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0年起至今主要组织和参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学术交流(共计10次) [1]第六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2013年8月21-24日,宁夏),交流报告《基于郭仲衡先生现代 张量分析及有限变形理论知识体系的相关教学与研究研习继承·发展·传播》 [2]组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2013年4月7日,复旦大学),向校内外师生报告《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 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并作讨论:整理有《2013年4月7日“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课程 研讨会会后感悟》 [3]组织2012年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上海市力学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学术活动(2012年11月23-24日),交流报告《“现代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内 蕴形式广义 Stokes公式及其在几何形态为曲面的连续介质之有限变形理论中的应用》 [4]第十三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 MMM-XIII)暨钱伟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2012年10月6-8 日,上海),交流报告《基于郭仲衡先生有关现代张量分析及有限变形理论知识体系所开展的教学与研究的 若干体会一一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谨纪念郭仲衡先生》 [5]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2011年9月17-18日,大连),交流报告《“正本清源”在力学之 数学及专业知识体系建立中作用》 [6]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 (2012年8月25-30日,无锡),交流报告《现代张量分析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若干应用——相关教学 与研究工作谨纪念周培源先生》 [7]组织复旦大学校庆107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2012年5月29日),向校内外师生交流报告《一维 Euclid 空间、有限维 Euclid空间以及一般赋范线性空间上微分学的相似性一一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 [8]组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2012年1月19日,复旦大学),向校内外师生报告“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 《数学分析》(一年制,面对力学等技术科学专业)”以及“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现代连续介质 力学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情况,并作讨论 [9]组织2011年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教育教学复旦大学研讨会(全国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协作组主办,复旦大 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承办),2011年3月25-26日复旦大学。交流报告《“微积分中微分同胚→一般曲线坐 标系下张量分析→有限变形理论→涡量与涡动力学”教学路径之研究与实践阶段性体会》,撰写《2011年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教育教学复旦大学研讨会学术信息整理》 [10]第五届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10年11月,成都),交流报告《基于现代张量分析的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及 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实践》,《面对力学专业有关微积分教学的若干体会》 第五部分教与学情况 §5.1近年学生反馈意见及建议 令摘录自数学类课程学生反馈意见(来源于复旦大学URP教务系统) 数学分析虽然深奧,但谢老师教得非常清晰,处理问题的观点很高。D高水平,高起点,高要求,所讲述内容 广泛深邃,内容充实丰富,上课态度认真,讲课脱稿讲述,对知识体系认知深刻。希望能在引入新知识时,能 多举出例子来。心老师上课认真负责,板书淸晰,课件明了,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氛围浓厚。作业难 第8页共10页第 8 页 共 10 页  2010 年起至今主要组织和参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学术交流(共计 10 次) [1] 第六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2013 年 8 月 21-24 日,宁夏),交流报告《基于郭仲衡先生现代 张量分析及有限变形理论知识体系的相关教学与研究 研习•继承• 发展•传播》 [2] 组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2013 年 4 月 7 日,复旦大学),向校内外师生报告《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 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并作讨论;整理有《2013 年 4 月 7 日“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课程 研讨会会后感悟》 [3] 组织 2012 年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上海市力学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学术活动(2012 年 11 月 23-24 日),交流报告《“现代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内 蕴形式广义 Stokes 公式及其在几何形态为曲面的连续介质之有限变形理论中的应用》 [4] 第十三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MMM-XIII)暨钱伟长先生诞辰 100 周年纪念大会(2012 年 10 月 6-8 日,上海),交流报告《基于郭仲衡先生有关现代张量分析及有限变形理论知识体系所开展的教学与研究的 若干体会——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谨纪念郭仲衡先生》 [5] 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2011 年 9 月 17-18 日,大连),交流报告《“正本清源”在力学之 数学及专业知识体系建立中作用》 [6] 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教授诞辰 110 周年纪念大会 (2012 年 8 月 25-30 日,无锡),交流报告《现代张量分析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若干应用 —— 相关教学 与研究工作 谨纪念周培源先生》 [7] 组织复旦大学校庆 107 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2012 年 5 月 29 日),向校内外师生交流报告《一维 Euclid 空间、有限维 Euclid 空间以及一般赋范线性空间上微分学的相似性——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 [8] 组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2012 年 1 月 19 日,复旦大学),向校内外师生报告“2011 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 《数学分析》(一年制,面对力学等技术科学专业)”以及“2011 年度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现代连续介质 力学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情况,并作讨论 [9] 组织 2011 年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教育教学复旦大学研讨会(全国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协作组主办,复旦大 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承办),2011 年 3 月 25-26 日复旦大学。交流报告《“微积分中微分同胚→一般曲线坐 标系下张量分析→有限变形理论→涡量与涡动力学”教学路径之研究与实践阶段性体会》,撰写《2011 年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教育教学 复旦大学研讨会学术信息整理》 [10]第五届全国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10年11月, 成都),交流报告《基于现代张量分析的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及 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实践》,《面对力学专业有关微积分教学的若干体会》 第五部分 教与学情况 §5.1 近年学生反馈意见及建议  摘录自数学类课程学生反馈意见(来源于复旦大学 URP 教务系统) ▷数学分析虽然深奥,但谢老师教得非常清晰,处理问题的观点很高。▷高水平,高起点,高要求,所讲述内容 广泛深邃,内容充实丰富,上课态度认真,讲课脱稿讲述,对知识体系认知深刻。希望能在引入新知识时,能 多举出例子来。▷老师上课认真负责,板书清晰,课件明了,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氛围浓厚。作业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