗过程首先使患者产生了一个心理程:这个心理程支配患者再产生了一个内生的物过程,以应答患者 的心理期待,而产生出来的。在身心关系上,安慰效应仿佛支持艾克斯先生提出的心元假说:在因果关系上,它支持主观 自生的因果念:就道德哲学来说,安慰效应迫使我反思治虚无主义,善意的谎言,安慰治疗能否用干临床等哲学问题。 关键词:安慰剂效应:哲学:困感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安慰剂是关于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生物学证发表的。2331-340当时,他接受了一个叫怀特(Wigt) 据的惰性医疗措施的总称。它分为纯粹安慰剂和非 的淋巴癌晚期患者。正当布鲁诺束手无策的时候, 纯粹安慰剂两类。糖水、糖丸、还不如一粒米的淀粉 怀特听说了当时新发明的克力生物素(Krebiozen) 胶囊,和虚假的或模拟的外科手术,等等,属于纯粹 可以永久性地征服癌症。尽管这一声称只是一个传 安慰剂。抗生素原本对病毒感染无效,但它却被实 闻,并没有科学证据,但怀特却非常固执地恳请布 际地运用在了抗病毒的场合,这时的抗生素就属于 鲁诺医生为他注射这种新药。只注射了两天,怀特 非纯粹安慰剂。早在19世纪,医学界就有报道指 的淋巴癌居然就像融化雪球那样迅速地缩小了。连 出,为患者施加安慰剂治疗获得了可被接受的(或 续注射了10天,病人就康复出院了。此后,美国联 称实际的)疾病状况的改善。这一发现,对我们习以 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医学会(AMA) 为常的许多哲学观念都形成了挑战。 分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试图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检 验克力生物素真实的抗癌作用。但是,两个独立的 一、安慰剂效应及其特点 机构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无歧义的:克力生物素 对淋巴癌治疗无效。 “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源自公元4世纪出 继布鲁诺发现虚假的药物可以产生安慰剂效 版的拉丁文本《圣经·诗篇》的第114章第9节: 应之后,医学界又发现了假的外科手术311151118,假 “placebo Domin0 in regione vivorum”。它多被基督徒的超声波治疗47-81,假电疗(不通电的电疗)5391-397, 用于葬礼。14世纪,这个术语被增加用来讽刺以廉 假针灸(不按穴位扎针的针灸)〔6152-158,也被报道可 价的好话取悦对方的行为。有医学史家考证过,在 以产生安慰剂效应。据不完全采集,下列疾病均可 医学领域使用“安慰剂”,始见于1811年。它的原始 产生安慰剂效应: 含义是“取悦多于治疗的医术运用”。〔1)656 焦虑、抑郁、多动症、含汞的补牙材料引起的中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使用安慰剂治疗的目的在 毒、哮喘、自闭症、良性前列腺肥大、咳嗽、节断性回 于安慰患者,而不是为了真实的治疗,但由它产生 肠炎、消化不良、癫痫、阳具勃起障碍、食物过敏、胃 的疗效却是真实的。其中,最为轰动的安慰剂效应 及十二指肠溃疡、头痛、心力衰竭、单纯性疱疹、高 病例是德国医生、心理学家布鲁诺(Bruno Klopfer) 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反胃、惊 收稿日期:2014-07-09 作者简介:功耀(1956一),湖南省郴州市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科学技哲学。 59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31 卷 第 1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 Vol. 31, No. 1 2 0 1 5 年 1 月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Jan.,2015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01-0059-06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功耀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 摘要:既没有针 性,也没有生物学 据的惰性医 措施,产生了可被接受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安慰 效应。 它将 被推测为,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治疗过程首先使患者产生了一个心理 程;这个心理 程支配患者再产生了一个内生 的物 过程,以应答患者 的心理期待,而产生出来的。 在身心关系 上,安慰 效应仿佛支持艾克 斯先生提出的心 元假说;在因果关系 上,它支持主观 自生的因果 念;就道德哲学来说,安慰 效应迫使我 反思治 虚无主义, 善意的谎言,安慰 治疗能否用于临床等哲学问题。 关键词:安慰剂效应;哲学;困惑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安慰剂是关于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生物学证 发表的。 〔2〕331-340 当时,他接受了一个叫怀特(Wright) 据的惰性医疗措施的总称。 它分为纯粹安慰剂和非 的淋巴癌晚期患者。 正当布鲁诺束手无策的时候, 纯粹安慰剂两类。 糖水、糖丸、还不如一粒米的淀粉 怀特听说了当时新发明的克力生物素(Krebiozen) 胶囊,和虚假的或模拟的外科手术,等等,属于纯粹 可以永久性地征服癌症。 尽管这一声称只是一个传 安慰剂。 抗生素原本对病毒感染无效,但它却被实 闻,并没有科学证据,但怀特却非常固执地恳请布 际地运用在了抗病毒的场合,这时的抗生素就属于 鲁诺医生为他注射这种新药。 只注射了两天,怀特 非纯粹安慰剂。 早在 19 世纪, 医学界就有报道指 的淋巴癌居然就像融化雪球那样迅速地缩小了。 连 出,为患者施加安慰剂治疗获得了可被接受的(或 续注射了 10 天,病人就康复出院了。 此后,美国联 称实际的)疾病状况的改善。 这一发现,对我们习以 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医学会(AMA) 为常的许多哲学观念都形成了挑战。 分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试图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检 验克力生物素真实的抗癌作用。 但是,两个独立的 一、安慰剂效应及其特点 机构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无歧义的:克力生物素 对淋巴癌治疗无效。 “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源自公元 4 世纪出 继布鲁诺发现虚假的药物可以产生安慰剂效 版的拉丁文本 《圣经·诗篇》 的第 114 章第 9 节: 应之后,医学界又发现了假的外科手术〔3〕1115-1118,假 “placebo Domino in regione vivorum”。 它多被基督徒 的超声波治疗〔4〕77-81,假电疗(不通电的电疗)〔5〕391-397, 用于葬礼。 14 世纪,这个术语被增加用来讽刺以廉 假针灸(不按穴位扎针的针灸)〔6〕152-158,也被报道可 价的好话取悦对方的行为。 有医学史家考证过,在 以产生安慰剂效应。 据不完全采集,下列疾病均可 医学领域使用“安慰剂”,始见于 1811 年。 它的原始 产生安慰剂效应: 含义是“取悦多于治疗的医术运用”。 〔1〕656 焦虑、抑郁、多动症、含汞的补牙材料引起的中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使用安慰剂治疗的目的在 毒、哮喘、自闭症、良性前列腺肥大、咳嗽、节断性回 于安慰患者,而不是为了真实的治疗,但由它产生 肠炎、消化不良、癫痫、阳具勃起障碍、食物过敏、胃 的疗效却是真实的。 其中,最为轰动的安慰剂效应 及十二指肠溃疡、头痛、心力衰竭、单纯性疱疹、高 病例是德国医生、心理学家布鲁诺(Bruno Klopfer) 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反胃、惊 收稿日期:2014-07-09 作者简介: 功耀(1956—),湖南省郴州市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科学技 哲学。 59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31卷第1期 恐症、帕金森氏症、嗜赌症、经前综合征、银屑病性 发生过程:虚假的或模拟的施治过程,首先使患者 关节炎、返流性食管炎、下肢不宁综合征、女性性冷 产生了一些良好的心理期待:紧接着,这个心理期 淡、社交恐惧症、第三臼齿拔除后脸部肿胀、溃疡性 待支配患者产生了一些内生的物质过程,以应答这 结肠炎、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种心理期待:这个物质过程对那个心理期待的实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同样的安慰剂医疗措施, 现,就产生了安慰剂效应。 当医生给患者以积极、鼓励自信的心理引导时,比 如,医生对患者说,“这种药的效果很好,对你的康 二、安慰剂效应对身心关系哲学的搅局 复将很有帮助”,这些安慰剂可以取得正面的治疗效 果:反之,如果医生对患者给以消极、缺乏自信、甚至 很显然,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是对身心关系哲学 威胁性的暗示,比如,医生这样对患者说:“这 的一次最严重的搅局。它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反思 可能对你产生一些副作用,而且不一定有效”,患者就 “世界I”和“世界Ⅱ”的关系问题。 可能获得受伤害的后果。前者属于正面的安慰剂效应, 心与身的关系,在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当中也曾被 后者属于负面的安慰剂效应。1961年,美国医生瓦尔 表述为灵与肉的关系。16世纪,笛卡尔最早提出作 特·肯尼迪(Walter Kennedy)首次将负面的安慰剂效 为非肉体的心灵(res cogitans)与作为肉体的脑 应命名为“伤害剂效应”(noceb0 effect)7203-205。 (res extensa)之间交互作用的二元论哲学。从那以 有证据显示,休斯敦(W·R·Houston)早在1938年 后,古老的“心”与“身”的关系被具体归结为“心”与 就已经对伤害剂效应做出过描述。〔8)1416-14251981年, “脑”的关系。由于脑科学进展缓慢,这个问题曾经在 有两位意大利生理学家重复了伤害剂效应。他们先在自 哲学家们的清谈中沉寂了400多年。1978年4月 愿接受伤害剂效应实验的受试者身上像模像样地接上电 7日,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密执 极,然后对受试者说,“将会有一股微小的电流通过你 根大学发表关于“人的价值”的学术演讲,提出了 们的大脑”。这一告知只是为了实验,实际上并没有通 “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遂又使这个问题重新活跃 电。尽管如此,却有70%的受试者主诉说,“通电之后 起来。对此,生理学家和进化论者所关心的是:“无 出现了头痛”。(9)140143另有研究者指出过,同一种 意识的大脑是否真的在意识”?(托马斯·R·布莱克 药,医生对患者给以伤害剂暗示,与 斯利,1992)哲学家所关心的则是,心与身这“两个世 不给任何暗示相比,在服药之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界”究竞是平行的,同一的,激进唯物主义的,泛 高27%10104-107。 心论的,还是心元论的? 1978年,列文(Levine et al)医生首次对安慰 最早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相对立的是莱布尼茨 剂的止痛过程进行了产生机制的研究。同年,他在著 (G.W.Leibniz)的身心平行论。莱布尼茨同意笛卡 名的《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称,安慰剂止痛的奥秘是 尔关于身心二元属性的判断,但不赞成身心之间的相 安慰剂刺激患者体内生成了一种类吗啡物质。如 互作用,也就是不认为身与心发生相互作用的时 果给患者先期注射吗啡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就 候,存在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时间差。莱布尼茨认 既可以锁闭安慰剂止痛,也能锁闭吗啡止痛。11654-657 为,身与心虽然是二元的,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必 1990年代中期,列文的发现得到了再一次证实121535-543 定是同步发生的。依据莱布尼兹的哲学,“心”想举 2005年,一位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和4位美国神经 手,与“身”举手,这两个过程必定是同步发生的。 生理学家,联合在《神经科学学报》发表综合性研究报 同样道理,“身体上”的疲倦和“心灵上”的昏昏欲 告断言,所有的安慰剂效应都可能存在着类似于列文 睡,必定也是同步发生的。 所揭示的物质过程。(13]1523这些物质过程仿佛是由 患者的心理过程控制的,就像条件反射控制人的迷走 身心二元论和身心平行论同时承认了身与心的二 元属性。身心同一论则从根本上否认心与身的二元属 神经,迷走神经控制人的胃液分泌和食欲那样。 2001年到2004年,在英国循证医学中心工作的两 性。这一哲学猜想,源自奥地利哲学家费伊格尔 位丹麦医生罗加森(Asbj覬rmHr6 bjartsson)和葛采 (Herbert Feigl)。1967年,费伊格尔在明尼苏达 大学出版了《“精神”与“物质”》一书,阐述了他的这 (Peter C G覬tzsche)联合发表三篇论文,支持 个观点。他认为,每一个有意识的人的生活体验状 心理作用是产生安慰剂效应的主要原因。 态是与这个人的神经运动相等同的1479。也正因为这 由之,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推测安慰剂效应的 样,研究人的神经运动(如神经递质障碍)就可以 60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31 卷 第 1 期 恐症、帕金森氏症、嗜赌症、经前综合征、银屑病性 关节炎、返流性食管炎、下肢不宁综合征、女性性冷 淡、社交恐惧症、第三臼齿拔除后脸部肿胀、溃疡性 结肠炎、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 同样的安慰剂医疗措施, 当医生给患者以积极、 鼓励自信的心理引导时,比 如,医生对患者说,“这种药的效果很好,对你的康 复将很有帮助”, 这些安慰剂可以取得正面的治疗 效 果;反之,如果医生对患者给以消极、缺乏自信、 甚至 威胁性的暗示,比如,医生这样对患者说:“这 可能对你产生一些副作用,而且不一定有效”,患者 就 可能获得受伤害的后果。 前者属于正面的安慰剂 效应, 后者属于负面的安慰剂效应。 1961 年,美国医 生瓦尔 特·肯尼迪(Walter Kennedy)首次将负面的安 慰剂效 应命名为“伤害剂效应”(nocebo effect)〔7〕203-205。 有证据显示,休斯敦(W·R·Houston)早在 1938 年 就已经对伤害剂效应做出过描述。 〔8〕1416-14251981 年, 有两位意大利生理学家重复了伤害剂效应。 他们先 在自 愿接受伤害剂效应实验的受试者身上像模像 样地接上电 极,然后对受试者说,“将会有一股微小 的电流通过你 们的大脑”。 这一告知只是为了实验, 实际上并没有通 电。 尽管如此,却有 70%的受试者 主诉说,“通电之后 出现了头痛”。 〔9〕140-143 另有研究者 指出过,同一种 药,医生对患者给以伤害剂暗示,与 不给任何暗示相比,在服药之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高 27%〔10〕104-107。 1978 年,列文(Levine et al)医生首次对安慰 剂 的止痛过程进行了产生机制的研究。 同年,他在著 名的《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称,安慰剂止痛的奥秘 是 安慰剂刺激患者体内生成了一种类吗啡物质。 如 果给患者先期注射吗啡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就 既可以锁闭安慰剂止痛,也能锁闭吗啡止痛。 〔11〕654-657 1990 年代中期,列文的发现得到了再一次证实〔12〕535-543。 2005 年,一位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和 4 位美国神经 生理学家,联合在《神经科学学报》发表综合性研究 报 告断言,所有的安慰剂效应都可能存在着类似于 列文 所揭示的物质过程。 〔13〕1523 这些物质过程仿佛是 由 患者的心理过程控制的,就像条件反射控制人的 迷走 神经, 迷走神经控制人的胃液分泌和食欲那 样。 2001 年到 2004 年,在英国循证医学中心工作的 两 位丹麦医生罗加森(Asbj 覬 rn Hróbjartsson)和葛采 (Peter C G 覬 tzsche)联合发表三篇论文 ,支持 心理作 用是产生安慰剂效应的主要原因。 由之,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推测安慰剂效应的 发生过程:虚假的或模拟的施治过程,首先使患者 产生了一些良好的心理期待;紧接着,这个心理期 待支配患者产生了一些内生的物质过程,以应答这 种心理期待; 这个物质过程对那个心理期待的实 现,就产生了安慰剂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对身心关系哲学的搅局 很显然,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是对身心关系哲学 的一次最严重的搅局。 它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反思 “世界Ⅰ”和“世界Ⅱ”的关系问题。 心与身的关系,在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当中也曾 被 表述为灵与肉的关系。 16 世纪,笛卡尔最早提出 作 为非肉体的心灵 (res cogitans) 与作为肉体的脑 (res extensa)之间交互作用的二元论哲学。 从那以 后,古老的“心”与“身”的关系被具体归结为“心”与 “脑”的关系。 由于脑科学进展缓慢,这个问题曾经 在 哲学家们的清谈中沉寂了 400 多年。 1978 年 4 月 7 日,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密执 根大学发表关于 “人的价值 ”的学术演讲, 提出了 “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遂又使这个问题重新活跃 起来。 对此,生理学家和进化论者所关心的是:“无 意识的大脑是否真的在意识”? (托马斯·R·布莱克 斯利,1992)哲学家所关心的则是,心与身这 “两个 世 界”究竟是平行的,同一的,激进唯物主义的,泛 心论的,还是心元论的? 最早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相对立的是莱布尼 茨 (G.W. Leibniz)的身心平行论。 莱布尼茨同意笛卡 尔关于身心二元属性的判断,但不赞成身心之间的 相 互作用,也就是不认为身与心发生相互作用的时 候,存在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时间差。 莱布尼茨认 为,身与心虽然是二元的,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必 定是同步发生的。 依据莱布尼兹的哲学,“心”想 举 手,与“身”举手,这两个过程必定是同步发生的。 同样道理,“身体上 ”的疲倦和 “心灵上 ”的昏昏欲 睡,必定也是同步发生的。 身心二元论和身心平行论同时承认了身与心 的二 元属性。 身心同一论则从根本上否认心与身的 二元属 性。 这一哲学猜想,源自奥地利哲学家费伊 格尔 (Herbert Feigl)。 1967 年,费伊格尔在明尼苏达 大学出版了《“精神”与“物质”》一书,阐述了他的这 个观点。 他认为,每一个有意识的人的生活体验状 态是与这个人的神经运动相等同的〔14〕79。 也正因为 这 样,研究人的神经运动(如神经递质障碍)就可以 60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了解人的生活体验(如抑郁症)。否则,神经科学 激活概率,这个过程的连续转录就产生了感觉。这 是一回事,人的生活体验或心理体验是另外一回 个解释,使人的意识具有了充分的自主性。这意味 事,则神经科学的意义就没有了。由此可以反证, 着,“世界Ⅱ”不是由“世界1”决定的,而是由“心 心与身是同一的。 元”自主决定的。具有物质特征的“心元”,同时 激进的唯物主义(radical materialism)者否认心 也具有心理特征。并且,心元的心理作用也可以反 对于身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意识过程是由大 过来对应产生新的物理过程。 脑这个物质实体决定的。在物质(脑)与意识(心) 安慰剂效应看上去支持艾克尔斯的心元假说。 之间,只存在一个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不存在后者 依据这个假说,安慰剂效应的基本作用模式就是, 反作用前者的关系。但是,这种哲学既不能通过实验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医疗措施引导了一个心理过 证实,也不能通过实验证伪,生理学家和进化论者普 程,这个心理过程主导了身体内部心元的自主性, 遍对它采取了蔑视态度。事实上,曾经坚持这种哲学 这些心元的自主性再引导了一个物质过程,从而表 的唯物主义者也已经淘汰了自己的观点。151207 现出了安慰剂效应。这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身心关系 在身心关系的哲学讨论中,最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的哲学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的哲学是泛心论(panpsychism)。托马斯·纳格尔 (Thomas Nagel)将泛心论定义成“持字宙的基本物 三、安慰剂效应挑战现有的 理内涵都具有精神属性的观点”。1181这种哲学,最 因果关系哲学 早是由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和美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乔西亚·洛伊斯 安慰剂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是经得起检验的。但 (Josiah Royce)提出来的。这种哲学把自然界的运动 是,至今却无法确定这种惰性的治疗与实际可接受 都做了拟心化的解释。按照这种哲学,机械运动遵守最 的康复之间最真实的因果关系。目前,医学界对安 小作用原理是因为这些物体“觉得”这样运动最简 慰剂治疗产生可接受的疗效的机制,存在如下一些 单;植物的趋光性是因为所有的植物都“认 推测: 为”这样最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太阳系内部 第一,自限性疾病(Self-limiting disorders)。在 的行星和恒星之所以构成和谐的椭圆轨道关系和周 人类疾病谱中,有许多疾病具有自限性,即,在不施 期关系,也是因为这些恒星和行星“认为”只有这 加任何治疗条件下好转。《周礼注疏》卷五记载说: 样太阳系才能稳定。当人们对宇宙万物做拟心的考 “失四为下者,五则半矣,或不治自愈”:又说:“有病 察的时候,都不难发现自然界里边的这种泛心现 不治,恒得中医”。依据这个文献,我国古代先民最早 象。把泛心论推广到人体,则更加容易从人的行为 发现,大约有50%的疾病是可以不治自愈的。如 中找到心的痕迹。 果一位医生一年的治愈率只有或不到50%,则等于 心元论(psychon theory)是澳大利亚神经生理 这位医生根本就没有治好过任何疾病。它仿佛暗示我 学家艾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提出来的。艾克 们,古代医生“能治”的病,其实是不治也能好的 尔斯以研究神经突触而闻名于世,并以此获得了 病:医生不能治的病,是怎么治也不会好的病。对于 1963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但是,在他获奖 不治也能好的病,任何“治疗”都是过度治疗。对于 之后他却发现,他的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理论与物理 怎么治也不会好的病,任何施治都是多此一举。正 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不相容。为了拯救他的理论, 因为这样,《周易》的作者在《无妄》卦中告诚读者: 1992年,他与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克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Friedrich Beck)合作,成功地对他的神经生理学理论 第二,自缓性(Remission)。疾病自身具有自我 进行了量子力学的诠释17)11357-1361。艾克尔斯假定, 加强然后又自我缓解的演化特征。显然,如果安慰剂 大脑皮质存在若干个基本的神经单元,即树突分子 治疗正好与病程演化相耦合,则这样的安慰剂 (dendrons)。每4000万个这样的树突分子与一个精 “治疗”就会产生可被接受的“疗效”。 神单元(mental unit),亦称心元(psychon),相连接。 第三,改变行为。这意味着,安慰剂治疗本身并 每个心元代表一个意识体验单元。在有意识的行为和思 没有产生实际的疗效。但是,这样的治疗过程可能改 想过程中,心元作用于树突分子,经由突触胞吐作用产 变患者的行为。正是这些行为的改变,最终产生了可 生的量子隧道效应而增加被选神经元的 被接受的“疗效”。比如,对于难产妇女,针灸、 61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了解人的生活体验(如抑郁症)。 否则,神经科学 是 一回事, 人的生活体验或心理体验是另外一回 事, 则神经科学的意义就没有了。 由此可以反证, 心与 身是同一的。 激进的唯物主义(radical materialism)者否认心 对于身的决定作用。 他们认为,人的意识过程是由 大 脑这个物质实体决定的。 在物质(脑)与意识(心) 之间,只存在一个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不存在后 者 反作用前者的关系。 但是,这种哲学既不能通过 实验 证实,也不能通过实验证伪,生理学家和进化 论者普 遍对它采取了蔑视态度。 事实上,曾经坚持这 种哲学 的唯物主义者也已经淘汰了自己的观点。 〔15〕207 在身心关系的哲学讨论中,最具有唯心主义倾 向 的哲学是泛心论(panpsychism)。 托马斯·纳格尔 (Thomas Nagel)将泛心论定义成 “持宇宙的基本物 理内涵都具有精神属性的观点”。 〔16〕181 这种哲学,最 早是由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 和美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乔西亚·洛伊 斯 (Josiah Royce)提出来的。 这种哲学把自然界的运 动 都做了拟心化的解释。 按照这种哲学,机械运动 遵守最 小作用原理是因为这些物体 “觉得 ”这样运 动最简 单;植物的趋光性是因为所有的植物都 “认 为”这样最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太阳系内部 的行星和恒星之所以构成和谐的椭圆轨道关系和 周 期关系,也是因为这些恒星和行星“认为”只有这 样太阳系才能稳定。 当人们对宇宙万物做拟心的考 察的时候, 都不难发现自然界里边的这种泛心现 象。 把泛心论推广到人体,则更加容易从人的行为 中找到心的痕迹。 心元论(psychon theory)是澳大利亚神经生理 学家艾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提出来的。 艾克 尔斯以研究神经突触而闻名于世, 并以此获得了 1963 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但是,在他获 奖 之后他却发现,他的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理论与 物理 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不相容。 为了拯救他的理 论, 1992 年, 他与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克 (Friedrich Beck)合作,成功地对他的神经生理学理 论 进行了量子力学的诠释〔17〕11357-11361。 艾克尔斯假定, 大脑皮质存在若干个基本的神经单元,即树突分子 (dendrons)。 每 4000 万个这样的树突分子与一个精 神单元(mental unit),亦称心元(psychon),相连接。 每个心元代表一个意识体验单元。 在有意识的行为 和思 想过程中,心元作用于树突分子,经由突触胞 吐作用产 生的量子隧道效应而增加被选神经元的 激活概率,这个过程的连续转录就产生了感觉。 这 个解释,使人的意识具有了充分的自主性。 这意味 着 ,“世界Ⅱ”不是由 “世界 Ⅰ”决定的 ,而是由 “心 元”自主决定的。 具有物质特征的“心元”,同时 也具 有心理特征。 并且,心元的心理作用也可以反 过来 对应产生新的物理过程。 安慰剂效应看上去支持艾克尔斯的心元假说。 依据这个假说, 安慰剂效应的基本作用模式就是, 虚假的或模拟的惰性医疗措施引导了一个心理过 程, 这个心理过程主导了身体内部心元的自主性, 这些心元的自主性再引导了一个物质过程,从而表 现出了安慰剂效应。 这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身心关系 的哲学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三、安慰剂效应挑战现有的 因果关系哲学 安慰剂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是经得起检验的。 但 是,至今却无法确定这种惰性的治疗与实际可接受 的康复之间最真实的因果关系。 目前,医学界对安 慰剂治疗产生可接受的疗效的机制,存在如下一些 推测: 第一,自限性疾病(Self-limiting disorders)。 在 人类疾病谱中,有许多疾病具有自限性,即,在不施 加任何治疗条件下好转。 《周礼注疏》卷五记载说: “失四为下者,五则半矣,或不治自愈”;又说:“有病 不治,恒得中医”。 依据这个文献,我国古代先民最 早 发现,大约有 50%的疾病是可以不治自愈的。 如 果一位医生一年的治愈率只有或不到 50%,则等于 这位医生根本就没有治好过任何疾病。 它仿佛暗示 我 们,古代医生“能治”的病,其实是不治也能好的 病;医生不能治的病,是怎么治也不会好的病。 对于 不治也能好的病,任何“治疗”都是过度治疗。 对于 怎么治也不会好的病,任何施治都是多此一举。 正 因为这样,《周易》的作者在《无妄》卦中告诫读者: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第二,自缓性(Remission)。 疾病自身具有自我 加强然后又自我缓解的演化特征。 显然,如果安慰 剂 治疗正好与病程演化相耦合, 则这样的安慰剂 “治疗”就会产生可被接受的“疗效”。 第三,改变行为。 这意味着,安慰剂治疗本身并 没有产生实际的疗效。 但是,这样的治疗过程可能 改 变患者的行为。 正是这些行为的改变,最终产生 了可 被接受的“疗效”。 比如,对于难产妇女,针灸、 61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31卷第1期 艾灸、十三太保方(又名“保产无忧方”),都是不可 痛,刺激患者的脑垂体分泌了更多的内啡肽(endor- 能产生真实的疗效的。但是,医生在进行这些“治 phin),从而使患者获得了止痛效果。如果事先给患 疗”的过程中,如在合谷、三阴交、支沟、太冲等穴 者注射纳洛酮(naloxone),使其先于内啡肽与患者 位针灸,或选择至阴穴做艾灸,或一边给药,一边 体内的u鸦片受体(opioid receptors)产生亲和作 1825-28 对患者给以战胜疾病的话语鼓励,并推荐患者采取 用,则不但安慰剂止痛无效,吗啡止痛也无效。 一些有利于生产的体位或饮食措施,这些非治疗措 第七,改变大脑状况。脑科学家证实,大脑应答 施可能比那些毫无治疗作用的治疗措施,更有利于 幻想图景与应答实际图景相同。手淫能够获得与实际 患者康复。 性交相同的快感,就是对它的最好说明。安慰剂治疗 第四,改变知觉。一个治疗过程,不管它是有 一个可能的作用就是,重建患者的大脑状况,即把患 益,无效,还是有害,都可能改变患者的知觉状况。 者焦躁、抑郁和绝望,重建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憧 住院病人,在亲人的呵护下,对病情的知觉感受要轻 憬。正如手淫也能满足性快感需求一样,对患者实行 松许多。反之,一个被截肢的患者,在截肢之后会产 安慰剂治疗,也能满足患者对恢复健康的心理期待。 生幻想性疼痛,即,明明他的腿已经被截除,却还能 并且,对这种心理期待的满足,也能像手淫那样使患 幻想到他的腿依然在痛。社会医学研究也证实,对于 者产生实际可体验的生理愉悦感。 病入膏育的患者,不被患者知道真相的安慰剂治疗, 我们已经认识到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四类: 可以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对症状的 1.简单性系统因果关系(如,可以通过有限计算 知觉感受发生改变。由之,使用安慰剂治疗对患者造 程序解析的力学系统)。 成的知觉改变,也很容易造成患者自认 2.复杂性系统因果关系(如,人口的演化)。 为“治疗有效”的知觉。 3.集合性系统因果关系(如,物种的进化)。 第五,减少焦虑。在说英语的国家,“病 4.互补的因果关系(如,作用量子的波粒二象 人”(patient)又是“有耐心”的意思。可是,当 性)。 病人得不到治疗的时候,病人往往都会失去耐心,甚 尽管这些因果关系的构成模式不同,但它们全 至滋生自杀念头。“病急乱投医”,其实就是患者为 都没有主观因素的参与,则是高度一致的。这意味 缓解心理焦虑造成的。很明显,安慰剂治疗可以缓解 着,以上这些我们已知的因果关系都是自然发生 患者的心理焦虑。这种对疾病焦虑的缓解,如果与自 的,不是主观自生的。安慰剂效应则不同。它明显 限性或自缓性疾病相耦合,就会造成“治疗有效”。 具有主观自生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对我们习以为常 第六,改变身体的物质分泌状况。俄国神经生 的因果关系哲学的严重挑战。 理学家巴甫洛夫(MaH几empom几aBoB)最早发 现,人体的胃液分泌是由迷走神经控制的。它以无可 四、安慰剂治疗用于临床的伦理学追问 辩驳的事实证明,动物产生食欲的生理过程(如流口 水)是动物在获得外界刺激(如食物的香气)的基础 既然使用安慰剂治病具有以上七个方面的正面 上产生的心理过程控制的。从那以后,生理学界发现 作用,并且,通过安慰剂治疗可以获得可被接受的 了越来越多的外界刺激改变心理状况继而改变生理状 治疗效果,则,安慰剂治疗对于可以产生安慰剂效 况的例子。性激素、肾上腺素、褪黑激素、内啡肽的分 应的那部分患者来说,至少是一种选择。但是,安 泌,都与外界刺激有关。并且,这些物质状况的改 慰剂治疗并不是经过科学方法证明的医术。安慰剂 变,最终都能改变人的生理状况。于 效应也不是可以出现在任意患者身上的。对于那些 是,人们推测,安慰剂治疗的疗效,很有可能来自由 不能产生安慰剂效应的人群来说,使用安慰剂治病 治疗过程造成的外界刺激,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状 无异于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于是,能否将安 况,从而改变了患者身体里边的物质状况造成的。 慰剂治疗用于临床,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伦理学话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用生理盐水止痛。众所周 题。 知,生理盐水并不是止痛剂。但是,医学界却有报道 1.安慰剂效应是否支持治疗虚无主义? 声称,在事先不通知患者的情况下,有35%的患者 治疗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最早提 主诉接受生理盐水止痛的效果与使用吗啡止痛相同。 出这种怀疑的是法国作家蒙太纳(Michel de Mon- 这个过程,目前已经被解释为注射生理盐水止 taigne)。他在1580年代写作的《探索集》(Essays)中 62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31 卷 第 1 期 艾灸、十三太保方(又名 “保产无忧方 ”),都是不可 能产生真实的疗效的。 但是,医生在进行这些 “治 疗”的过程中,如在合谷、三阴交、支沟、太冲等穴 位 针灸,或选择至阴穴做艾灸,或一边给药,一边 对患 者给以战胜疾病的话语鼓励,并推荐患者采取 一些 有利于生产的体位或饮食措施,这些非治疗措 施可 能比那些毫无治疗作用的治疗措施,更有利于 患者 康复。 第四,改变知觉。 一个治疗过程,不管它是有 益,无效,还是有害,都可能改变患者的知觉状况。 住院病人,在亲人的呵护下,对病情的知觉感受要 轻 松许多。 反之,一个被截肢的患者,在截肢之后会 产 生幻想性疼痛,即,明明他的腿已经被截除,却还 能 幻想到他的腿依然在痛。 社会医学研究也证实, 对于 病入膏肓的患者,不被患者知道真相的安慰剂 治疗, 可以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 对症状的 知觉感受发生改变。 由之,使用安慰剂治 疗对患者造 成的知觉改变,也很容易造成患者自认 为“治疗有效”的知觉。 第 五, 减少焦虑。 在说英语的国家, “ 病 人 ” (patient)又是“有耐心”的意思。 可是,当 病人得不到 治疗的时候,病人往往都会失去耐心,甚 至滋生自 杀念头。 “病急乱投医”,其实就是患者为 缓解心理 焦虑造成的。 很明显,安慰剂治疗可以缓解 患者的 心理焦虑。 这种对疾病焦虑的缓解,如果与自 限性 或自缓性疾病相耦合,就会造成“治疗有效”。 第六,改变身体的物质分泌状况。 俄国神经生 理学家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最早发 现,人体的胃液分泌是由迷走神经控制的。 它以无 可 辩驳的事实证明,动物产生食欲的生理过程(如 流口 水)是动物在获得外界刺激(如食物的香气)的 基础 上产生的心理过程控制的。 从那以后,生理学 界发现 了越来越多的外界刺激改变心理状况继而 改变生理状 况的例子。 性激素、肾上腺素、褪黑激 素、内啡肽的分 泌,都与外界刺激有关。 并且,这些 物质状况的改 变,最终都能改变人的生理状况。 于 是,人们推测,安慰剂治疗的疗效,很有可能来自由 治疗过程造成的外界刺激, 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状 况, 从而改变了患者身体里边的物质状况造成的。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用生理盐水止痛。 众所周 知,生理盐水并不是止痛剂。 但是,医学界却有报道 声称,在事先不通知患者的情况下,有 35%的患者 主诉接受生理盐水止痛的效果与使用吗啡止痛相 同。 这个过程,目前已经被解释为注射生理盐水止 痛,刺激患者的脑垂体分泌了更多的内啡肽(endor- phin),从而使患者获得了止痛效果。 如果事先给患 者注射纳洛酮(naloxone),使其先于内啡肽与患者 体内的 μ 鸦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s)产生亲和作 用,则不但安慰剂止痛无效,吗啡止痛也无效。 第七,改变大脑状况。 脑科学家证实,大脑应答 幻想图景与应答实际图景相同。 手淫能够获得与实 际 性交相同的快感,就是对它的最好说明。 安慰剂 治疗 一个可能的作用就是, 重建患者的大脑状况, 即把患 者焦躁、抑郁和绝望,重建为对美好时光的 回忆与憧 憬。 正如手淫也能满足性快感需求一样, 对患者实行 安慰剂治疗,也能满足患者对恢复健康 的心理期待。 并且,对这种心理期待的满足,也能像 手淫那样使患 者产生实际可体验的生理愉悦感。 我们已经认识到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四类: 1.简单性系统因果关系(如,可以通过有限计算 程序解析的力学系统)。 2.复杂性系统因果关系(如,人口的演化)。 3.集合性系统因果关系(如,物种的进化)。 4.互补的因果关系 (如 ,作用量子的波粒二象 性)。尽管这些因果关系的构成模式不同,但它们全 都没有主观因素的参与,则是高度一致的。 这意味 着, 以上这些我们已知的因果关系都是自然发生 的,不是主观自生的。 安慰剂效应则不同。 它明显 具 有主观自生的特点。 这就造成了对我们习以为常 的 因果关系哲学的严重挑战。 四、安慰剂治疗用于临床的伦理学追问 既然使用安慰剂治病具有以上七个方面的正 面 作用,并且,通过安慰剂治疗可以获得可被接受 的 治疗效果,则,安慰剂治疗对于可以产生安慰剂 效 应的那部分患者来说,至少是一种选择。 但是,安 慰剂治疗并不是经过科学方法证明的医术。 安慰剂 效应也不是可以出现在任意患者身上的。 对于那些 不能产生安慰剂效应的人群来说,使用安慰剂治病 无异于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 于是,能否将安 慰剂治疗用于临床, 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伦理学话 题。 1. 安慰剂效应是否支持治疗虚无主义? 治疗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人类战胜疾病? 最早提 出这种怀疑的是法国作家蒙太纳 (Michel de Montaigne)。 他在 1580 年代写作的《探索集》(Essays)中 62 〔18〕26-28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感 首次表达了这样的怀疑。1820年代,顺势疗法 我国,中成药能够获得比西药更好的安慰剂效应。 (Homeopathy),物理疗法(Naturopathy)、手疗(Chi- 这样一来,在药品说明书当中,究竞是实事求是地 ropractic)、针灸(Acupuncture)、能量医学(Energy 把所有毒副作用都写清楚好,还是干脆不写,完全 medicine)、信仰医学(Faith healing)特别盛行。在科学 由医生和药剂师去把握好,或者推而广之,在医疗 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仿佛基于科学的治疗,与这些不使用任 卫生领域是否容许“善意的谎言”,就成了一个十分 何药物,也不动任何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同。由此便滋生了 棘手的道德哲学疑难。 治疗虚无主义(therapeutic ni- 3.安慰剂治疗能否用于临床? hilism)。 安慰剂效应是因人因病而异的。更加值得指出的 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说,孔子也是一位治疗虚 是,究竟哪些人群,哪些疾病,会出现安慰剂效应, 无主义者。孔子的疾病观与他的天命观是完全吻合 目前并不清楚。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精神病学研究小 的。孔子认为,防病(治未病)是可能的,治病(治 组研究证实,在随机的状况下,30%的抑郁病患者, 已病)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 在接受安慰剂治疗之后发生了病情改善。如 可以作巫医”。值得顺便一提的是,孔子的这个说法 果特别选择年轻的抑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安慰 在我国被曲解了。目前流行的解释是,孔子意在告诚 剂治疗获得病情改善的概率则可高达59%,比使用舍 那些致力于巫术和医术的人,一定要有恒心。其实, 曲林(Zoloft)只少10个百分点。另有报道指出,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恒心的。这种解释低估了孔子的 安慰剂抗抑郁的疗效,在30%到100%之间都是 智慧。熟悉汉语语言史的知道,“恒”的古汉语语义 有可能的。【19)41778这意味着,安慰剂治疗是一 只具有“恒定”(静态)和“规律”(动态)两种含 种以人的生命安全为赌注的治疗。于是,安慰剂治 义。在“恒”之外增加“心”违背作者的本意。人体 疗能不能用于临床,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的演化没有规律,不可以用巫或医的方法对待人体。 和评价的伦理学问题了。 这才是对孔子的这个说法的正确解释。 参考文献 20世纪30年代,抗生素首次用于临床,取得了 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虚无主义便沉寂下去了。但 [1]Shapiro AK.Semantics of the placebo [J].Psychiatr Q,1968. 是,安慰剂效应的发现和确证,使得治疗虚无主义 42(4). 大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2on Cancer 2.在医疗领域是否容许“善意的谎言”? 依据康德“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 [3]Leonard A.Cobb,George I.Thomas,David H.Dillard.K. Alvin Merendino and Robert A.Bruce.An Evaluation of 道德哲学,“善意的谎言”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允许 In-ternal-Mammary-Artery Ligation by a Double-Blind Technic [J].N Engl J Med 1959,260(22). “善意的谎言”存在,则说谎也就可以成为一部分人 的特权。当说谎成为特权之后,这个世界就会变成谎 (4]Hashish I,Harvey W,Harris M.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言充斥的世界。可是,安慰剂效应不是基于诚实而是 of ultrasound therapy:evidence for a major placebo effect [J].British Journal of Rheumatology,1986,25(1). 基于谎言的。在我国,西药的说明书,相对来说是写 [5]Kaptchuk TJ.Stason WB,Davis RB,et al.Sham device 得诚实的,中成药的说明书是写得不诚实的。可是, v in-ert pil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wo placebo 当西药制造商把药物的成分、代谢动力学规律、生物效 treatments [J].BMJ,2006,332(7538). 率、副作用、禁忌、保质期,全部都写清楚之后,往往 (6]Holm L,Bengtsson A,van Hage-Hamsten M,Ohman S. 都会造成患者对这些药物的恐惧,并由之对患者造成 Scheynius A.Effectiveness of occlusive bed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a placebo -controlled 伤害剂效应。于是,我国许多患者主 trial of 12 months'duration[J].Allergy,2001,56(2). 诉,西药对他们的副作用大。反之,中成药从药物成 .WP.The Nocebo Reaction Medical World. 分、治疗功能到保质期,没有一项是写得清晰的,甚 至无法对它是否写得诚实给出评价,人们反倒认为, gnnalsof imtema Medicineutic 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副作用小。这一心理偏见,掩盖了 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实际危害。但是,正是这些含糊 [9]Schweiger A,Parducci A,Pav J.Nocebo:the psychologic in-duction of pain[J].Biol Sci.1981,16. 的,甚至虚假的药品说明书,不但没有给患者造成心 理伤害,反而还更好地愉悦了患者。所以,在 63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哲学困惑 首次表达了这样的怀疑。 1820 年代, 顺势疗法 (Homeopathy),物理疗法 (Naturopathy)、 手疗 (Chiropractic)、 针灸 (Acupuncture)、 能量医学(Energy medicine)、信仰医学(Faith healing)特别盛行。 在科 学 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仿佛基于科学的治疗,与这 些不使用任 何药物,也不动任何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同。 由此便滋生了 治疗虚无主义(therapeutic ni- hilism)。 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说,孔子也是一位治疗 虚 无主义者。 孔子的疾病观与他的天命观是完全吻 合 的。 孔子认为,防病(治未病)是可能的,治病(治 已病)是不可能的。 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 可 以作巫医”。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孔子的这个说法 在 我国被曲解了。 目前流行的解释是,孔子意在告诫 那些致力于巫术和医术的人,一定要有恒心。 其实,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恒心的。 这种解释低估了孔子 的 智慧。 熟悉汉语语言史的知道,“恒”的古汉语语 义 只具有“恒定”(静态)和“规律”(动态)两种含 义。 在“恒”之外增加“心”违背作者的本意。 人体 的演化 没有规律,不可以用巫或医的方法对待人体。 这才 是对孔子的这个说法的正确解释。 20 世纪 30 年代,抗生素首次用于临床,取得了 明显的治疗效果。 治疗虚无主义便沉寂下去了。 但 是,安慰剂效应的发现和确证 ,使得治疗虚无主义 大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2. 在医疗领域是否容许“善意的谎言”? 依据康德“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 道德哲学,“善意的谎言”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允许 “善意的谎言”存在,则说谎也就可以成为一部分人 的特权。 当说谎成为特权之后,这个世界就会变成 谎 言充斥的世界。 可是,安慰剂效应不是基于诚实 而是 基于谎言的。 在我国,西药的说明书,相对来说 是写 得诚实的, 中成药的说明书是写得不诚实的。 可是, 当西药制造商把药物的成分、代谢动力学规 律、生物效 率、副作用、禁忌、保质期,全部都写清楚 之后,往往 都会造成患者对这些药物的恐惧,并由 之对患者造成 伤害剂效应。 于是,我国许多患者主 诉,西药对他们的副作用大。 反之,中成药从药物成 分、治疗功能到保质期,没有一项是写得清晰的,甚 至无法对它是否写得诚实给出评价, 人们反倒认 为, 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副作用小。 这一心理偏见,掩 盖了 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实际危害。 但是,正是这些 含糊 的,甚至虚假的药品说明书,不但没有给患者 造成心 理伤害,反而还更好地愉悦了患者。 所以,在 我国, 中成药能够获得比西药更好的安慰剂效应。 这样一来,在药品说明书当中,究竟是实事求是地 把所有毒副作用都写清楚好,还是干脆不写,完全 由医生和药剂师去把握好,或者推而广之,在医疗 卫生领域是否容许“善意的谎言”,就成了一个十分 棘手的道德哲学疑难。 3. 安慰剂治疗能否用于临床? 安慰剂效应是因人因病而异的。 更加值得指出 的 是,究竟哪些人群,哪些疾病,会出现安慰剂效 应, 目前并不清楚。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精神病学 研究小 组研究证实,在随机的状况下,30%的抑郁病 患者, 在接受安慰剂治疗之后发生了病情改善。 如 果特别选择年轻的抑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安 慰 剂治疗获得病情改善的概率则可高达 59%,比使 用舍 曲林(Zoloft)只少 10 个百分点。 另有报道指出, 安慰剂抗抑郁的疗效, 在 30%到 100%之间都是 有 可能的。 〔19〕e41778 这意味着,安慰剂治疗是一 种以人的 生命安全为赌注的治疗。 于是,安慰剂治 疗能不能 用于临床,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和评价的 伦理学问题了。 参考文献 〔1〕 Shapiro AK. Semantics of the placebo [J]. Psychiatr Q, 1968, 42 (4). 〔2〕 Brono Klopfer.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Human Cancer [J]. Journal of Prospective Techniques, 1957(31). 〔3〕 Leonard A. Cobb, George I. Thomas, David H. Dillard, K. Alvin Merendino and Robert A. Bruce. An Evaluation of In-ternal-Mammary-Artery Ligation by a Double-Blind Technic [J]. N Engl J Med 1959, 260(22). 〔4〕 Hashish I, Harvey W, Harris M.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ultrasound therapy: evidence for a major placebo effect [J]. British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1986, 25 (1). 〔5〕 Kaptchuk TJ, Stason WB, Davis RB, et al. Sham device v in-ert pil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wo placebo treatments [J]. BMJ, 2006, 332 (7538). 〔6〕 Holm L, Bengtsson A, van Hage -Hamsten M, Ohman S, Scheynius A. Effectiveness of occlusive bed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a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12 months' duration[J]. Allergy, 2001, 56 (2). 〔7〕 Kennedy, W P.. The Nocebo Reaction [J]. Medical World, 1961, 95. 〔 8 〕 Houston, W.R.. The Doctor Himself as a Therapeutic Agent[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38, 11(8). 〔9〕 Schweiger A, Parducci A, Pav J. Nocebo: the psychologic in-duction of pain[J]. Biol Sci, 1981, 16. 〔10〕Liccardi G, Senna G, Russo M, Bonadonna P, Crivellaro M, Dama 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nocebo effect during oral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