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物,它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2)飘尘,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称为飘尘,其粒径小 10μm的微粒,飘尘是最引人注日的研究对象之一。(3)降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μm,由于自身的用 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的微粒。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4)可吸入粒子 (nhalable particles或IP),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将IP 定为粒径DP≤1Oμm的粒子,这里的DP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其定义为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 的,密度为1的球体直径。它反映出粒子的大小与沉降速率的关系。所以可以直接表达出粒子的性质和行 为,如粒子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大小粒子在呼吸道中沉积的不同部位等。气溶胶的物理特征和成因可 参见表2-13. 表2-13气溶胶形态及其主要形成特征 形态 分散质 形成特征 主要效应 轻秀(ist) 零化、冷好衬得 净化空 浓秀(o6) 液滴 委化、英发、舒结和舒那暖低幽见度,有时 计报 响人体键康 体粒子 机械粉碎,扬尘,煤燃烧 能形成水 烟尘(fm)固、液微粒0.01~1 茜发、聚、升华等村 (气) 程, 旦形成很难再分散 烟(mok) 固体微拉 升华冷凝、燃烧过程 降低能见度,影响人 体唐 烟雾(n0g) 液滴、固粒 冷凝过程,化学反应 降低能见度,影响人 体健唐 烟炱(s0ot) 固体微粒 0.5 燃烧过程、升华过程、冷景影响人体健康 疑衬程 覆(hare) 液商、固粒 凝聚过程、化学反应 湿度小时有吸水性 其帖同思 注:引自膺孝炎《大气环境化学》,1991 2)气溶胶的漂与汇 气溶胶粒子的来源有天然源和人为源两种。气溶胶粒子可分为一次气溶胶粒子和二次气溶胶粒子 次气溶胶是由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题粒物,如上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大部 粒径在2山以上。二次气溶胶拉子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疏、氨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之间,或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成的颗粒物,如二氧化 转化成硫酸盐。二次颗粒物粒径一般在0.01~1μm范国。 物,它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2)飘尘,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称为飘尘,其粒径小于 10μm 的微粒,飘尘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3)降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 10μm,由于自身的重 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的微粒。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4)可吸入粒子 (inhalable particles 或 IP),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将 IP 定为粒径 DP≤10μm 的粒子,这里的 DP 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其定义为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率 的,密度为 1 的球体直径。它反映出粒子的大小与沉降速率的关系。所以可以直接表达出粒子的性质和行 为,如粒子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大小粒子在呼吸道中沉积的不同部位等。气溶胶的物理特征和成因可 参见表 2-13。 表 2-13 气溶胶形态及其主要形成特征 注:引自唐孝炎《大气环境化学》,1991。 2)气溶胶的源与汇 气溶胶粒子的来源有天然源和人为源两种。气溶胶粒子可分为一次气溶胶粒子和二次气溶胶粒子。一 次气溶胶是由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大部分 粒径在 2μm 以上。二次气溶胶粒子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之间,或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成的颗粒物,如二氧化硫 转化成硫酸盐。二次颗粒物粒径一般在 0.01~1 μm 范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