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 回应”环节,即:仅关注群体抗争事件发生后的政的政府文献,但主要来自于近20年间笔者的田野 府行为及其解释。它不是对国家、政府行为和角调查,包括实地观察以及对政府官员的深度访谈。 色的全过程关注,不注重国家、政府对社会运动与 “维稳”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抗争的刺激与引发作用。显然,这里将“政府”做 了极为宽泛的理解,包括多种公共权力主体或其 笔者以近30余年来A省政法、信访和“维 行使者,如不分层级和区域的政府、执政党、政治稳”工作变迁的资料为主,结合全国性背景,将与 性组织如工会、政府官员等。对“回应”的考察 其相关的显著性事件抽出,列入表1。这一历时 方面指向相对结构化的“维稳”体制、机制与政策,性的比较维度主要有二:一是信访、政法机器和维 另一方面,也指向相对灵活的“维稳”技术,即其行稳机构的变化情况,二是相关法律政策及其实施 为、方法与策略。与一些学者单纯从政法或信访(管理)的变化情况。笔者以为,结合这两个层面 视角讨论维稳问题不同,本文拟将两者结合,对政的观察,应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国内维稳体制变迁 府维稳进行综合性考察 与成型的基本过程。 本文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部分来自业已公开 表1近30余年来我国政府“维稳”工作变迁简表 [年份 重大事件 法律政策与管理活动 政法机器与维稳机构 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成立处理上访问题领导小组 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几项规定》中央政法委员会成立 198 党中央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中央《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 982党的十二大 颁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例》规定县以上各级党政机关都必 须设置信访机构,成为常设性部门 1983 19830年至1987年第一次“严打” 中央两办《关于六届人大、六届政协二次会议期间,严格控 制上访人员来京的通知》,国办转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 于国庆节前后控制进京人员的请示》的通知》 1986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 法院设立告诉申诉庭,接受群众的 涉诉信访并予处理 1987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988党的十三大召开 公安部发布《关于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几点意见》 1989 《集会游行示威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 990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预防和制止群众性械斗事件的通知》,恢复设立中央政法委 A省《实施《集会游行示威法》工作方案 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关于加强社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其 1991 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央综治委发布《关于实行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中办发布《信访问题 办公室与中央政法委机关合署办 口 192的十四大召开;A省开始A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执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 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1993四川仁寿事件 中央综治委等五部委下发《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 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 A省成立处置突发事件指挥小组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 A省与区县签订“保一方平安”责任书、与部门签订“维护 稳定”责任书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回应”环节,即:仅关注群体抗争事件发生后的政 府行为及其解释。它不是对国家、政府 行 为 和 角 色的全过程关注,不注重国家、政府对社会运动与 抗争的刺激与引发作用。显然,这里将“政府”做 了极为宽泛的理解,包括多种公共权力主体或其 行使者,如不分层级和区域的政府、执 政 党、政 治 性组织如工会、政府官员等。对“回应”的考察,一 方面指向相对结构化的“维稳”体制、机制与政策, 另一方面,也指向相对灵活的“维稳”技术,即其行 为、方法与策略。与一些学者单纯从政 法 或 信 访 视角讨论维稳问题不同,本文拟将两者结合,对政 府维稳进行综合性考察。 本文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部分来自业已公开 的政府文献,但主要来自于近20年间笔者的田野 调查,包括实地观察以及对政府官员的深度访谈。 “维稳”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以 近 30 余 年 来 A 省 政 法、信 访 和 “维 稳”工作变迁的资料为主,结合全国性背景,将与 其相关的显 著 性 事 件 抽 出,列 入 表1。这 一 历 时 性的比较维度主要有二:一是信访、政法机器和维 稳机构的变化情况,二是相关法律政策及其实 施 (管理)的变化情况。笔者以为,结合这两个层 面 的观察,应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国内维稳体制变 迁 与成型的基本过程。 表1 近30余年来我国政府“维稳”工作变迁简表 年份 重大事件 法律政策与管理活动 政法机器与维稳机构 197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成立处理上访问题领导小组 1980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几项规定》 中央政法委员会成立 1981 党中央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1982 党的十二大 颁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中央《党 政 机 关 信 访 工 作 暂 行 条 例》规定县以上各级党政机关都必 须设置信访机构,成为常设性部门 1983 1983年至1987年第一次“严打” 1984 中央两办《关于六届人大、六届政协二次会议期间,严格控 制上访人员来京的通知》,国 办 转 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 于国庆节前后控制进京人员的请示〉的通知》 1986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 法院设立告诉申诉庭,接受群众的 涉诉信访并予处理 1987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988 党的十三大召开 公安部发布《关于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几点意见》 1989 西藏 事 件、1989 年 政 治 风 波 《集会游行示威法》《行政诉讼法》 1990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预防和制止群众性械斗事件的通知》, A 省《实施〈集会游行示威法〉工作方案》 恢复设立中央政法委 1991 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关 于 加 强 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央综治委发布《关于实行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中办发布《信访问题 归口分工处理办法》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其 办公室与中央政法委机关合署办 公 1992 党的十四大召开;A 省开始 工商企业改革 A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执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 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1993 四川仁寿事件 中央综治委等五部委下发《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 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 A 省成立处置突发事件指挥小组 1994 中央两办颁发《关于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有关事项的通知》。 A 省与区县签订“保一方平 安”责 任 书、与 部 门 签 订“维 护 稳定”责任书。 041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